“氪金”“应援”进入司法关注视野,饭圈乱象需要多方共治
短评
近年,饭圈中的“氪金”“应援”“流量为王”等乱象愈演愈烈。今年全国两会,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此予以关注,相关讨论从会场延续至舆论场。
本次两会,关于饭圈乱象的讨论主要是在青少年语境下进行的,讨论视角也较为多元,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范围,还包括司法系统下的案件观察。相比以往教育界代表委员提出的饭圈文化对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影响,此次法律界人士提出的问题更引人关注——既涉及相关法律案件的总体数据,还包括通过案件事由所整理出的饭圈乱象分类。
比如,在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的观察里,在网络消费借贷案中,在校学生互联网金融借贷案大部分是因粉丝应援等追星行为产生的,涉及直播打赏的案件94%以上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同时,“由于很难找到直播的实际地点,打官司成本也相对较高,比较麻烦,就不了了之了”。
借由相关案件的案情和数据,饭圈乱象的讨论实际上变得更加具体化了,之前的讨论或许还是在面上谈影响,如今则是在详实数据和具体影响下观察饭圈乱象对青少年的影响。
对“饭圈”这一特殊指代词汇进行考据,会发现它的上一代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2010年前,社会还多用追星族来描述追星行为。追星族何以变成了“圈”,有必要放在技术视角下进行考察,这或许也是饭圈文化形成的底层逻辑。在互联网没有大面积普及之前,校园并非没有追星行为,但以往,追星族彼此的连接是松散的,即便是“族”,那也不过是对追星粉丝这一群体的统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这种松散的联系,将粉丝之间的弱联系变成了强联系。这一方面体现在内容上,与偶像动态相关的信息获取变得更为便利;另一方面体现在组织结构上,小团体可以借由互联网变成社会大组织。技术虽然没有价值观,但展现了在追星文化上所产生的变革性力量。
互联网解决了“工具难题”,更为深度的追星文化的形成变得理所当然,追星也从追星形式的小火苗变成饭圈样态的大火堆。更高等级文化的形成必定要产生新的话语形式:墙头、塌房、皮下……全新话语的产生塑造了圈内人和圈外人的边界感,提升了追星人的主体意识,当“圈”实现自我升级,圈中的门户感也由此得到增强。这时只要经纪公司介入其中,通过下载量、点击量、票房、获奖等外在指标对明星进行养成式培养、竞争式宣传,粉丝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就变得十分容易,在新式话语体系的驯化下,“我”和“哥哥”“姐姐”早已是高度相关的共同体。
那么,为什么成年人和青少年相比,青少年的问题更加突出?在于社会人和不完全社会人的区别,即成年人对金钱、时间和精力等要素的分配更加有度,社会生活的现实压力下,理性人计算对冲了饭圈文化的感性宣传。相对地,在未成年人那里,理性思维没有被充分激发,更容易在饭圈文化的驱使下做出引人惊叹的言行,就如同陈海仪代表在实践中发现的,直播打赏案件的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技术的变革作用一旦完成,就很难通过作用技术来扭转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因此,通过法律、社会和校园教育等来帮助青少年正确追星就变得尤为必要。
新闻推荐
元宵节之夜,500架无人机在广州白鹅潭起飞,在江上拼出娃娃吃汤圆的画面。2月26日,“湾区月正圆”主题活动在广州举行。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