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建设:追求“速度”也别忘了“温度”

羊城晚报 2021-01-21 12:22

□孙梓青

本周以来,《羊城晚报》连续推出“地铁站出入口电梯调查”系列报道。记者走访发现,广州中心城区不少地铁站电梯配备不到位,无法满足市民,特别是长者的出行需求。而早在2017年,就有市政协委员关注到这个问题,并提出提案。广州地铁方面回应称,地铁口加装电梯面临多方面制约,将积极推进既有线路的无障碍化改造。

广州地铁这几年的建设可谓迅速。以黄埔区为例,在5年前,仅有5号线的最后几站通到鱼珠、文冲等黄埔区的边缘。而如今,联通黄埔区的新开通地铁已经包括21号线、13号线、14号线支线和6号线东延段,7号线的北延段也正在建设之中。

地铁的建设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各片区之间的融合。与此同时,地铁在市民的出行和生活中同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地铁全年客运量24.1亿人次。虽然广州地铁里程数不算最多,但客运强度却力压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然而,一方面是广州地铁建设的高歌猛进,另一方面许多老城区地铁站的设施建设却被甩在了后面。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在走访的203个出入口中,有54个地铁出入口没有配备电梯,约占样本总量的1/4。在统计上,我们当然可以算出一个具体的比例,但是,在地铁口周边的居民看来,有或者没有电梯对于他们的出行而言就是100%或者0!

目前,广州的城市更新如火如荼,许多老城区都已经“旧貌换新颜”,市容市貌大为改观。但是城市更新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而更应该是“绣花功夫”。城市的现代化和人性化不仅仅在于新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更在于这座城市能不能为居住在其中的“人”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

诚然,给地铁口加装电梯并非易事,可能面临征地、拆迁、成本等多方面的制约和考虑。例如,去年署前路地铁站的征地和拆迁问题就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但笔者以为,一座城市的温情恰恰体现在能不能关切到全体市民的需求。

或许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而言,加装电梯并不符合成本-收益的原则,投入了大成本,而收益却可能不能覆盖投入。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怎么仅仅是功利的“算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要考虑的,是发展成果能否被全体人民所共享。

在10年前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曾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城市建设终归是为了人民更美好的生活,终归是要服务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以人民的需求为核心,广州地铁在追求建设“速度”的同时更不能忘了“温度”。

新闻推荐

2020年压减一般性支出7.4亿元 黄埔在穗率先出台“财政绩效10条”

黄埔区在全市率先出台“财政绩效10条”,力促财政可持续发展。李剑锋摄近日,黄埔区在广州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