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里的影像 回忆不凡一年
国门卫士徐思海
“那三分钟默哀,我想前进的道路有人在披荆斩棘”
快一年了,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二处四级高级主办徐思海还时常会翻出这张照片。那是去年清明节,2020年4月4日。早上10:00,全国人民在为因疫情逝去的死者、因抗疫牺牲的医护人员默哀。10时鸣声响起,海关关员、地方医护人员原地立正或就近集合列队,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旅客们也都自发地停下脚步。
那一刻,所有人低头默哀,现场无声而沉重,人群中传来抽泣的声音。伴随着鸣声,短短的三分钟被拉得这么长。抬起头时,透过防护面具,他看到许多工作人员和旅客们的眼中都噙着泪水。
默哀结束后,他和同事们重新投入工作中。刚刚停下了脚步的旅客们主动向所有一线的工作人员表达深深的谢意。“你们辛苦了”“有你们在,祖国就安全了,人民就安全了”“有你们在,就一定能战胜疫情”……一句句暖心的话语,点燃了关员们因默哀而低沉的心。
那时正是疫情形势十分紧张的时候,一线关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一个班次三四十个人,一天要验放超过2000名旅客。当时部分旅客还需使用纸质健康申明卡,工作人员验放旅客时,除了要看每一位旅客的健康申明卡,还需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一个航班数百份“流调表”和采样工作。后来广州海关还研发了疫情防控信息化作业管理系统,入境旅客实现“一码通关”,口岸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更是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徐思海说,那默哀的三分钟里,他一直在想,前进的道路走得没有那么艰难,是因为有人在前面开路,很多无名英雄,在前面披荆斩棘,作为引导者,也作为榜样。他很庆幸自己参与了这一场战“疫”,他见识到海关人面对疫情的勇气、决心和坚韧不拔的付出:“身处国门一线,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海关人就有战胜疫情的底气!”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琳通讯员关悦)
干细胞基础专家陈捷凯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坚持做真正的原始创新”
“用冲刺的速度跑完2020年,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希望2021年全世界都平安。”去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捷凯在朋友圈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对他来说,最能纪念抗疫一周年的照片有3张,2张是团队在构建细胞遇到困难讨论时被拍下的影像,1张小鼠胚胎成功移植后团队留下的合照。
陈捷凯是一名干细胞基础研究专家。“原本我认为干细胞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直接服务于疫情攻关,但通过和抗疫最前线的医生和科学家交流,我发现疫苗和药物评估需要用到的动物模型是我能助力的领域。”从去年大年初一起,他便投入到紧张的攻关中,连续3个月,天天埋头于实验室。
由于普通小鼠无法感染新冠病毒,因此需要使用基因精准编辑制备新冠小鼠模型。陈捷凯和他带领的团队应用干细胞技术建立了创新的快速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在35天内构建人源化ACE2小鼠模型并批量生产。该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新冠病毒感染机制、药物筛选和疫苗开发。团队已通过研究细胞变化过程,提示重症病人的致病机制并反馈给临床一线。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做真正的原始创新”是陈捷凯一直坚持的初心。“我很庆幸成长于这个时代,在我的职业生涯早期,就可以在世界最前沿的干细胞及再生医学领域进行学习和探索。”陈捷凯表示。
这一年,陈捷凯最大的感受是国家和人民的强大,团结和奋斗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现在最想对基层公务工作者和基层医务工作者说一句"新年快乐"。”(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图/受访者供图)
驻隔离酒店副班长黄炎标
“疫情未除,我们誓不撤离岗位”
小伙子本想到国外打工挣钱,没想到一出国门就遇上疫情,钱没挣到还滞留国外多时,好不容易回国,已身无分文,在江悦酒店隔离期间,想到自己的际遇便产生轻生念头,所幸驻点工作人员黄炎标在他填写的心理问卷中发现端倪,立刻带着心理专家、医护人员到房间跟他做心理疏导……这就是黄炎标过去一年很深刻的画面,“而类似这样的事情,我和同志们处理了许多。”
黄炎标是广州市海珠区疫情防控党建专班副班长,从2020年春节进驻江悦酒店医学观察点至今已近一年,最初的五个月,他以隔离酒店为家。“回想这一年,我们驻在隔离酒店的同志们确实不容易,经受被感染的风险,又不时与焦虑甚至委屈相伴,但更多是收获喜悦,每看到一批旅客平安踏上回家的路,心情就轻松了许多。疫情未除,我们誓不撤离岗位。”
因国外航班到达时间大都在夜里,办理手续、身份核实、核酸检测采样……每接一批客人,从出发到将客人护送进入酒店房间,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在隔离的十多天里,也会遇到五花八门的突发问题,如客人有基础疾病需护送到指定医院留观治疗、追逃人员或通缉犯需特别安排公安民警盯防等。由于需承受不小的身心压力,除黄炎标等几名党建专班负责人及安保人员外,目前大部分工作人员每三个月轮换一次。
事实上,江悦酒店是疫情出现后,广州第一家建立集中观察点的酒店,先后接收未能返乡的湖北籍人士、“星梦游轮—世界梦号”旅客、保利天悦住户及目前相关国家入境人员共四批集中观察人员。在海珠区内,跟江悦酒店一样的集中观察点酒店有12家,1100多名工作人员在岗,包括海珠区各职能部门、属地街道以及酒店自身工作人员,全力做好入境人员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工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图/受访者供图)
青年志愿者简小东
“愿疫情结束后,如约而至的有平安的你”
来自广东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简小东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疫情期间参与志愿服务的照片。照片拍摄于2020年4月22日凌晨3时10分,简小东正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参与海珠防疫转运志愿服务,刚穿上防护服准备进场开展转运工作。照片里,他目光坚定,防护服上贴着“海珠区青年战"疫"志愿者”标签,还有用签字笔手写的“欢迎回家”和自己的名字。
2020年疫情期间,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联合市商务局、市卫健委等部门发起“暖爱广州”在穗外籍人士及入境人员关爱行动,团海珠区委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外语翻译志愿者招募工作。得知这一消息的简小东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凌晨2时的隔离酒店,载满入境旅客的转运大巴停在门口,机场转运志愿者们正引导旅客有序入住酒店进行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在逐一确认登记信息和清点人数时,志愿者们发现车上有一位旅客迟迟没有下车,原来这位年近60岁的满阿姨患有渐冻症。此时,酒店的轮椅已经全部被借出,简小东主动提出由他来背这位阿姨下车入住酒店。
一路上,简小东轻声安慰和鼓励缓解她的不安情绪。“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回家了"。”在安全入住酒店后,满阿姨多次向简小东表达感谢。“虽然有点害怕,但阿姨那时情绪也不是很稳定,所以我也没想那么多,做好防护就好了。”当工作人员事后问他是否会担心如此亲密接触可能会带来的感染风险时,简小东如是说。
事实上,简小东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已有5个年头。仅2020年一年,他的志愿服务时长就超过了1500小时。简小东坦言,最想对每一位志愿者朋友说的是:“愿疫情结束后,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平安的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图/受访者供图)
口罩厂生产部经理黄太保
“最想对员工们说,你们辛苦了”
“2020年大年初二,我们的工人在口罩生产线上加班加点赶制口罩,我当时拍下了这一幕。”广州市番禺万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黄太保指着手机里的图片和记者说道。
过去一年,他和同事们放弃团圆饭,加班加点“抢”设备,蹲守工厂“抢”原料,坚守在生产的“第一线”。黄太保向记者回忆,公司在去年腊月廿六正式放假,但是口罩订单却并未减少,自己的两部手机经常夜里12时还在不断接单,他第一时间动员员工腊月廿九正式复工。面对产能不足,黄太保排除万难订购了一台价值50多万元的口罩生产设备。“疫情前,我们口罩产能仅维持在每天1万~2万只。一年时间,生产线已由1条增加到4条,目前产量每天8万~10万只。”黄太保说。
口罩需求量增大,原材料供应出现紧缺甚至“断货”。尽管18年前曾经历过非典的黄太保,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在2020年前就备好近2个月的生产主料,他坦言:“这次疫情对口罩的需求量更大,生产压力也更大。”
目前,黄太保的口罩车间仍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记者注意到,在黄太保的手机备忘录上,已经详细列出了整个工厂新一年春节的生产安排和应急预案:“将生产延长到腊月廿九,缩短春节假期至6天,保障公司各种原料物资充足,所有员工时刻准备着,休息期间如遇疫情特变提前返岗,全力以赴投入生产……”
对于新的一年,他充满信心:“我最想对我的员工们说,你们辛苦了!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我们仍坚守岗位一线,尽到作为广州口罩厂家的义务和责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
社区干部罗晓静
“为居民构筑最后一道平安防线”
战“疫”这一年,二沙岛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罗晓静最难忘的就是2020年万家灯火的除夕夜,值班到晚上10时的她,原本已经申请年初一回老家看望正在住院的妈妈和年近80岁的爸爸。但由于疫情蔓延日趋严重,她不忍心地告诉爸爸:今年不回家了。父母虽然十分理解,并一再叮嘱:“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面前就要以大局为重,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但内心的失望和失落,做儿女的都能猜到。可惜,那时候没有刻意留下影像记忆。
疫情期间,罗晓静先后对辖区内的居民进行电话问卷、上门排查、筛查重点人员,到各个公园对游人宣传做好疫情防控。二沙岛居住着多个外国驻华领馆官员及外籍外企人员,截至今年1月13日,整个社区先后接收居家隔离人员达103家共200多人。罗晓静带着三人小组,每次上门戴着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完成工作。为节省防疫用品,经常上门核酸检测和测体温直至下午3时才能喝上水、吃上饭。多年没复发的致密骨炎很不配合地复发了,罗晓静一直忍受着病痛、奋战在一线。
时间步入2021年,部分区域疫情出现反弹,罗晓静再次申请取消休假。罗晓静认为,“作为社区干部,做好防疫工作,就是为了构筑居民最后一道平安防线。居民健康就是我们社区干部的动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通讯员翟晓雪)
新闻推荐
2020“花地新苗”作文大赛初赛结果揭晓2万名选手用文字描绘生命的最美姿态
花地新苗初赛评审以活动促进生命认知,以文字普及生命教育。2020年10月,由广州市教育局与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