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秀全中学 明史润德续写新诗篇聚秀育全再铸新辉煌
“明史润德 聚秀育全”八个字既是秀全中学的校训,也是其核心理念,体现出学校的历史观、教学观和教育观。近年来,花都区秀全中学坚持“明史润德 聚秀育全”之办学理念,秉承“严勤全爱”之校训,弘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之秀全精神,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精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历经五十年的积淀和发展,学校已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传统优良、教学设施齐全、办学成就卓著、品牌优势明显、社会信誉较高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明史知今 打造风格鲜明的秀全文化
秀全中学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命名既有纪念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之意,更寓培养优秀全面学生的办学思想。2016年,在花都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秀全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
秀全中学校园中,随处可见历史教育的元素。明德湖边,一辆坦克炮口昂然向前,直指云天,这辆坦克来自部队的赠送,正是秀全中学历史教育的生动写照。
秀全中学的特色是以史为鉴,由此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秀全文化传统。历史教育的途径不仅依靠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安排,而且充分利用自身位居洪秀全家乡的地域文化优势,形成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教育途径。
秀全中学在构建以中国教育协会牵头的中学生领导力课程中,就以太平天国运动史为鉴,在中学生基本素养、综合能力、人格品质三个维度上进行领导力课程体系的建设。在领导力素质的历炼过程中明历史、知得失,涵养其品德。
润德铸魂 构建全方位道德教育体系
“德育是学生的核心,人才不论多么优秀,一定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品质。”秀全中学校长林志聪说。“明史”与“润德”环环相扣,秀全中学以史明德,以史润德,构建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将历史德育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管理、班级管理、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
秀全中学以秀全广场的升旗台、五七广场的洪秀全塑像、明德湖边的坦克机关炮、学生宿舍区的孔子像等实物,辅以文化墙、班级文化等构成学校道德教育的显性体系;以教师道德标准、中小学生守则、年级、班级管理公约以及学校章程为主的多项规章守则,构成学校道德教育的制度文化;以绿色的校园、明朗的建筑、诗意的环境、动感的操场构成生态文明教育的隐形课堂。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体现秀全中学以历史文化优势强校的发展思路和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并将学校教育浸润在“明史润德”的文化统领中。
“明史润德”内涵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社团活动。学校充分发挥校内各种教育基地和校史展览室等校园资源的文化教育功能,构筑了润物无声、育德铸魂的全方位德育教育体系。
育全英才 高考成绩保持高水平稳定
秀全中学教师平均年龄42.2岁,现有正高级教师5人,特级教师2人。
秀全中学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打造“青蓝工程”,发挥优秀教师的潜能。林志聪透露,秀全中学还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有序推进教师初高中六年大循环教学。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完善“青蓝工程”和“3510工程”(3年成长,5年成才,10年成名),实行导师制和培养目标责任制,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在秀全中学正门,一尊高大的洪秀全的雕像矗然而立。它既是秀全中学的历史象征,也是秀全中聚秀育全的生动写照。该尊雕像为秀全中学的优秀校友捐赠。
“我们学校创建至今走出过不少优秀的人才,这些优秀校友是我们独特的资源。”校长林志聪介绍,秀全中学创建至今,高考成绩保持高水平稳定,高分优先投档线和本科上线率、高分段人教等各项指标均在广州前列。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学校高中毕业生超过一万人,其中上本科线人数超过9000人,上高优线(重点线)人数3574人。当中,有450人被录入清华、北大、人大、浙大、哈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航、中大、华工等国内著名高校,被空军、南航等航空公司录取的学生共40人。
特色:有秀全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秀全中学围绕“明史润德 聚秀育全”的办学理念,建设具有秀全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学习、实践、超越三大类课程形成高中三年校本课程建构的框架,在基本素养、综合能力、人格品质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以领导力课程体系为纲,在培养学生多元素养上设置系列课程,如知识拓展类、创造力实践类、文体类、信息技术类、社会实践类、艺术类等,形成育全人发展的课程网格和“一龙九柱”、纲举目张课程格局,培养各类英才。秀全中学培优部开设雄鹰班、博瑞班、鹏博班、知行班四个培优班,培育高素质人才。
近三年来,秀全中学先后被评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第三批“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先进教育集体,秀全中学团委被评为“广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模拟政协获得广州市“双百工程”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秀中的校园正逐步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求学上进的美好乐园。
新闻推荐
中行支持体育事业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