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穗商培养工程”全面开启 粤港澳大湾区创二代接力长跑既要站得高,也要接地气,创二代们最想提升这些能力!

羊城地方 2021-01-08 10:10

“新穗商培养工程”开启,为期一年的培训全面展开

总策划:刘海陵林海利

总统筹:孙璇吴江

执行:孙晶李卉赵燕华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泽云孙晶

2021年伊始,在广州,110位“新穗商”已经踏上了新征程,今年他们将通过系统的学习,锤炼成为出色的穗商代表,有望续写更多精彩的“春天的故事”。

广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十个部门联合主办的“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通过层层面试,招收了100名入选学员和10名港澳特邀学员,为期一年的培训今年全面展开。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学员中,有七成为“创二代”,他们将如何通过系统的学习来实现“高分接棒”?对于传承他们有何新的思考?通过学习,他们最希望提升哪些能力?

创二代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之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对于每一个微观的市场主体而言都是危机并存的挑战。

“现在刚好属于代际传承之际,而疫情把所有的格局都打乱了,不仅仅带来了业务上的挑战,更多的是对企业原有的战略、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正佳集团副董事长、80后穗商二代代表谢萌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表示,“新穗商”到了必须提升综合能力才能继续带着企业走下去的“关键时刻”了。

那么,“穗二代”应该在“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中锤炼什么样的能力?谢萌认为,二代要传承一代穗商变革创新的精神,“不仅仅要有大胆创新的想法,对于二代来说,还要有能够把一件件小事都具体落实的能力,不光有宏大的愿景,还得能够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等等。”

“关键一点还在于,二代穗商要建立起自己在行业当中的影响力,就得养成一个终身成长、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谢萌表示,“新穗商”们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未来观、大局观、世界观,把握大势,成为具有领导力的企业家。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就非我们莫属了,我希望能通过‘新穗商’这个班,与穗商成员们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这里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是说做生意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要分享商业智慧,分享价值观、愿景和对未来的看法,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谢萌自信满满地表示,企业家应该有这种担当精神,“新穗商”要团结起来,更要行动起来。

打造更多的“任正非”和“马化腾”

“广州这种时间跨度长达一年的系统性培训,在全国范围来说,都还是比较少见的,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扬这种示范效应,引领全国在年轻一代企业家培养上的新方式。”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李洁明表示。

对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民营企业的“家事”和“私事”,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和“要事”,关心和重视年轻一代成长,是推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的历史责任。

截至去年年底,广东上市公司共有686家,据粗略统计,以“企二代”接棒董事长或总经理为标志,“二代”已接班掌舵上市公司的案例就有28家。此外,还有不少“企二代”进入到上市公司管理层。

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新生代很关键。与父辈相比,创二代普遍拥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既要“站得高”也要“接地气”,他们需要更加了解本地的经济、科技、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了解关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企业转型升级大的方向更准、步子更稳。

“每一个助企政策的出台,二代企业家都要有能力代表他所在的行业,来表达诉求和意愿。”李洁明指出,“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在课程的设置上,着重在领导力、洞察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关注企业家的政治层面、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精神,同时也要提升企业家对未来的洞察能力,对战略的把控能力,带领企业更好地去发展这种领导力。

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市场活力强不强,关键看企业家多不多、好企业多不多、企业成长得快不快;要让企业家成为城市的名片,名片越多,城市就越有魅力、活力和希望。“提起深圳,大家会想到任正非、马化腾等,这些优秀企业家与这座城市是挂钩的,广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四成,年轻一代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已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在这样的企业家群体中也打造出更多的广州城市名片。”李洁明表示,广州将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群体。

创二代事业扎根于中国

数据显示,110位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入围学员,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21-30岁46人,占比41.8%,31-40岁55人,占比50%;93.6%以上拥有本科学历,40.9%以上拥有研究生学历(含博士学历4人),50.9%以上有海外留学经历;一代企业家35名,约占30%,二代企业家75名,约占70%。

“70%的学员是二代,实际上他们非常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志存高远,他们之所以选择回来,因为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事业的根是在中国,自己发展的未来也在中国。”李洁明表示,新穗商培养工程开放报名以来,接到了不少“海归”申请,如第三方医学检测龙头企业——金域医学董事长梁耀铭的女儿,就专门从新加坡回来报名,未来也会选择留在广州发展。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二代们不但愿意接班,而且往往会在父辈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引入新的东西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来自广州华安达实业有限公司的丘詠仪就是其中的“海归”代表,在美国留学的她毕业后先是在香港工作,看到疫情对于父辈制造业企业带来的冲击,丘詠仪选择回来接班,“二代一定要有创新,我本身是学金融工程的,可以在投资方面赋能父亲的企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企业家。走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面对“十四五”的全新蓝图,也势必对二代企业家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回到家族企业,是希望父辈能够陪跑我们多一段时间,让我可以学习到更多。”来自广铝集团的海归二代叶蕴芊表示,当年自己的父亲从沙河顶一个农民家庭里出生,白手起家创立了广铝集团,“创业的前7年都是亏钱的,他坚持了下来,一家家上门推销,想尽办法销售产品,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是自己作为二代需要学习的。”

“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大格局,能够抓住时代的风口。未来10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在一代企业家梁耀铭来看,穗商二代企业家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抢抓全球科技创新机遇,孵化出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样企业发展就有了强大的助推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10名新穗商所在企业涉及众多行业,既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疗、新材料、3D打印、现代农业、大健康、新零售、新一代软件及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也包括商贸、服装、建筑、家居等传统行业,战略性新兴行业占比约40%,所在企业大都处于行业领先位置。而如今,随着穗商二代们逐渐进入到企业,这些走在前列的企业将焕发怎样的新活力,也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为请假自称核酸检测阳性

日前,一男子自称“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在广州某公司微信群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白云警方将该男子梁某依法传唤到派出所接受...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