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冬季这样做 血管更年轻 林梓卿

老人报 2021-01-05 18:42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记者张洵

通讯员孙冰倩

寒冷的冬季,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猛然收缩,容易导致血管闭塞,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冬季血压会比其他季节高,血管弹性下降,更是增加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那么,冬季里应如何养护血管,保持血管弹性呢?

冬季对血管的考验极大

冬季是心脑血管高危季。特别是对于老病号来说,更容易出现心血管危险事件。那么,为何冬季对血管的考验如此之大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林梓卿表示,由于天气寒冷,早晚温差较大,人体受寒冷刺激,会促进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儿茶酚胺是缩血管物质,可促进血管收缩。特别是冬季血压高于夏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表现更为突出。同时,受周围寒冷环境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人活动减少,血流速度也相对减慢,血液黏稠度加大,加上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血管极易发生堵塞。另外,饮食不节律、久坐、年关压力增大,也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影响。

虽然没有血管变差的特异性信号,但临床上却有一些指标可以参考,如血压波动大、“三高”病史等,都会导致血管变差。如果心脑血管患者对自己的血管存在忧虑,可以到医院测脉搏波,再让医生根据指标来判断血管的危险系数。

打吊针并不能保养血管

血管硬化的危害很大,不管是哪个器官出现血管硬化,都有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严重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林梓卿表示,血管硬化伴随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心梗或形成血栓,血管壁慢慢增厚,血流也会逐渐减少。如果是肌肉的血管缺血,就会产生肌肉功能下降;如果是脑部血管缺血,则会产生脑卒中、血管硬化等危害。如果是心脏血管出现硬化,容易导致管腔狭窄,进而引起心脏功能受损的情况,严重时引起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等疾病。

但有些人在血管保养上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偏信打吊针可以保养血管。林梓卿表示,从目前研究来看,这并非保养血管的好办法。虽然短效用药,血液微循环会得到改善,但静脉滴注具有一定的危害,其实吃药就能保养血管,没必要去打吊针。

呵护血管做好四点

那么,冬季该如何呵护血管呢?对此,林梓卿提出了以下是四点建议。

1.控制好“三高”。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由于这些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都是引起血管堵塞的元凶,所以一定要控制好“三高”。应注意按时服药,做到定期监测,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2.保暖和适当运动。避免血管和身体受到寒冷的强烈刺激,防止血管痉挛、收缩而引起栓塞,所以在冬季应注意保暖。选择天气好的时间段,进行比较温和的有氧运动项目,通过运动可使身体产生热量,加快血液循环,防止因血流减慢导致血管堵塞。

3.清淡饮食。俗话说“冬令进补”,但对于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并不适合,这些人群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油腻、煎炸、生冷食物,晚餐不宜过饱,减少血液中的脂质,预防血管堵塞。

4.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自我减压,维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应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建议家中常备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新闻推荐

痨病刚愈又起痛风 德叔妙手标本兼顾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文/羊城晚报记者林清清通讯员沈中医案:区女士,48岁,抗结核治...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