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八年等来机会 坚强爸爸难筹骨髓移植费用
■书洋筹款专用二维码。
■已完成骨髓移植手术的书洋还在恢复期。
温暖1397号
●温暖诉求
在陈书洋的印象里,“妈妈”这个词就像“叔叔、阿姨”一样,礼貌却又疏离。出生到成长的八年间,他对妈妈的缺席早已见惯不怪,仿佛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一点关系。母子分离,皆因书洋的重病。他出生不久,便确诊重型地中海贫血,妈妈吴丽(化名)不堪重负,与爸爸陈振顺分道扬镳。接下来的日子里,父子俩相依为命,书洋靠输血和排铁维系生命,想要根治重疾,只有骨髓移植一途,但昂贵的手术费用成为了一座大山。
孩子重病妈妈弃他而去
夜半,漆黑的屠宰场里突然亮起一盏灯。陈振顺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套上工作服进场干活。在屠宰场干了十年,陈振顺熟悉生猪屠宰的每个环节。冬天来临,猪肉的销售日渐增多,他和工友们从晚上12点开工,一直要干到早上七八点才能休息。常年累月日夜颠倒的生活,对陈振顺的身体损害非常大,但仗着自己还不到30岁的年轻身体,他必须得熬,因为他没得选择。
“每个月有5000多元工资,大部分都寄回家,儿子要输血、排铁,老父老母身体也不好,这些钱关系一家四口的活路……”陈振顺说。
陈振顺的儿子陈书洋今年八岁,与家人住在广州从化。8年前,陈振顺爱上了老板家的女儿吴丽,两人很快有了孩子,“当时我们都不够法定结婚年龄,就约定先生下孩子,过几年再结婚。”他回忆说,孩子出生不久,便面色发黄、萎靡不振,两个月大时确诊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这一辈子可能都得靠输血才能活下去。在家人的压力下,吴丽退缩了。
小书洋六个月时,吴丽将孩子留给陈振顺,选择了离开。从此以后,陈振顺一人肩负起养育小书洋的责任,钱成了维系儿子生命的重要条件。“我只有初中文化,干不了技术含量太高的工作,所以一直在外面屠宰场打工,书洋只能由我母亲照顾。”陈振顺说,他省吃俭用,挣得的每一分钱都不敢乱花,即便这样,家里的钱还是不够用,经常要找人借钱周转。
苦等八年有了匹配骨髓
虽然对年轻时的冲动往事也有懊悔,但陈振顺从未想过放弃小书洋。
“我听说骨髓移植手术能根治地贫,8年前就在广州南方医院做了登记。一直等,一直等……终于等到了相合的捐献者!”陈振顺说,今年6月,来自医院的一通电话让他喜出望外,盼了多年,中华骨髓库里终于有了和小书洋配型相合的骨髓,可巨额的移植费用,还是让陈振顺愁苦不堪。
“每次陪书洋去输血,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我在心里就暗暗起誓,一定要给书洋做骨髓移植手术,让孩子能有一次摆脱这种命运的机会。”他说,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再艰难,他也不会放过。
找亲戚朋友借钱、上网筹款、孩子学校筹款……几乎试遍了所有的方法,陈振顺终于凑到25万元入仓费。“网上筹到了6万多,我姐姐借给我10万,书洋的学校捐了4万多,我再通过其他亲戚朋友四处凑……”陈振顺说,除了医院交的钱,还有供者的检查费、取髓费等各项费用,加起来也已支出近10万元,“如果算上在外边药房购买的药物,半年间,支出的钱已经有50万元。”
想和家人一起幸福生活
12月14日,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小书洋顺利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目前正在恢复期。而正在移植仓里照顾小书洋的,是被他称作“妈妈”的冯丽妮。
2017年,经朋友介绍,陈振顺认识了冯丽妮。因为自己情况特殊,陈振顺毫无保留地把书洋和家中的境况都告诉了这个94年的女孩。让陈振顺惊讶的是,听完了自己的述说,冯丽妮只是看着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有什么事,我和你一起扛过去就好了。”冯丽妮的坚定让陈振顺很受感动,两人很快领证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更令陈振顺欣慰的是,冯丽妮性情温顺,对书洋也视若己出,这几年,她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既赚钱养家又就近照顾一家老小,让陈振顺觉得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扛住所有。
书洋要做骨髓移植手术,冯丽妮也是鼎力支持,为了照顾好书洋,她辞掉工作来到医院,24小时贴身护理。多年没有享受过母爱温暖的书洋,对冯丽妮极为依赖,他总主动跟人介绍,“这就是我的妈妈。”
“因为移植期间,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也跟屠宰场请了一个多月的假,跑前跑后买东西、送饭,现在家里等于没有了收入,可书洋做完手术还要过好几大关,即使一切顺利,还有一个月才能出院。每天都要花费2000多元,”陈振顺说,医生告诉他们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书洋出院后也必须就近租房,而且居住条件不能差,这些都需要钱。
“我们很珍惜孩子的新生机会,不管怎么样,再难也要挺过去,希望书洋一切顺利,我们多想和他一起开开心心地生活。”陈振顺说,一家齐整,健健康康,是他最大的梦想。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潘芝珍■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严蓉通讯员徐晓平■本版图片: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种菜翻土文/羊城晚报记者蒋隽实习生高焓通讯员郑闵秋邹立波蔡敏怡图/受访者提供如何选一棵好菜苗?怎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