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城的凝聚力

信息时报 2020-12-15 01:01

本报评论员 椿桦

心存美好,向阳而生,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则抱持美好的信念,不屈的精神,遏制疫情的发展。

在神州大地上,全民战疫成为一种伟大的精神感召,增强了我们民族的韧性。在广州,市民们都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战疫行动,其中,文明的力量显示出广州城与广州人的特有韧性,成为抗击疫情、复苏经济的一种利器。

与其说,疫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不如说,市民在以更加积极的行动改变疫情、阻击病毒。而这,其实就是一座文明之城的凝聚力。

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下降,本身便是抗疫成效的一种反映;治安形势持续好转,折射市民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对减少公共医疗压力的作用明显……这些积极的变化,既是广州经济社会快速摆脱疫情阴影、回归正常的外在表现,也是内在原因——市民公民意识与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汇成战胜困难的强大凝聚力。

凝聚力首先来自归属感。因为爱一座城,就会以这座城为家。当灾难来袭,市民们就会众志成城,保护家园。

这种归属感在志愿服务中有着更好的体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广州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363.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72.3万人。算起来,志愿者人数占到了常住人口的24%以上,相当于5个广州人中至少有一名志愿者。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志愿者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投身战疫行动。其中,全市团组织、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共发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15348个,青年志愿者累计上岗近67万人次。

《左传》有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礼制润物无声;面对灾难时,则是一种战斗力。一如全国抗疫先进人物、广州白云区黄石街道办的谢达贤先生所言:市民群众都是在一线与我们肩并肩的战斗者。

这样的精神状态,其实早已成为广州人的习惯。无论是非典时期的共度时艰,还是包括亚运会、广交会、广马等在内的大型活动的历练,都检验出广州市民的主人翁成色。也正因如此,在今年的创文活动中,广州再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省会、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

文明之城,首先是市民的文明。市民的整体素质,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市民的顽强面貌,是心存美好、积极向上的反映。市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则是构成文明之城凝聚力的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华为拿下广州白云区华侨糖厂地块 拟建成研发中心,总用地面积约178.94亩

深圳特区报广州12月7日电(记者刘良龙通讯员云宣)12月7日,广州市白云区华侨糖厂地块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出让,竞得人为...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