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多举措促进垃圾分类 其他垃圾日均收运量同比减少1300吨

新快报 2020-12-10 10:00

■鹤龙街垃圾分类宣教馆“四叶草小屋”。受访者供图

■云城街将有机肥回赠小区业主打造爱心小花园。 受访者供图

■马务村垃圾分类巴士定时在全村巡回收集垃圾。受访者供图

■马务垃圾分类巴士路线图。受访者供图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今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把垃圾分类作为民生实事抓紧抓实,特别是白云区全链条提升“四分类”垃圾处理体系,在城中村推行“栋长负责制”等亮点做法,广受好评。

截至11月,白云全区厨余垃圾日收运量从2019年上半年的40吨稳步提升至1000吨,进市终端量占全市35%以上,分类率超过20%;其他垃圾日均收运量同比减少约1300吨。这些数据背后,白云区在推广垃圾分类工作采取了哪些值得推广的措施?近日记者在白云区进行了一番走访。

●黄石街推进垃圾分类要靠几个“一”深覆盖

黄石街地处白云新城延长线,街道下设13个社区,有4个是城中村转制社区,辖内城中村出租屋5000多栋。城中村具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没有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差等特点,按照小区“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由于监管难,不仅落实不了垃圾分类,还存在垃圾落地等问题。为此,黄石街按照白云区的统一部署,以马务村为试点,一手加强党建引领,一手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城中村实行“栋长制”,较好破解了城中村垃圾分类难题,垃圾分类成效不断提高,厨余垃圾分类率达32.5%,垃圾增长率连续两年负增长。

一人管一栋

城中村垃圾分类“栋长制”,就是按《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业主和二房东作为出租屋物业管理责任人(简称“栋长”),为垃圾分类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栋楼的垃圾分类负责,通过不走的人管住流动的人。

马务村现有村民2000多人,来穗人员2.2万人,出租屋800多栋,实行栋长制后,通过管住500多名栋长(含1人多栋的二房东),就管住了约2.5万人的垃圾分类,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分类成效。

一码管一圈

城中村垃圾分类“栋长制”,实行定时上门收垃圾。绿色的三轮“厨余公交车”和灰色的三轮“其他公交车”,定时在全村巡回收集垃圾,栋长和沿街餐饮档、水果档,听到欢快的粤语垃圾分类歌,纷纷拿着分好类的垃圾和各自的专用二维码,经环卫工人检查并扫码后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分类评价及重量也同步反馈给栋长和商户,并上传给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终端或后台随时了解出租屋和商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精确督导。现在这个扫码投垃圾小程序所产生的云数据,已接入白云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指挥调度平台,全区城中村垃圾分类情况实现数据化,一目了然。

一规管一村

马务村还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凡是村内的村民、出租物主、二房东、商户、企业、市场、学校等都必须认真落实垃圾分类。马务村采取“不分类就劝退(租),分好类有红包”的奖惩措施,村民垃圾分类与年终分红挂钩,被评为“五星出租屋、五星商铺”的,有月度奖励、租金不递增、卫生费全免等“大红包”。

黄石街通过推行城中村垃圾分类“栋长制”,找到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结合党建引领,积极加强城中村治理,城中村一改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基层社会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疫情防控和人口普查中,社区垃圾分类群变身防控群、普查群,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区第一个全品类再生资源中心在此

11月18日,由白云区供销联社和黄石街联合打造的白云区第一个全品类再生资源中转示范站——黄石街再生资源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据了解,该中心由作业区和宣教办公区组成,集可回收物回收和展示教育功能于一体。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后,将服务黄石街4个城中村共13个社区的居民,预计每月可实现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总量400吨。黄石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振华表示,根据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垃圾分类决策部署要求,为推动环卫垃圾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黄石街与区供销联社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建立黄石街再生资源中心,通过试行“高值+低值”“大件+可回收物”模式,为市民提供贴心、放心、省心的优质回收服务。

目前,黄石街首批定时投放点和收集房已全部建成使用,辖区所有社区已完成楼道撤桶工作,餐厨垃圾处理点已完成完善污水和排气设施,马务示范点宣教中心已完成建设,垃圾分类“时尚之旅”参观路线完成创建,打造“全链条”体系、“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黄石亮丽名片。

●云城街

垃圾分类工作处处用心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厨余垃圾处理占据重要一环。在云城街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有一台“神奇”的处理机器,像极了个爱吃的“吃货”。每吃进10吨厨余垃圾,就可以吐出100公斤有机肥,用于辖内社区绿化管养,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再利用。据了解,在广州的垃圾分类中,超过一半是厨余垃圾,占比最高。研究显示,如果能把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离,广州的垃圾减量效果将立竿见影。

用心反馈有机肥免费领回赠街坊

“每天早上6时,环卫工人都会将收集回来的五六吨厨余垃圾投入机器进行处理。”云城街市政所工作人员徐家辉介绍,垃圾投入机器后将进行分离和搅拌,经过固液分离后厨余垃圾将会进入另一个仓进行烘干和发酵。

在云城街厨余垃圾处理中心的墙边,堆放着十几袋由厨余垃圾转化而来的有机肥,不少街坊都会不定期到处理中心领取有机肥回去使用,表示要“运回家种花”。位于齐富路的中海云麓公馆小区内,一处垃圾分类“爱心”植物盆景十分引人注目。原来,小区物业管理方推出垃圾分类投放激励办法,业主在做好垃圾分类及投放时可获得一枚印章,累计收集30枚印章即可“领养”一盆植物盆景,每天到花园散步时可随时呵护照看。“云城街还将垃圾分类处理后的有机肥赠送到小区,用有机肥给植物施肥令街坊都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经理谭润强表示。

用心管理加装硬件服务居民消除邻避

记者从云城街了解到,辖区内的保利云禧小区是白云新城高端物业小区,住户主要是商务人士,业主自我意识强,对居住环境、个人权益高度关注。小区在推进垃圾分类前期遭到不少质疑甚至抵触。为此,云城街党工委与保利物业结合小区特点,“三点”关注、处处用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目前小区垃圾分类参与率100%,投放准确率达95%,厨余垃圾分类率达33%。

小区物业方面介绍,在推行垃圾分类初期,在投放点的选址问题上,受邻避心理影响,谁也不肯选在靠近自己的楼栋。社区和物业公司主动照顾业主的关切,将投放点做成可移动投放点,轮流在各楼栋前摆放。同时组织社区党员和物业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摆摊征询意见等形式,充分听取居民意见。

同时,物业公司将高品质服务融入到垃圾投放点的管理上,总结推广了十条精细化管理守则,收集房加装了紫外线消毒灯、臭氧杀菌除臭机、空调,投放亭配置洗手盆、洗手液、擦手纸,在非投放时间,摆放鲜花,做好温馨提示,通过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彻底消除了居民的邻避心理,投放点也从第一代的简易流动式,更新到第二代的装配移动式,最后提升为中式园林固定投放亭,与小区环境融为一体,赢得业主的一致点赞。

用心推广找准关键突破点激励与教育并举

云城街介绍,保利云禧小区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大部分家庭都聘请有家政人员;二是小区的小朋友比较多。针对这一特点,街道推出了“家政人员垃圾分类激励计划”和“小蜜蜂培养计划”。即定期对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培训,登记垃圾分类准确率,对分类好的实施奖励,对不配合的联系业主和所在家政服务公司进行劝导教育。目前,小区家政人员培训率达100%,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

此外,街道还专门为小朋友开辟了垃圾分类小课堂,让小朋友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从小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并对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小朋友进行奖励,通过小手拉动大手,推动家庭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

用心引领党员先锋示范搭建沟通桥梁

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人反对,就无法形成一致意见;谁的嗓门大就按谁的意见办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和谐安宁。为破解这道难题,街道指导小区成立了业主党支部,将小区的党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声,解决居民身边事,树立了正气,小区推行垃圾分类也顺利了。

“小区穿红马夹的多了,环境变得更好,不熟悉的邻居也变得热络了,业主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业主陈小姐告诉记者。

云城街总结在该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建立业主党支部的经验,乘势而上,业主党支部迅速在全街16个小区落地生根,现已在全市推广。

●鹤龙街

垃圾分类工作打上设计之都“务实、艺术、创新”三重烙印

设计之都,是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项目库中,着力打造的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等设计产业于一身的价值创新园区,彰显了鹤龙街作为设计之都“为基层善治开路,为改革创新加速”理念。作为辖内的金碧雅苑小区,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也深深打上了设计之都“务实、艺术、创新”三重烙印。

务实基层党建按部就班拿下“白云首个”

去年8月,广州市提出小区年底实现“楼层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令超15年楼龄、居民和物业互“不对眼”的金碧雅苑一度犯难。鹤龙街党工委迅速部署,将垃圾分类内容纳入社区党建任务清单,社区居委党支部当月牵头物业公司、业委会、社区党员开展了一场为时两个月的洗楼式入户宣传活动。同时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联合毗邻小区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支部大法官,阿道夫等重点企业党组织在社区举办“党建统领,垃圾分类”活动。

10月份,小区采取划片区、分阶段的方式,集中力量精准劝导、加强环境整治,顺利引导居民“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成为白云区首个楼层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经验在区内其他小区得到了广泛借鉴。

在此基础上,社区党组织还从为民亲民角度出发,将垃圾分类宣教馆建进了社区活动中心与政务中心,让小区居民下楼休闲、进门办事之余都能接受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获知小区垃圾分类推进成效,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小区垃圾分类的知晓度、接纳度和满意度。

艺术靠群策群力绘就“四叶草小屋”

在成为白云区首个楼层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之后,金碧雅苑社区还继续征求居民意见,同时在街道支持下,依托设计之都设计文化背景,结合小区建筑风格,将定时投放点、误时投放点及垃圾收集房华丽变身成设计前卫、艺术感强的垃圾分类“网红打卡点”。按照白云区分类设施高配标准,定时投放点撤桶后摆放精美绿植,误时投放点设置紫外线灯、臭氧消毒器,让分类更安心、更舒心,即便在疫情期间,居民分类投放准确率仍保持在95%以上。

记者了解到,垃圾分类宣教馆“四叶草小屋”的名字,就是由小区居民中征集而来。延伸设计文化底蕴,“四叶草小屋”旁筑起了雅苑花舍,直观呈现厨余垃圾发酵变肥料全过程,让居民亲身体验厨余垃圾循环利用与种植乐趣。社区居委还邀请广东省著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俞畅为“四叶草小屋”设计了卡通人物“小叶子”,衍生创作了“小叶子”专属表情包、三部主题动画。现在,“小叶子”已“晋升”为鹤龙街垃圾分类形象大使。

创新为志愿服务插上科技翅膀

在“四叶草小屋”互动区还有个发明小专利,参观者触碰4个垃圾分类标识感应键,屏幕就能显现相应类别垃圾从投放到处理的“分类之旅”。“四叶草小屋”内还引入了街道志愿品牌“志愿部落”,设立了全市首个垃圾分类直播室,培养专业的垃圾分类直播网红,每周六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等主题直播,至今已开展云直播13期,线上观看人数超20万人次。

目前,金碧雅苑居民垃圾分类支持率100%,分类准确率超过95%;厨余垃圾分类率35%,垃圾总量较启动垃圾分类前减少20%,成功创建为市级垃圾分类样板生活小区。

新闻推荐

白云拆违复绿逾万平方米

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美了。过去,白云山脚下的绿地被占、生态被破坏,被一栋栋违建堵住的不仅是民心,还有城市的绿色发展之...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