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诈骗怎样掏空老人钱包

羊城晚报 2020-12-03 13:22

记者在广州越秀公园看到,子女为老人常用的小推车上贴上了“防骗提醒”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摄

警方打掉的“坑老”保健品诈骗团伙,为老人开生日会(资料图)广州公安提供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璐瑶实习生林少娟

近日,重庆市的赵先生发现65岁的独居老母亲居然在偷偷吃壮阳药。在儿子的追问下,母亲才告诉他,这是药房“医生”推荐的,称这个药对她的健康有益,还有大促销、送锅的活动。

其实,近年来,保健品消费在老年人群体中越来越“热”,类似的新闻已屡见不鲜。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就有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老人为什么容易掉进保健品诈骗的“坑”?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曾经做过保健品推销员的小崔,她告诉记者,背后其实有一张精心为老人们编织的“网”。

推销员:“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局”

在“90后”女孩郭梅眼里,奶奶的房间就像一间“黄金屋”——2万元的赭石床垫,2千多元的养生桶,床下的柜子里塞满了颜色各异的保健品,杯子里还泡着几千元购入的羊奶粉……

这个70多岁的老太太,自从进了保健品这个“圈”,就把自己的养老金和零花钱全都砸了进去。

郭梅告诉记者,一开始,奶奶还只是被保健品店办的小活动、送的小奖品吸引,后来就登记了家庭住址和电话;再后来,殷勤的推销员上门给她送挂面、送鸡蛋,还亲切地喊她“干妈”……就这样,身体一向很好的奶奶,却频频出入保健品店,把各色保健品一件件搬回家,钱包逐渐被掏空。

郭梅奶奶的遭遇并不稀奇。在曾经做过保健品推销员的小崔看来,这就是一个精心编织的“局”——

前期,推销员们会走街串巷地发传单、做免费血压检测,以便留下老人的信息。传单内容通常是一些只需10元、30元的廉价旅游信息,甚至是免门票的旅游项目。

中期,推销员们开始“撒网”了。他们逐一给留电话的老人打电话,约他们一同出游,全程陪同。“游玩时禁止介绍自家公司的产品,以防老人产生戒心。”小崔告诉记者,“也不能跟老人表示出过度热情,会让老人有戒心,最好摆出‘我就是陪你们来玩的,不是来卖东西’的态度。”

聊天内容也“剧本”。“要套出老人家的经济情况,以防老人没钱买东西;夫妻一起来的,还要套出家里是谁做主以便之后主要攻克谁;还要知道老人曾得过什么病……”小崔说,“总之,没有白聊的天,都是套路。”

根据聊天情况,推销员们根据有无购买意向、有无经济话语权、经济条件优劣等标准,将老人分为1、2、3类客户。接着,老人会被带进一间满是“专家”的房间“一对一指导”。一旦老人购买产品,房间里必定会掌声雷动。

买一次产品不是结束,小崔告诉记者,后期,推销员们后续仍会热情地给老人打电话,甚至上门拜访。“公司培训时说过,老人们很孤独,要对他们好一点,偶尔去看望他们。只要他们信任了你,产品就好卖了。”

小崔跟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她的一个前同事,被一名老人当作“恩人”,上门回访时还常被老人留下吃饭。其实那个老人并不适合吃他们推销的保健品,却源源不断地拿出养老金来买产品。没过多久,这名同事就辞职了。“他觉得很愧对那个老人。”

老人:“我们就是花钱买份热闹”

“老人们很孤独。”在小崔看来,一个个保健品骗局之所以能成功,就是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指出,37.88%的老年人表示有被骗过,而老年人的孤独感最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老年人有多孤独?“疫情前期,大家闭门不出,儿子一个房间工作,儿媳一个房间工作,小孙子待在房间里写作业,吃完饭门一关——啪,一天下来讲不上几句话。”袁阿婆是公园长椅的常客,对她来说,孩子要工作,孙子要写作业,而老人只有时间。

保健品能填补老年人的孤独吗?家住广州天河区的卢阿婆是一名73岁的独居老人。她的丈夫早年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为了排遣孤独,卢阿婆常常出门走走,保健品店是她光顾最多的地方。“老人多,推销员也热情,就算不买,凑个热闹也行。”她告诉记者。

热闹凑久了,她开始陆陆续续拎一些保健品回家,甚至上万元的营养奶粉和保健茶。“吃了效果怎么样?”“今天心情好吗?”“卢阿姨,我老家寄来了一箱特别甜的苹果,我给您送几个过去吧?”买完保健品后的卢阿婆,甚至一度多了一两个“闺女”“儿子”。

“那些孩子那么辛苦地服务你,你也不好意思让他们一分钱都赚不到,是吧?”卢阿婆说,“我们就是花钱买份热闹。”

子女:“我真的没有时间陪老人”

“叫一声爸妈,能有人回答比啥都重要。”这是歌曲《万爱千恩》里的一句歌词。今年重阳节前夕发布的《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这首歌是老人们在网上搜索最多的歌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羽靖告诉记者,贪婪、恐惧、情感,是保健品诈骗的关键心理。老人之所以容易被骗购买保健类食品,有情感需求的因素在里面。“有些诈骗分子能关怀甚至陪伴老人,这很容易让老人产生情感链接,尤其是空巢老人。因此,子女的关心尤为重要。”

“我真的没有太多时间陪伴老人。”家住深圳的黄先生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黄先生今年30岁,是一名个体商人。“每天睁开眼,要先想今天要卖多少货才能不亏本,这个月要赚多少钱才能担得起房租店租。”

正在奋斗的年纪,每天朝六晚九地忙碌,让黄先生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有几次,母亲专门等到他下班回来才睡,只为了跟他说上几句话。“但我真的太累了,随便敷衍几句后就去洗漱了。就算有空了,我也更想一个人休息休息。”他告诉记者。

儿子缺失的陪伴,很快由保健品推销员补了上来。有一天,黄先生在家里发现了几张保健品购物小票,细想起来,母亲确实接到过推销员的电话。“我在电话里听推销员说要陪我妈去买菜、散步,其实这些都是我没能做到的。”他说,“要是我们每天都跟父母聊聊天,问问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肯定就能第一时间发现老人家们有没有被骗。”

【支招】

老人防骗有三招

不贪、不念、信任子女

怎么避免老人掉入保健品诈骗的“坑”?今年6月起,由民政部印发的《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规定以非法集资或者欺骗手段销售“保健”产品等方式诈骗老年人财物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在被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惩处的同时,还将被列入惩戒“黑名单”。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学博士曾保春认为:“老人们可以多看新闻,提高自身判断能力,才更能避免上当受骗。”

在广州天河区五山街社工服务站,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防诈骗小分队已经开始互助防骗。记者了解到,这支队伍成立于2017年,队员们都是退休老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

“中奖外汇捡包分,天上岂有掉馅饼……”队员们还整理编写了一首防骗歌,以同龄人的身份,将心比心地劝说身边的老人们,教他们识别各类骗术,防骗宣传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效。

“不贪,不念,有问题及时跟孩子说。”队员陈阿婆总结了三条防骗妙招。她告诉记者,跟子女的良性互动,是老年人避免被“坑”的关键。“老人也要信任子女,有问题不能瞒着孩子。”

(张璐瑶林少娟)

新闻推荐

广马13日开跑 首设抗疫方阵今年完赛奖牌及参赛服装样式首次公布

今年完赛奖牌及参赛服装样式首次公布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