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万名党员齐参与 天河形成垃圾分类“天河经验”一个引领两大建设三个维度四个抓手

羊城地铁报 2020-12-03 08:20

小区内干净整洁的垃圾投放点城管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天河区2020年“垃圾分类,社区党员在行动”主题活动现场居民倒完垃圾后清洁双手。

为居民量身定制垃圾分类小程序,用脚步实测选定垃圾亭定点,使用中英双语告知函推进工作,构建分、投、收、储、运全流程体系,建设大件垃圾处置中心,绿化垃圾就近就地粉碎堆肥……天河区垃圾分类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能力建设,夯实垃圾分类深度、精度和温度三个维度,以两网融合、监督考核、执法检查、共管共治四个抓手,形成了垃圾分类的“天河经验”。在超3万多名党员的带头参与之下,天河垃圾分类“新时尚”正向“新习惯”迈进。

文/秦松、周海棠图/庄小龙

成绩单:

“一降两升”,绿色成效显现

一年前,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作为广州经济第一区的天河,围绕“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作战方略”,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与2019年相比,其他垃圾量下降15%,厨余垃圾量上升22%,可回收物量上升20%。目前全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39%。

在全链条提升方面,天河区已基本建成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系统:分类投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区1004个住宅小区全部完成楼道撤桶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2287个投放点位建设日趋完善,投放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分类收运体系基本确立,配备分类收运车辆298辆,开通分类运输线路131条;推动资源化利用,建成可回收物网点217个,可回收物利用量达1300吨/日,分出厨余垃圾达480吨/日。

在全方位覆盖方面,天河区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域化。机团单位示范引领,826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基层社区全面覆盖,21个街道220个社区全面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垃圾分类纳入行业监管,“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初步实现。

在全社会参与方面,天河区垃圾分类基本形成全社会共识和行动。党建引领合力推进,3万多名党员、2200多名志愿者深入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入户宣传、站桶引导,220个社区建立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宣传动员声势浩大,居民知晓率、参与率分别超过99%、95%。去年至今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993场次。执法监督成为常态,今年1至11月份执法检查10649宗,立案查处400余宗,罚款约18万元。

成绩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秘密?据悉,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天河区已形成了垃圾分类的“天河经验”。

“天河经验”:

垃圾分类的“一二三四”法

一个引领:

党建引领,红色引领绿色

出台《天河区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坚持党建引领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十二项具体措施》;推行区四套班子、街道领导班子挂点督导;将垃圾分类纳入党政机关绩效考核,区、街、社区成立三级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21个街道220个社区党组织全面构建形成“区域化党建+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发动党员参与入户宣传、守桶引导,3万多名党员参与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和守桶引导。

两大建设:

规范先行,建体系提能力

围绕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能力建设,制定1+4+1系列文件和标准规范,出台《深化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能力建设巩固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投放亭建设指引》等,从分、投、收、储、运、处六个环节明确主体责任、标准规范、工作措施,构建标准体系、责任体系、投放体系、收运体系等六大体系;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优化提升全程分类的四大能力,实现“主体有作为、链条有衔接、资源有整合、成效有保障”。

三个维度:

做细做实,改善投放环境

拓展分类知识的深度,把控分类效果的精度,提升用心服务的温度。强势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开展“洗楼式”入户宣传、摆摊设点宣传,线上寓教于乐推送“垃圾分类智会人”等,有效拓展分类知识深度,知晓率达99%;站桶引导,全面发动党员、志愿者、环卫工人、物业清洁工站桶引导,形成物管小区物业站桶、非物管小区街道兜底站桶的“天河站桶特色”,推行不分类红黄牌警告和拒收拒运制度,有效把控垃圾分类精度;注重人性服务,优化投放环境,全面实施投放点硬底化、遮雨篷、洗手盆、照明灯、公示牌、排水沟“六要素”达标行动,注重细节服务,实施台风暴雨便民投放,投放点免费配设洗手液、擦手纸,提升垃圾分类的温度。

四个抓手:

齐抓共管,构建长效机制

以两网融合、监督考核、执法检查、共管共治为抓手,形成工作合力。抓环卫网与再生资源网“两网融合”,基本形成宣传教育协作、回收清运互通、规划布点融合、设施设备共享的“两网融合”长效机制;抓监督考核,形成人大代表长期常态暗访监督、城管部门每天日巡夜查的监督机制,推行区、街、社区三级考核,形成以督促改、以考促动的良好局面;抓执法检查,推行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年检查超万宗,限改超千宗,处罚400余宗,增强垃圾分类执法刚性和实效;抓共管共治,建立并发挥区、街、居三级联席会议制度优势,推行“管行业也要管垃圾分类”的要求,创新实践跨部门优势互补,住建、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齐发力,有效开启垃圾分类部门间优势互补、共建共融的主引擎。

典型案例:共建共治共享,天河打造垃圾分类范本

猎德花园:设置“窗户下的投放点”

猎德花园是猎德旧村改造复建小区,该小区共有6416户,分为4个组团,现有住户约1.7万人,其主要居民是猎德村民和租住在此的珠江新城白领、外国友人。这里平均楼层高达32层,最高楼宇达40层。如何破解高层撤桶难?如何破解投放点设置中的邻避问题?经过摸索,猎德村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共治,智慧先行,民生为本”的生活垃圾猎德模式。

为更好地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由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了猎德花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猎德村公司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全面负责猎德花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协调,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猎德村董事会成员任副组长,分别负责花园四个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两级党组织委员及村公司14个经济社召集人分别在各区域里协助开展工作。

猎德花园复建房自2012年回迁以来,就形成了每层均有垃圾桶的配套设置,虽然方便快捷,但也产生了垃圾异味、老鼠蟑螂横行的情况。撤桶之后,居民非常不习惯,尤其对高楼层住户来说,下楼扔垃圾变成了负担。为此,猎德村在宣传、设点、硬件上下足功夫:通过传统方式进行宣传,依托复建房各楼层的播音系统,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发扬基层民主,收集居民意见、公示投放点效果图、召开居民议事会,坚持群众的事商量着办,经过多轮磋商、磨合,最终一致同意将投放点设置在小区架空层,成为天河区离居民房最近的投放点之一,被称作“窗户下的投放点”。

这对卫生秩序要求更高,投放点实行每天两次拖洗、消毒,时刻保持投放点干净整洁、无异味。在分类亭,由受过培训的回社区报到党员带头,联动小区物业、街道环卫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村公司干部、热心居民等进行守桶引导、清洁地面。

猎德花园小区有村民、流动人口和外国人。为了让这三个群体把垃圾分类习惯持续下去,社区居委、村公司及小区物业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点对点宣传。针对村民发布垃圾分类村规民约,针对租户将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到房东身上,让房东教租户分类,针对外国人组织精通外语的人士与其进行沟通。此外,社区居委、村公司、妇委会及小区物业等,还针对垃圾分类中存在的乱投放问题通过摄像头、垃圾袋中的地址信息等进行倒查,并对相应责任方进行上门提醒。

此外,考虑到天气和美观度问题,猎德花园所有垃圾分类亭上方全部加装了遮雨篷。针对上班族下班晚、投放垃圾迟的特点,为避免误时投放点生活垃圾过多,无法及时清运造成垃圾散落在地,散发异味对小区环境造成影响,猎德花园在执行省、市垃圾分类工作要求规定的投放时间的基础上,增加晚上九点至十二点的夜间投放时间,方便上班一族。目前,猎德花园居民参与率达100%,投放准确率达90%。小区每天分出厨余垃圾约40桶、可回收物约1.8吨。

景安花园:维和英雄引领新时尚

景安花园小区共3栋10梯530户2200名常住人口,系原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经济适用房。在这个特别的小区里,呈现出“三多三强”特色:一是军人特别多,景安花园现有武警退役军人381人,总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达约两成。二是党员特别多,小区党员总数达489人,在成年居民中占比达到36%。三是“功臣”特别多,小区业主中曾荣立一等功的有16人、二等功的有41人、三等功的有320人以上。

在这样的居民群体中,也形成了居民的“三强”特性:执行力特别强、号召力特别强、纪律性特别强。如面对小区垃圾分类普遍存在的“选址难”“精分难”“保持难”问题,曾经的军嫂陈月才、张琳等小区业主挺身而出,主动提出来担任站桶守点志愿者,哪里投放量大、人数多、问题多,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为了纠正个别出租户的不良行为,参加过海地维和、荣立个人二等功、小区业委会委员邱德庆主动带着物管人员上门开展耐心细致的宣传示范和说服教育。在海地维和英雄、二等功臣、小区业主监事会监事长黄庆生的带领和感召下,先后有6名出租户深受感动,主动报名,当起了小区垃圾分类的现场义务监督员。

小区业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军人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打造了“五个首创”并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景安经验”:一是首创业委会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小区垃圾分类。业委会由11人组成,业委会成员100%曾经是军人,平均立功受奖2.8次,且全为党员。二是首创社区四类主体三级议事机制,形成垃圾分类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三是首创步量选点模式,破解选点难。每栋电梯口到投放点的往返距离平均240步。四是首创餐厨盒。五是首创永久性便民垃圾分类亭。为保证投放点无臭味,在投放点设置通风门、百叶窗,安装了臭氧消毒机、配备了无毒除臭剂,垃圾分类亭成为小区一景。

如今,景安花园垃圾总量大幅减少,由原来平时的18桶减少至12桶左右,减幅达33%,居民知晓率保持在100%、精投率保持在95%以上。

穗园小区:首创“一二三四五”垃圾分类模式

穗园小区现有居民住户1872户,常住人口约6300人,楼宇共9栋,总面积60284平方米。

事实上,穗园小区践行垃圾分类也经历了不少波折。早在2014年,穗园小区就开始试行垃圾分类工作,但推行到一半后却搁置下来,成效并不明显。2019年5月,穗园小区开始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经过不断思考,我们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考虑,从方方面面都要做好设计工作。”石牌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卓丰说。

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穗园小区形成了“一个主题”“两手建设”“三个率先”“四项做法”“五大成效”的穗园小区“一二三四五”垃圾分类模式,以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其中“一个主题”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两手建设”是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始终将系统建设和能力建设放在最核心位置;“三个率先”则是率先推行街道领导包干制度、率先建立党员深入服务模式、率先推进区域化党建统领机制;“四项做法”是民主决策、因地制宜、四方联动、美丽共享;“五大成效”是源头减量非常明显,安全整洁更加宜居,垃圾分类榜样频现,幸福社区更加有爱,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穗园小区改变了居民垃圾投放模式: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不限时定点投放;大件垃圾、小区绿化垃圾分流定点投放。同时,该小区还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两网融合”,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这也直接解决了遍地“小三轮”的问题。

除了补齐居民分、投“软件”短板和住宅小区“硬件”短板之外,还引入了智能终端,实现了垃圾分类的“扫码下单”“上门收件”。“我们率先使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回收服务体系——92回收,实现了基于92回收APP、400电话、无人值守智能回收设施及社会回收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居民可以直接将可回收垃圾通过扫码开箱的方式进行投递,还能积分兑换奖品;大件垃圾则可以通过微信、电话预约等方式进行上门回收。”黄卓丰说。

值得一提的是,穗园小区还针对老人多、小孩多的情况,打造了专门服务“一老一小”的穗园小区垃圾分类“2.0”版本。

车陂村:

餐饮店每天都要“交作业”

“92回收”可回收物回收系统、垃圾分类亭、垃圾分类牌、垃圾分类宣传栏,甚至还有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城中村垃圾分类怎么做?天河区车陂村打造了一个样本。

车陂村车陂涌以西区域共有四个社区,目前已设置垃圾分类亭10个,垃圾分类点13个,其中垃圾分类牌下方将摆放分类垃圾桶。与小区垃圾分类不同的是,这里的垃圾分类只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并没有误时点。与小区设置2个时间段定点投放不一样的是,车陂村定时投放亭(点)设有4个时间段,居民仅在规定时间段内投放垃圾,其他时段禁止投放垃圾。车陂街环卫站站长贝劼表示,村内不设24小时垃圾投放桶点,主要是村内建筑物和人口密集、巷道狭窄,误时投放点选点困难,垃圾过夜容易滋生蚊虫,影响人居环境质量。设四个定时投放时段,则是经过深入调研城中村上班族、居家族的生活习惯和出行规律后作出的,通过加密投放频次,将早晚高峰时段适当拉长后,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群众。

城中村内遍布个体户经营档口,尤其是小型餐饮店比比皆是。如果由餐饮店自行把厨余垃圾投放到定时投放点,因垃圾桶容量不足,也容易造成混装混倒的结果。对此,车陂村有特色做法,车陂街对车陂村内餐饮店采取单独收运的方式,由专人定时上门收取厨余垃圾,也能及时监督分类情况。社区垃圾分类“五人小组”还特意在村内餐饮店开展上门宣传,要求餐饮经营单位安装油水分离器过滤设备,购买绿色厨余垃圾桶和灰色其他垃圾桶,约定垃圾收运时间和预计厨余垃圾排放量,并与店主签订《天河区车陂街餐饮垃圾收运协议》。

此外,车陂街还建立了“街居—村社—房东—租户”四级联动机制,全面明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屋主及二手房东、餐饮店铺的垃圾分类管理责任,夯实环境卫生兜底工作。“垃圾分类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全民参与,共治共享。”车陂街道党工委书记曾东标说。

林和小区:

为外国住户特设双语指引

林和小区共有6栋楼,每栋楼有50层,小区共计有2107户居民。2019年9月前后,街道、村委、社区居委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一同对小区居民撤桶进行宣传动员,经过居民的同意,小区共设置了2个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和1个误时投放点。

2019年11月,在天河区林和街润和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管公司的动员下,林和小区正式实施楼道撤桶并设立了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经过近1个月的分类攻坚战,小区居民已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林和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充满了人情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林和小区每层楼电梯口显眼的位置,都张贴着关于小区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温馨提示,上面不仅有中文还有对照的英文。居委会负责人表示,由于小区里有600多户外国住户,因此居委会专门聘请英语专业八级的工作人员与外国住户沟通,并采用双语指引。

此外,由于林和小区的主要住户都是上班族,部分住户要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下班回来,考虑到实际情况,小区将晚上定时投放的时间延迟了半个小时,同时物业公司的保洁人员也要加班加点地进行“站桶”“守桶”工作,并加强对垃圾投放点不定时打扫。

为了让居民更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居委会联合物管加强了巡查清理,同时,物管开始对小区里的“乱扔族”进行摸排,尝试通过各种手段锁定乱扔垃圾者并上门进行劝导,如通过垃圾里的快递单、外卖单据等确认乱扔住户的信息,再联系居委安排人员逐个上门去做这些居民的工作。

新闻推荐

天河首个!棠下小学被授牌红军小学

棠下小学举行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羊城晚报记者林桂炎摄羊城晚报讯记者鄢敏报道:16日,中国工农红军广州天河红色基...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