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实践“枫桥经验”的松洲样本 矛盾不上交,白云破解专业批发市场治理难题

南方日报 2020-11-12 18:59

白云区松洲街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居家、养老、医疗等事项的一站式服务。南方日报记者谭超摄

“潘大哥!运费拿到手了,多亏您啊!”在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江南市场的纠纷调解室里,调解员潘永庆接到了云南货车司机范师傅的电话。多年以来,平平无奇的调解室,处理了无数案件,把纠纷化解于萌芽。

江南市场果菜交易量连续十六年名列全国第一。每天,约有3000辆车、近20000人、上万吨果菜在此交汇,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松洲街地处广佛都市圈的中心腹地,是广州市老城区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辖内专业批发市场众多,户籍人口约2.8万人,常年流动人口约9.2万人,是典型的外来人口聚集区域。

“矛盾不上交、和谐共参与、民生不缺位”。近年来,松洲街打造“枫桥式”街道成效显著,通过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地制宜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超大城市推进“枫桥经验”探索出一条有益的新路。

南方日报记者谭超

矛盾不上交

引入多元调解机制,创建“枫桥式”批发商圈

“走司法程序,从起诉到判决,最简易的程序也得几个月。通过我们调解的话,有时候当天就可以结案。有了矛盾纠纷,档主、司机、采购商都愿来找我们。”潘永庆说。

江南市场的交易品类是蔬果,保鲜期限很短,常常出现货损纠纷。哪里有纠纷,就在哪里化解。早在2006年,全国首个市场警务室就在江南市场建成。很快,联动调解室也宣告成立。

民警李德深在江南市场工作十多年。近日,一辆装满哈密瓜的货车开进了江南市场。档主朱先生仔细检查后,发现部分哈密瓜已经坏了,他要求司机要赔偿1万元。司机李师傅说,“太多了,赔不起。”李德深和潘永庆很快就把档主和司机请到了调解室。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潘永庆是市场的工作人员,对档主很熟悉,他劝说道,“如果货一直不卸下来,瓜坏了损失更大,赔偿能否减少一点?”李德深则一边安抚司机,一边说,“如果因为运输造成损坏,责任还是要承担的。尽早卸货,腾出车来跑一笔业务岂不更好?”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司机赔偿2000元,和气收场。

这样的故事,在松洲街道每天都在上演。街道辖内19个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集聚,江南市场2019年全年果菜总交易量达55.91亿公斤,果菜单品交易量连续十六年名列全国第一。

经过多年的探索,江南市场已形成专业批发市场矛盾纠纷调解模式。街道党工委牵头,建立“街道党工委+司法局+派出所+市场管理方”四方联动机制;市场安保人员积极排查隐患纠纷,提前化解矛盾;引入各方力量参与调解,除了市场调解员,市场还邀请民警协警、专业律师和区司法局专职调解员等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中。

通过搭建多元参与的调解机制,松洲街在辖内19个批发市场打造“枫桥式”商圈。在此过程中,“党建+”发挥着核心作用,不断强化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开展“暖企”行动,引导专业市场全体商户和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共同维护专业市场秩序。

批发市场人流密集,车流量大,需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的弦。为此,街道构建了“街道—经济联社—经济社”三级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目前,松洲街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约200多人,确保巡查、执法等工作有序开展。

和谐共参与

“5+N”网格化治理,打造平安新社区

松洲辖内户籍人口约2.8万人,常年流动人口约9.2万人,是典型的外来人口聚集区域。在“枫桥式”商圈以外,松洲街还着力打造“枫桥式”和谐社区,破解人口管理难题。

在富力半岛社区,就活跃着一支“大妈巡防队”,每当遇到邻里纠纷、水管漏水、晚上噪音扰民等问题时,大妈们就现身显神通,用耐心和好脾气将纠纷处理得妥妥的。

李阿姨3年前从单位退休后,加入了“大妈巡防队”。“我在小区生活了很多年了,哪辆车是谁家的很清楚。”她说,“发现有乱停车的,拍个照片发到业主群,很快就有人乖乖过来挪车。”

富力半岛社区也是外国人相对集中的小区。尼日利亚的Chike是李阿姨的邻居,疫情期间,他凭借熟悉广州及流利普通话优势,加入松洲街外国人志愿服务队伍当中。上门走访、业务办理指引、心理疏导……他逐一向外国朋友宣传广州防疫政策。

“来了就是松洲人”。早在2008年11月,松洲街就建立了外国人管理服务站。经过12年的探索,松洲街在加强外国人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逐步构建了“1+1+3”管理服务模式,即1个“一站式”管理服务站,1个中外文化交流中心,3是指松洲街党工委牵头组建的五人小组、社区党组织发动物业管理公司和屋主建起的三人小组和外国人志愿服务队。

为进一步夯实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松洲街创新“5+N”网格化管理机制。10月16日,吴小姐跑到松洲街华糖居委会,“10岁大的小儿子跟我吵架,赌气出门找不到了!”华糖社区网格长唐慧焜马上翻查监控录像。此时,网格警长成志芳也立即赶到居委会。当天11时许,小孩平安回到了家中。

这是松洲街发挥网格“五长”微治理的一个缩影。松洲街还将民警、辅警、房管、治保会、居委、生产社、城管、安监、环保、企业、党校、小区等关联主体均纳入网格化管理中,引导各主体参与网格管理,小事不出网格。

站在松洲街党群服务中心的智慧大屏前,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每个网格的实时动态便一览无余。“有可疑人员进来,我们就马上预警;有小孩走失了,马上就锁定位置。”松洲街派出所所长戴国栋介绍。

松洲街通过系统化措施,推进“枫桥式街道”创建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年1—10月,松洲辖区内110警情8865宗,同比下降15%,案件类警情1223宗,同比下降21.84%。

民生不缺位

共享成果,“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近日,松洲街槎龙村村民彭其生(化名)的手机上弹出了一条短信,医药费报销款41566元到账了。“上星期才提交审核材料,没想到这么快就到手了。”彭其生喜笑颜开。

今年初,70岁的彭其生被诊断为冠心病,血管狭窄病变已大于50%。“现在心脏放了两个支架,都是进口材料。”彭其生告诉笔者,自己没有花一分钱,全都报销了。

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槎龙村创建“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的新模式,每位社员每年只需支付120元就可以参加合作医疗,在广州市医院住院报销60%。同时,联社还为近千位退勤人员购买了城镇居民医保。去年,槎龙联社为社员住院报销的费用就超过800万元,全村没有一户家庭被疾病打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落脚点。在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保证“民生不缺位”,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槎龙村数十年以来的坚守。

上世纪90年代初,槎龙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副产品批发产业集群,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蛋糕做大了,应该如何分配?槎龙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凝党心聚民心,集体经济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给股民后,其余大部分用于保障民生福祉、完善社会保障、投资长远发展项目。

“妈,我和欣仔今晚过来,加个菜就行。”在电话的另一头,张姨的大女儿提前“预订”了晚饭。张姨今年68岁,膝下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立室。

布满绿植的空中花园、贯穿走廊的安全扶手、近在咫尺的社区卫生院、90%户型配两室一厅……槎龙经济联合社集住宿服务、膳食服务、医疗服务一体的16层老人公寓投入使用。一个月只要900元,张姨和老伴决定搬进去,两个女儿则把新家安在槎龙自筹资金建设的电梯小区。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槎龙村是松洲打造“枫桥式”街道的一个突出案例。

“枫桥经验”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松洲创建“枫桥式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服务联动、事务联议、矛盾联调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党群服务精细化、居委会自治服务标准化、平台多元化、社会组织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找人代购游戏装备 8岁男童被骗万元

新快报讯记者彭程通讯员郑善因汪伟能报道近日,广州南沙警方破获一宗以代购游戏装备为名义诈骗逾万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