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调整东山口拆迁方案,成就公众参与良性互动样本
11月4日晚,广州地铁发布关于十号线署前路站建设拆迁的最新情况说明。通报称,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有关部门研究确定,十号线署前路站与东山口站的换乘通道按远期实施思路开展深化研究,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位于署前路上的陈树人纪念馆、越秀区图书馆等房屋暂不拆迁。
“暂不拆迁”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许多广州人来说,这些地标性建筑是成长的印记,也是一些人心中独有的广州味道。什么是城市印记?恐怕就是儿时放学后吃几碗牛杂的地方、闲暇时约朋友看书的地方甚至是无聊时愿意走走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的存在,才使从小在这儿成长的人们得以确认自身的乡土身份,形成归属感——“我从小就喜欢吃那家,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在”。
不过,城市的发展必然会迎来更多的新广州人,也必定会给城市的交通带来更多的压力。要释放这种压力就需要通过规划让出行更便捷,提升交通运力和效率。从相关规划可以看出,被选中的地界也是经过“多轮比选论证”所确定的“最大效率”区域。这种通过精确的计算,追求最大的功效正是社会治理最重要的考量和要求,在很多案例中,也是不得不通过牺牲一些事物来追求效率,被迫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
实话说,东山口这片区域在不同人眼里可能展现出的是不同的样貌。对于老广州人来说,东山口可能深度地参与到其生命历程之中,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存在;而对于新广州人来说,东山口可能就是一个交通站台,如果能够通过拆迁改善交通状况,或许自己就能在每天早晨上班前多睡半个小时。而无论是老广州人还是新广州人,他们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以往,新城市移民和城市更新在内在诉求上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遮蔽了本土居民的意见音量,很多人除了在拆迁前打卡似乎没办法做得更多。
然而,在这次效率与文化的碰撞中,展现了选择题之外的可能性,即通过尊重本土居民的意见来达成城市新老人群的和解。项目地块征收方案公开发布对外征求意见后,南都对大批怀旧的广州市民前往相关地段打卡、留念以及在社交平台表达不舍进行了报道,也呈现了包括文保志愿者、城建专家、美术界人士在内的各方对规划选址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诉求,并进一步发表评论指出,此番东山口的“惜别潮”,展露出广州市民与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公共决策与治理的热忱,相关规划需要充分听取城建、历史、文化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使项目有更多城市文化存续的考量。几日之后,有关部门即研究确定,十号线署前路站与东山口站的换乘通道按远期实施思路开展深化研究,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位于署前路上的陈树人纪念馆、越秀区图书馆等房屋暂不拆迁。
做出“暂不拆迁”的决策者每个人都有“东山口情结”吗?未必。为“东山口情结”大声疾呼的媒体都热爱东山口吗?不尽然。但这种对“东山口情结”的尊重却是在现代社会化解新与老、传统与现代之间难题的应有之义。这种态度尤为可贵,也是一座城市活力、多样性与包容性的体现,彰显了良好的城市生态该有的样子。如果说,以往东山口连接的是老广州人和儿时记忆,通过这次城市更新中的从善如流与灵活调整,东山口便在老广州人和新广州人中建立了新的连接,让广州更好地成为了家。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说,“暂不拆迁”在今后的城市更新中或许都有借鉴意义,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座只有钢筋水泥、地铁轻轨的城市是没有意思的,必须要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才足够生活,城市也才更有特点。什么是“烟火气”?它从来不在纸面,它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在日常的感受里。
新闻推荐
金融学霸为何在博物馆修文物? 想读考古学的她这样理解传承……
蒲亭利受访者供图总策划:刘海陵林海利总统筹:孙璇吴江执行:孙晶李卉赵燕华文/羊城晚报记者陈泽云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