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南山风骨 守护人民健康 “百年老院”广医一院勇战疫魔再出发
广州呼吸中心举行封顶仪式。
1月24日,除夕当天,钟南山院士指导医院新冠防控。
钟南山院士带队看望111天ECMO患者,欢送他康复出院。
ICU团队在病房里进行病例讨论。
支援广州市八医院医疗队救治病人。
急诊科护士为疑似新冠病人采集咽拭子。
近日,在广东召开的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医疗队领队张挪富、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晓青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
坐落在广州沿江西路151号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平时不显山露水,有着“老广”的务实和低调。这家有着呼吸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等优势学科的高水平医院,承担着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建设重任。而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作为呼吸领域“国家队”,广医一院(呼研院)再次冲在了救治第一线。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这里来!”在南山风格的指引下,广医一院承担了广东省最危重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共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19例,其中使用体外膜氧肺(ECMO)最长的患者达111天,最终实现了危重症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肺康复零后遗症“三个零”。
大疫当前,更显医者本色;生逢盛世,必将不负盛世。10月1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建设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1年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所始建于1903年的百年老院,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
战疫
四大战场七条战线全国唯一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场"埋伏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全国,有着丰富呼吸疾病救治经验的广医一院,早早地做好了人员和物资的准备,绷紧了疫情防控这根弦。
在“广州战场”,广医一院(呼研院)是重症救治“主力军”——
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介绍,2003年“非典”之后,广医一院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对于每年新招聘的员工,防护服穿脱等院感防控技能都是培训的“必修课”。医院党委快速成立了领导小组以及九个管理小组,应对疫情划分了发热门诊、负压病房、隔离病区、重症医学科这“四道防线”,“平战结合”把常规病房转变为“应急战场”,对场地进行符合传染病防控规范的流程改造。
在广州,广医一院向市委、市政府主动请战,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诚合作,共同减少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危重症发生率,降低危重症死亡率。广医一院先后派出两批共31名医护人员支援市八医院,这支“硬核天团”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对患者集中管理、精准治疗。广医一院还主动收治最危重患者,及时将14例危重症患者转回本院救治,成功实施广东省首例ECMO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承担起广州市大部分危重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两支团队强强联手,使广州的重症、危重症病例的管理和救治得到了强化,开创了共同抗疫的“广州模式”。
在“湖北战场”,广医一院是驰援“先锋队”——
“目前已肯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1月20日晚间,在武汉实地走访后,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连线时的回答掷地有声。国家高度重视专家组意见,把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防控。
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而就在那一天,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选择了“逆行”。他参加了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成为此次疫情中广东最早奔赴湖北支援的医务人员。他出发前写下了一封宣战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一定赢!”
此后,1月24日除夕夜,首批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从广州出征湖北武汉,其中广医一院选派的陈爱兰等5名队员驰援武汉市汉口医院。2月1日晚,以广医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挪富教授为领队的广医一院支援武汉的专家医疗队出发,7名医护人员前往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ICU开展救治工作。张挪富说:“在广州,我们是接最重症的病人;在武汉,自然也要接最危重的病人。”
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广医一院不但与湖北前线多次联线会诊,还牵头对武汉、荆州、云南、海南、湖南等地的危重症病例远程会诊。同时,牵头广东省巡诊,赴救治现场会诊省内所有危重症患者,被称作是飞行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特种兵”。
在“海外战场”,广医一院是勇敢“逆行者”——
疫情无国界,携手克时艰。广医一院还应红十字会要求,派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永昊、放射科专家陈淮驰援伊拉克。他们不惧疫魔和硝烟,深入医院、社区进行疫情调查和防护培训,指导当地医院进行检测及救治、院感防治、病例筛查等。
“要战胜疫情,就要憋着一股劲!”钟南山院士用行动感召着一代代广医一院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中,这支呼吸领域“国家队”发挥了呼吸专业高水平团队的重要作用,危难面前,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一家医院同时承担省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并派出多支医疗队驰援国内、国际抗疫战场,形成“四大战场、七条战线”的防控战疫“网”,堪称国内唯一。
科研
应急科研攻关的“最强大脑”
“我们从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粪便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新型冠状病毒。”2月13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该发现证实了排出的粪便的确存在活病毒,提醒大家要更加重视个人和家庭的清洁,注意下水道的通畅。
面对未知的病毒,科研是对付疾病的科学“武器”。广医一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利用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疑难危重症诊治提升工程等多个“国字号”平台,整合科研力量,进行疫情下的应急科研攻关。
“当时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疫情什么时候到高峰?何时能结束?我们的研究要回答最迫切的问题。”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说,疫情来得突然,科研就要和病魔“抢时间”。
何建行带领团队利用此前该院正在研发的流感AI预测系统进行改造,并在模型中加入了政府防控措施等有效疫情公共干预因素,进行新冠肺炎AI预测系统的研发。经过多次比对和反复验证,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国内疫情高峰期的时间,为国家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临床医院,广医一院科研团队高度关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研究。患者多久会发病?为何会出现死亡病例?这需要对大量病例进行分析研究。
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下,广医一院派出了一支赴湖北的科研小分队,收集临床第一手数据。在广州,科研人员对收到的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专业整理,并对1099个病例进行分析,最终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完成了《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该文章在国际影响力最高的医学杂志发表,被引次数超过5400多次,是全球范围内被引次数最多的新冠研究文章之一,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临床诊疗指南,对临床一线救治和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科研攻关中,广医一院这支“最强大脑”团队捷报频传:广州本地毒株分离、致病机理研究、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药物筛选、快速检测试剂盒研究、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研发、疫苗和抗体研制、抗新冠肺炎病毒的体外药学研究……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最终造福临床。
“疫情暴发快,所有项目都在抢时间。要成立应急团队,继续坚持"平战结合",以备不时之需。”何建行说,正是有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平时的积累,才能在短时间内组织人财物进行攻关,取得一定成果。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广医一院的科研步履不停。近期,由广医一院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AI人工智能对肺结节进行全方位判断和建议的线上平台——肺结节影像咨询云平台,正式开通启用。该平台把线下的优质医疗专家资源和高科技人工智能AI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阅片效率、敏感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发展
“南山风格”引领医院可持续发展
3月2日,广医一院为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永昊、内分泌科驰援武汉汉口医院护士李颖贤两名同志举行“火线入党”宣誓仪式,由钟南山院士庄严领誓。
近年来,广医一院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打造精神引领、规范建设、活动实践、形象传播四位一体的“南山风格”党建品牌为主线,把南山党建品牌建设成独具医院特色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内涵,以高质量党建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改善服务、夯实队伍。
广医一院党委书记黎毅敏介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医院党委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重点,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正确的方向,注重科室青年人才培养。近年来,医院积极打造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等重点学科,以优势学科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医院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黎毅敏说,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全院职工践行服务为民理念,以群众诊疗需求为导向,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大力推进快速康复工作,创新开展日间手术、日间化疗、预入院等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基于信息化全面推进门诊服务、医技检查全流程优化,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就医获得感;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党建+医联体,与番禺区市桥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持续发力。
疫情来袭,更需要医教研全方位发展的平台。7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通知》,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与中日友好医院共同构成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与此同时,广医一院广州呼吸中心项目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在广州呼吸中心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仪式上,钟南山院士分享了自己的愿景和期待:“这不仅是一个呼吸中心,实际上是一个集临床救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远程会诊、人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在呼吸学科带领下,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支撑和促进呼吸学科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钟南山院士说,希望医院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推动呼吸专业走在世界前列,并不断扩充平台,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人才,为应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突发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作出贡献。
“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不只有大楼,还有大梦想、大追求、大平台、大担当。”黄锦坤说,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将进一步释放出医院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潜力和后劲,进一步打开广医一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以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为机遇,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临床诊疗中心、学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充分展现出广医一院“顶天立地为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链接
广东首例新冠肺炎患者ECMO转运:
“时间就是生命,
疫情就是命令”
2月15日下午,一辆载着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120救护车呼啸而至,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徐永昊、护士张俊扬等医护人员从车上下来,将一名病情非常危急、已经做了体外膜肺(ECMO)的新冠肺炎患者一路奔跑着护送至八楼重症医学科病房。
这是广医一院首次成功为一例ECMO支持下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实施转运工作,也是广东首例新冠肺炎患者ECMO转运。
“患者当时呼吸窘迫,需要深度镇静和肌松药物维持,如果没有ECMO辅助,转运风险极大。”徐永昊说,当时这名患者病情危重,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纯氧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依旧波动在85%-90%,心率高达120-140次/分。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到广医一院,路途较远,只有在ECMO支持下,转运过程才会相对安全些。
“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刚值完夜班、完成早交班工作的徐永昊接到这个特殊的任务后,二话没说,迅速集结ECMO转运团队,仔细核对所需物品后随救护车出发,直奔目的地市八医院。
“穿着防护服操作难度比平常大多了,手套多戴了两层,护目镜内的雾气影响视野。”徐永昊说,一番紧张的操作之后,医护人员的护目镜已经是雾蒙蒙,豆粒大的汗珠从头发里面渗出,贴身穿的手术衣已经全部湿透。“闷在防护服里很热。后来脱鞋套的时候,里面也都是水。”
患者的成功转运,给医务人员带来了鼓舞。2月16日,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一对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兄弟,拔除气管插管后第一次握起对方的手。患者流着泪感谢医务人员,徐永昊也很有感触:“兄弟俩的好转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去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为守护每一个生命继续全力以赴。”
在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广医一院充分发挥了多学科团队的作用,从患者入院前评估开始,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治疗方案设计、疗效评价等,建立起完整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体系。从首例转入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开始,钟南山院士时刻都在关注这些病人的救治情况,指导团队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从1月23日至5月27日,广医一院医护人员全力奋战125个日夜,从其他医院转入该院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共19例,其中5例上了ECMO,经治疗后,全部危重症患者达到新冠肺炎出院标准。8月27日,全球使用ECMO时间最长的新冠患者康复出院,他克服了新冠肺炎病毒、肥胖及多种基础性疾病,连续使用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150天。
“虽然救治难度大,但我们的ICU团队所有人在困难面前选择坚守,生命可贵,他们从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钟南山说。
广医一院发热门诊:
医院最美“守门员”
发热门诊是医院疫情防控的关键“闸门”,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
1月26日,一名从湖北来的发热病人到广医一院发热门诊就诊。该院感染内科张浩医生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诊断为高度疑似病例,及时收入隔离病区,最后确诊为新冠肺炎。
通过对这个病人详细询问,张浩发现这个病人没有来就诊的家属也可能属于疑似病例,立即要求这个病人通知其家属做好防护后来发热门诊就诊,最后证实其儿子也患了新冠肺炎。由于及时诊断和隔离,避免了其家属在社区活动造成新冠肺炎的扩散。
广医一院感染科主任曾文铤介绍,发热门诊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包括导诊、临床诊疗、护理、检验、影像、后勤保障、消毒隔离、医院内感染控制、药学和患者分流等工作,每一项工作、每一环节都要合理开展和密切配合。在发热门诊中,疫情筛查环节至关重要,尤其是首诊接待发热患者,涉及流行病学、详细问诊、系统体格检查、核酸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患者分流等众多环节。
疫情前期,面对未知的病毒,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采取了三级防护。6小时一次的轮班,医护人员为减少感染风险,都“不吃、不喝、不拉”,脱下防护服时,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但此时,没有一个人后退,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冲在一线,80后、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也不喊苦喊累。
随着疫情的蔓延,2020年春节前后,广医一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人数与日俱增。2月1日,广医一院加强发热门诊24小时医疗救治力量,增加了医护及辅助科室相关人员排班,由感染内科、急诊科和内科医生共同坐诊发热门诊应对高强度高风险的任务。
为了做好院感防控工作,广医一院还组建了院感督导员队伍。作为战“疫”中的“排雷兵”,组长古利平护长带领姚佳护师、黄展翅护师负责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院感督导工作。
冬春季是呼吸疾病的高发季。曾文铤介绍,发热门诊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继续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撰文:朱晓枫李秀婷关炜瀛茹志娜韩文青
图片由广医一院提供
编辑统筹:甘韵矶
新闻推荐
▲景区里拥有多个主题打卡点,帐篷露营基地很适合亲子游。荔枝木烤的水乡窑鸡。番禺区石碁镇近日,番禺区石碁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