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加快实现国家级开发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新突破 融合实践:用好改革关键招 统筹城乡新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增城打造优质生活圈。通讯员供图
“以往我们的客户以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为主,现在也开始陆续服务于本地企业。”广东金鉴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凯旋说,这说明,增城区经济的体量越来越大,承载的优质企业越来越多。
扎根增城8年,这家由海归人才创办的科研监测机构,见证了广州东部的快速成长。
立足大局大势,加快增城国家级开发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双区”建设,增城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坚定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增城区深入思考谋划,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广州更高起点上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朱伟良郑四方
“闯”
更深层次开展营商环境改革
快,是企业当下对增城发展的最大感受。
投资112亿元的维信诺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主厂房8月28日封顶,这是广州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也是继去年黄埔乐金显示高世代面板线后,广州又一个大型OLED项目即将投产。
维信诺项目投资方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红说,维信诺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建成后,将持续发挥区域辐射能效以及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支撑广州形成全球高端新型显示产业链。
针对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增城区采取“技术审查先行,行政关口后移”的模式优化审批流程,仅用半天时间协助完成注册公司,自签约到项目动工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就取得了相关证照办理。目前,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以超常规的建设进度,为抢占未来高端柔性面板市场打下基础,预计年底产品投产,将再次见证“当年拿地、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增城速度”。
以迎接世界银行评估为契机,推动广州营商环境改革3.0版各项创新举措在增城落地见效,增城探索推出一系列改革硬措施、政策“干货”,不断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今年以来,增城对标世行评价标准推进营商环境3.0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优化项目规划建设审批流程10条、生态环境保护“暖企8条”,推动“拿地即开工”,为105个建设项目平均节省2到3个月的审批时间。
除了不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增城还在产业支持、人才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政策供给,先后出台了服务企业二十条、外资十条、商务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人才)支持计划、高端服务业政策以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暖企稳企二十条等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渡过难关。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体验最有发言权。德勤中国从2019年底开始,将增城区看作一个单独的经济体,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模型和体系。通过搜集数据、与政府沟通、访谈企业等方式,在翔实的信息基础上,用10个维度进行评估和量化分析。数据显示,在开办企业和办理建筑施工许可两个维度,增城有明显优势。德勤中国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办理施工许可,增城运用了简易低风险的项目审批流程,在世界银行的评估体系里面,可以达到较领先的水平。”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1—9月,增城生产、投资和消费加速回归正轨,市场主体新增28616户,逆势增长27%。
去年建成了全市面积最大(2万多平方米)、进驻服务事项最多(1511项)的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今年还要在南部建设第二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为南部地区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政务服务。广州触沃电子总经理黄振翔此前已经在增城买房定居,他感言:“这几年办事越来越方便,政府创造便捷的服务环境,让企业放开手脚搏击市场。”
“创”
更大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去年底成功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后,国字号的名片为增城区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区,既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和都市圈范围,也是发达城市的郊区,既有发达的工商业,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和乡镇,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增城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实践路径,以干事创业的劲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社会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同步发展。
——以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推动城乡空间融合,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率先推进“多规合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13个镇街分为南部产城融合区、中部城乡深度融合区、西部科教产融合发展区、北部生态产业区四大组团,构建规模等级分明、功能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体系,构建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格局。
——以平台建设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增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支撑能力。
城中村蝶变为企业发展、人才进驻的新磁极。沿着新城大道从北往南,碧桂园设计总部、广州市政集团总部、1978人才港湾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渐次铺开。建设国家级增城开发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广州科教城以及白水寨创意山水文旅小镇等产业平台,近三年依托平台引进了维信诺等310多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保持30%以上增长。
——以农村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要素融合,激活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活力。
荔湖街罗岗村通过迁村并点、集中安置,迁建成新城市中心集中居住新社区,腾出原来布局分散、配套不均、设施薄弱的旧村建设用地规模2000多亩。增城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留用地)开发利用机制,引进新塘万达广场、永旺梦乐城·名古汇、广州东部汽车商贸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为整村更新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以制度并轨为切入点促进城乡社会融合,强化制度保障城乡共建共治共享。
村民只需支付“一元钱”,即可在一体化管理村卫生站看病,有效破解农村“看病贵、环境差、乡医少、药品缺”等普遍性难题。目前,增城区符合条件的262个行政村已全部设立村卫生站,实施“一元钱看病”村卫生站预计于今年年底实现100%覆盖。城乡公共服务实现普惠同标,通过率先实行12年免费教育,引进名校名师实行集团化办学,实施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制度,深化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等举措,健全城乡一体的六大社会保障体系。
四个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城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常住居民,城乡常住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8∶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超1000亿元,2019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0位。
广州前海人寿医院去年在荔湖附近开门迎客。“我们之所以选择落户增城发展康养产业,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成方表示,抓住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将积极打造自然与医疗相融而生的医养健康城,为增城乃至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干”
更高质量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
南香山下,一片热火朝天。
机加工、部装、总装……一架高达15米的顶吊循着轨道来回作业,自动化的组装线上,机械手不停运转,电子荧屏上的即时数据不断跳动,一台台注塑装备从增城开发区博创智能工厂组装出机。
在博创智能这个“工人稀少”的生产车间,装载了全球最先进的ERP系统,首创电箱智能组装线、油制板智能组装线及其在线智能检测检验平台,平均只要15天,一台定制的注塑机就能在这里装配完成,将从这里配送至世界各地。
增城开发区内,像博创这样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实现提质增效的实例不胜枚举。
增城开发区不仅是增城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伴随着日立汽车马达、维信诺AMOLED模组生产线、平安(增城)科技硅谷项目等大型项目加快建设,增城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三大产业集群势头良好,已初具规模。
“就是这里了!其他地方不看了。”2017年,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CEO朱献文与吴鑫华院士在广州考察,他们第一站到达增城侨梦苑创新中心,当看到这个高端人才聚集区可以提供创业培训、政策支持、人才支援、市场开拓、融资保障等全链条服务时,当即决定就在这里扎根发展。“开发区对企业有这么大的支持力度,在国内其他地方也是非常少见的。”
目前,华钛三维的产品已经通过国家医疗机械检测中心的检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同时与珠江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作,成功完成10例科研手术。“刚来的时候周边还稍显荒凉,现在周边的产业大楼都盖起来了,尤其是万达商业街开放后,人气很足,和市中心区别不大了。以前有工人还担心上班不方便,现在开车坐车都很便利了。”朱献文说,伴随着增城开发区的发展壮大,企业从科研走向产业化又迈进一大步。
今年以来,通过发挥增城开发区核心引擎作用,推动全区招商引资逆势增长。“1—9月,新洽谈项目187个,同比增长52.03%;签约项目112个,同比增长166.67%;注册(落地)101个,落地项目同比增长156.25%。”增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增城开发区近年在全国排名大幅度提升93位,跻身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百强行列。其中,实际使用外资、省级研发机构数等17项指标优于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平均水平,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化学需氧量等生态环保类指标接近全国经开区最优水平。
始建于1955年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继在天河的研究所后又在增城投资建设总部新区。技术总监黄林轶认为,新兴产业资源越来越多,研究所在增城落地,更为靠近增城开发区等新兴的产业聚集地,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增城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见证了一个小小的省级工业园发展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康建早前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作为企业家,我可以说很幸运选择了增城,并与之共同进步。我们感受到了一座宜业宜居宜游城市的蓬勃朝气。”
数读
2019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2019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0位;2020中国综合生活质量百佳县市排名第7位。
推出暖企稳企20条、促进经济发展32条等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六稳”“六保”工作方案,推动生产、投资和消费加速回归正轨。1—9月,市场主体新增2.9万户、逆势增长27%。
聚焦世行评价标准推进营商环境3.0改革,在全市率先推出优化项目规划建设审批流程10条、生态环境保护“暖企8条”,推动“拿地即开工”,为105个建设项目平均节省2—3个月的审批时间。
1—9月,新洽谈项目187个、增长52.03%,签约项目112个、增长166.67%,注册(落地)项目101个、其中落地项目增长156.25%。
展望
塑造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新改革品牌
近两年来,增城按照市委“1+1+4”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创造性开展工作,打造工作亮点,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取得实效。接下来,增城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扛起政治责任,努力担当作为,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取得更多突破、更大进展,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一是高质量推动增城开发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双区”建设,推动“六个一批”(平台载体、产业项目、基建项目、整治项目、社会民生项目、改革事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打造广州东部新动力源和增长极。二是高起点推动文化体育创意园区、华侨城文旅项目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三是高水平推动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商务区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广州东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四是高标准对标世行评价指标体系,在获得电力、行政审批、开办企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新改革品牌,塑造一流营商环境。
样本
农民上楼成市民
城中村迈向小康生活
一幢幢别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所所健身娱乐场地丰富多样,一片片花草绿植整齐茁壮……在增城区荔湖街道罗岗村,一副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景象映入眼帘。
“以前这里是城中村,工业农业居住混杂。”罗岗村村委副主任刘剑锋说,“以前村民们分散居住在周边几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搞不起来,雨污不分流,整个村庄显得脏兮兮的,人居环境更是难以让人满意。”
2018年,罗岗村结合荔湖水利工程收尾工作,率先完成人居环整治,全体村民经过“全征全拆全安置”,住上干净整洁、区位良好安置社区。
安置区位于荔湖新城的核心区,举目望去,阳光下的荔湖波光粼粼,如丝带一般系在增城腰间的增江河缓缓淌过,自然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不远处,区青少年宫、增城一中、前海人寿医院、低碳总部园等载体沿途矗立,提供教育、医疗和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罗岗村安置新社区分为两个区建设,目前均已完工,共安置19个合作社,1447户,约5500名村民。在社区内,社区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幼儿园、卫生站、肉菜市场、商业物业、地下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村民在确权和分房时感慨道:“这也太漂亮了吧,没想到我们这辈子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里。”
在入住之后,为了保持环境的整洁,罗岗村委大力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分板块对垃圾、杂草、胡搭乱建等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罗岗村村民徐荣耀说:“现在的居住环境实在是太好了,村里的管理也很到位,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自己都不好意思在家门口乱堆放。”
发展要保障全体村民利益,更要着眼未来的经济效益。“安居之后,就要实现乐业。”刘剑锋介绍,罗岗村正积极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结合留用地开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为全征全拆后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人居环境更好、土地效能更高、发展速度更快,在城乡融合发展迈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上,小小罗岗村阔步迈向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秋玲谢锡权)昨日下午,增城区引入林书豪—李群篮球联盟(下称“豪群联盟”)“名人名师”体育教育项目在增城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