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居民谢碧茵:我在老社区开了美术工作室

广州日报 2020-10-09 03:46

艾菲画室创办人谢碧茵

今年1月,“80后”谢碧茵将她的美术工作室从珠江畔搬到了自己成长的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一栋历史建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家庭事业同兼顾。之所以有这个决定,全因社区经过微改造后,老旧的街巷焕发深藏的底蕴,成为市中心的网红打卡地,活力迸发。尽管经过上半年疫情的冲击,她的艾菲画室目前已经站稳脚跟,不仅收获了一群“小粉丝”,还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弘扬广府文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改造前:

街区历史风貌遮没于杂乱中

周三下午,谢碧茵和同事们在画室准备工具颜料,等学生们放学,这里就会热闹起来。画室门前的惠吉西和隔壁的惠吉东有广州最具规模、保存最完整的民国初期优秀建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归国华侨在这一带置业,用地道的中国红砖盖起了具有欧陆风情的洋楼,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街区。之所以叫旧南海县社区,因为这里是明清南海县衙所在地,社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比如吊碑井、大公报旧址等,还流传着不少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共同见证和记录着广州沧桑变迁。

阿茵在这里出生长大,她的儿子也在这里成长。只不过在她的印象中,社区并不是现在看到的那么光鲜。“能感觉老建筑的底子在,但墙面残破,路面坑坑洼洼,半空都是电线电话线。”阿茵说,以前社区空间杂乱、设施陈旧,采光也不好,尤其是街巷夜间灯光昏暗,历史风貌遮没于杂乱中。

跟她差不多年纪的伙伴,长大后很多都搬离了,更多是父辈祖辈还在这里生活。阿茵坦言,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周边有很好的小学,利于小孩教育。但当她创业开设美术工作室时,完全没有考虑过在家门口,“感觉不到活力”。

改造后:

社区活力迸发成网红打卡地

2018年开始,广州市和越秀区开始在旧南海县社区实施微改造。与早些年的改造仅是对外立面的修复不同,这次微改造被街坊们称为2.0升级版,建立街区总设计师制度,引入广州美院专业力量,挖掘和凸显社区的艺术元素,结合社区内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包括房屋建筑本体部位及小区公共部分,除了三线下地,还有雨污分流、地下管廊、路面建设及树木修剪移种等。

去年年底微改造完成后,历史建筑本来面貌和敞亮的界面都还原了,还通过在电箱外绘画等方式加入了潮流元素,古老的街区格调凸显,旧南海县社区迅速成为城中一个知名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很多年轻市民来拍照。咖啡店、餐吧、糖水店越开越多,活力迸发。

看到焕然一新的社区,谢碧茵萌生了把工作室搬到惠吉西的打算。“因为这里的人情味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熟悉的街坊,街口的士多店,转角的肠粉店,都是陪伴了我三十多年的情怀。尤其是有了那么好的社区环境,我很希望下一代也可以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可以在街巷里感受地道的广州文化,放学随时来串串门。”于是阿茵物色到一栋历史建筑的一楼,与几个同样是土生土长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开设了艾菲画室,从事艺术创作与培训,尤其是挖掘弘扬岭南文化和广州风情。在画室里,有很多小朋友在旧南海县社区里写生创作的作品。放学后,孩子们就来到画室,在老师带领下进行创作。到了饭点,等妈妈来接回家去。

阿茵说,这个浓浓的人情味是她最想要的,也只有在家门口才能实现她也更方便照顾在附近上学的孩子。一切都有赖于微改造带来的新变化。“作为广州人,最希望就是我们的老城市越来越有活力,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更好的机会创新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专栏统筹/张毓

数读

广州将2000年之前建成的存在功能配套不全、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的779个老旧小区、约3.17万幢楼纳入微改造计划。

截至2020年8月底已完成43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推动居民集资加装电梯5217台,改造老旧建筑3221万平方米,整治“三线”1497千米,拆除违章乱搭建11.9万平方米,整治雨污分流262千米,增设无障碍通道74千米,完善消防设施4.1万个,共惠及约49万户家庭157万居民。

幸福底色

“小钱”改出高质兼顾“面子”“里子”

越秀区2016年至今共实施6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项目44个,在建项目15个、大部分项目计划今年内完工。为确保微改造见成效、出亮点,越秀区在改造过程中强调党建引领,公众参与。通过“群众下单、政府接单、共建做单”,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针对早期微改造项目规模小且相对分散的实际,通过整合邻近小区,做大改造项目规模和投资资金,以此引入高水平的设计团队和实力强的施工队伍,用“小钱”改出大变化、高品质。同步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历史街区活化、雨污分流等各领域工作,兼顾“面子”“里子”。

实现简化流程,提速增效。一方面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探索实施容缺受理、材料预审、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等机制,审批效率提高20%以上;另一方面通过公众参与、部门联审、专家评审、领导小组审议等方式,对项目实施方案层层把关,确保合理可行。

建立街区总设计师制度,为微改造方案把好第一道关。五仙观周边、盐运西、旧南海县等重点项目引入广州美院专业力量,挖掘和凸显社区的艺术元素。

艾菲画室创办人谢碧茵

“作为广州人,最希望就是我们的老城市越来越有活力,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更好的机会创新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闻推荐

迎宾馆人行天桥电梯投入使用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卢梦谦通讯员许敏美)近日,有市民发现,解放路换新貌,变得“不一样”了。记者了解到,解放路品质化提升建设...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