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兵赵智广:辗转大半个中国,家国情怀永不变

广州日报 2020-10-08 04:05

赵智广

日前,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办获悉,居住在荣华南社区的老兵赵智广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大小数场战役,在后勤医疗救护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至今,老人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能准确说出重要事件的年份和月份。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通讯员越文明

辗转大半个中国亲历多场战役

“我父亲和叔叔都是老八路军,1944年日军进山东扫荡,父亲就把我也带去当兵。”赵智广儿时上过私塾,16岁参军,进入当时的鲁中军区野战医院成为一名卫生兵。一开始,缺少医学知识的他就只负责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如给伤兵测量体温、照护重症病患吃饭起居等,从零开始,一点点熟悉医护工作。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不久后,赵智广跟随所在部队进入东北。1946年6月,解放战争打响,赵智广在后勤卫生部药材科负责发放药材的任务。“药材是重要的战备物资,必须保证随时供应上去,晚上通宵工作是常有的事。我们把药材打包分发,领取物资的战士就赶紧装车运到前线去。”当时赵智广所在部队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即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

1948年1月,赵智广进入医训队接受培训,学习医疗卫生基础知识、战场救护技术。同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为保证我军主力夺取锦州,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在塔山与敌方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成功阻挡国民党东进援锦,对辽沈战役胜局起到决定性影响。身处后方的赵智广得知后也激动不已,备受鼓舞,至今回想起仍充满自豪:“我们因为塔山阻击战出了好几个英雄团,都说东野四纵守得住。”

对历年来所获功勋奖章如数家珍

此后,赵智广又经历了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等,其间结束了医训队培训,被调至后勤部运输营负责医疗救护任务。部队南下行进,来自北方的军人们经受着气候变化的考验。“南方的天气真是太热了,好在那时候我20岁出头,身体抵抗力好一些,没什么事。”根据立功事迹记录,赵智广因为“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完成了工作任务,南下行军艰苦,仍坚持给病员治疗,工作一贯积极”,立下大功三次,小功一次。至1954年,因在医疗救护工作中表现出色,又记三等功一次。

南下行军不易,但他也在南方邂逅了携手一生的妻子。1955年,随军来到潮汕地区的赵智广因工作与当时身为医生的妻子结识,两人同样心怀家国,志趣相投,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并于两年后登记结婚。1960年,妻子也被调至赵智广所在部队,夫妻两人成为了战友。

同年,赵智广进入湖南军医训练班进修,更为全面系统地学习中西医知识,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部队军医。1965年,中国应越南政府请求,向正在进行抗美救国斗争的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赵智广所在的中国交通部修路工程队第四支队被派往越南,负责助越南修筑公路、桥梁等。“我们部队的工程兵要负责从水口关修到河内,有好几百公里呢!我们卫生部在水口关附近山沟驻扎,设立野战医院,一有伤病员就及时救治。”

有国才有家,国家安危重于个人利益,这是赵智广坚守至今的信念。1978年,赵智广结束34年军旅生涯,回到广州,在广州交通运输职工医院工作,1990年以副院长身份离休。如今,年届九旬的赵智广每天都会和妻子一起收看《新闻联播》《海峡两岸》《今日说法》等节目,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以前我们用的铁钉叫洋钉、煤油叫洋油,现在咱们可以生产各种钢材,宇宙飞船、火箭的特殊钢材都是咱们自己生产的。看到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都感到非常高兴、自豪。”

新闻推荐

书店转型给业界带来“回温” “以书为媒”的复合业态成书店主流

■广州方所■钟书阁随着发家于广州的书店——方所入驻西安,其近5000平方米的超大体量以及独特美学的空间设计,使得“书...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