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危重先心宝宝广州获新生 今年8月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成功救治5例跨境转运澳门危重先心宝宝
小冀是今年8月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的第5例由澳门跨境转运来的危重先心宝宝。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通讯员郝黎、张蓝溪、靳婷
跨境转运救治澳门危重先心宝宝
3kg,是一个正常新生儿的体重。可对于小冀,能长到这个体重,是他出生后两个月,经历了好几次生死后获得的“成就”。
“作为父母,我们哭了无数次。但是我们很骄傲,他战胜了病魔,此刻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多亏了祖国母亲张开的怀抱,多亏了澳门特区政府的积极帮助,也多亏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精湛的技艺和耐心护理。”小翼的爸爸说。
“叮铃铃……”8月2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转运电话再次响起,对方是澳门山顶医院的医生。“我们这里有个宝宝,7月13日出生,出生体重1.65kg,现在2.6kg。刚出生他就嘴唇发紫,做心超他有复杂性心脏病,昨天突然心跳快停了,我们插了气管,做了胸外按压,现在暂时缓过来了,但是还是很危重,你们能派车过来接吗?”
这是第三次接到澳门医院的电话,省医新生儿科转运团队熟练地带着新生儿转运系统出发到拱北口岸等待,接到患儿后迅速赶回医院。烈日炎炎,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整个流程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时刻照看宝宝并作出处理,宝宝在呼吸机支持及严密监测下安稳地转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经过有效处理,宝宝病情逐渐稳定,并且在入院两天后撤掉呼吸机,甚至不需要吸氧。“医护团队又面临新的难题。如果马上做手术,病情可能会再次恶化;如果分期手术,患儿这么小,可以先做个通道引流肺动脉的血,缓解症状,等长大一点再做第二次手术;如果住院养大一点,有直接做根治手术的可能性,这样能彻底解决隐患。经与家属反复商量,家属选择信任我们,在入院半个月后,体重增长至3kg时给宝宝做了根治性手术,宝宝的心脏重新接近正常结构。”主任医师温树生介绍道。
“当初在澳门辗转了两家医院,住了1个月多,后来病情突然加重,有人告诉我们还是需要到国外或者香港救治,当时好迷茫。后来通过医管局得知,之前有好几个病情很重的宝宝转去广东省人民医院做心脏手术,效果不错,我决定试一试!”患者父亲介绍。
刚做完手术的时候,宝宝心脏受到打击,心功能暂时性的低下,宝宝全身水肿得很厉害,但是宝宝很争气,每一天都有进步,很快心脏就恢复了正常的功能,摆脱了呼吸机,摆脱了氧气,摆脱了静脉用药,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怀抱。这一天,他们等了很久,但很值得,省医医护人员也异常欣慰。
两个月5例先心
婴幼儿跨境救治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今年各地人员的交流和活动均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疾病,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并不会因疫情而减少。
广东省人民医院辖下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作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机构,影响力辐射整个华南地区及港澳台乃至全国,即使疫情期间,亦有大量病人不远千里前往就医。
病毒无情人有情,据统计,8月-9月间,澳门已经有5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在两地医护人员及珠海海关、珠海边检、澳门特区卫生局等机构的通力合作下,从澳门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就医,其中就有3例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均诊断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重度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3kg,1月龄),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2.95kg,2天大)和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2.62kg,31+6周早产儿,纠正胎龄38周)。
病情复杂,体重低,一个个棘手难题,均由心外小儿科主任温树生带领的团队巧妙化解。
20年前历史如今延续
可能有人好奇:为什么疫情期间澳门先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转诊至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据悉,两地的合作其实与2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有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省人民医院老院长罗征祥带领心脏外科团队来到澳门镜湖医院,帮助创立了心脏外科,之后两院交流一直紧密。疫情曾一度隔断了两院正常的医疗交流。但是对于这些先心病患儿来说,病情不能等。
第一个患儿在胎儿期就确诊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出生前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外科取得联系,出生后分别在澳门的镜湖及山顶医院密切监护救治。两院的新生儿及心儿内科监护及治疗水平非常高,守护了这些危重症宝宝们度过了第一阶段的危险期,同时在穗港两地申请转诊治疗。
适逢新冠肺炎疫情严格管控,申请手续较往常复杂。经请示,省医院长余学清当即拍板,表示绝不放弃任何一名病患者。在不违反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下,省医团队向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患者伸出援助之手。在患儿病情出现变化之时,转诊至省医并及时手术,术后顺利康复。有了第一例患儿的经验,之后4名患儿均顺利转诊,完成手术矫治,康复出院。
新闻推荐
联合国,我来啦!华南理工大学首次组织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项目
张小明硕士毕业照张小明在芬兰交换时参加学生活动文/羊城晚报记者陈亮通讯员赵春旭卢庆雷图/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