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北部1号旅游公路初步方案出炉 横跨北部三区 连接19个景点

信息时报 2020-09-25 01:04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俊) 广州市交通部门日前公布广州北部1号旅游公路初步方案。方案显示,该旅游公路位于广州北部区域的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全长208.7公里,将连接芙蓉嶂风景区、狮岭盘古王、王子山森林公园、宝趣玫瑰园、白水寨、南昆山、广州湖心岛旅游风景区和畲族风情村等19个景点。

公路主体 旅游观光段+美丽乡村段+森林景观段+景观过渡段

旅游公路根据沿线景观不同划分为旅游观光段、美丽乡村段、森林景观段和景观过渡段。

●旅游观光段

注重快速交通、城市集散交通与人行交通的综合布置。该路段公路等级拟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四车道至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40~60千米/小时。

●美丽乡村段

串联沿线村镇和乡村景观,带动村镇经济发展。该段断面设计以“慢游”为主要功能,着重体现“旅游服务”“生态景观”和“文化体验”价值。该路段公路等级拟采用三级公路以上标准,双向两车道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20~40千米/小时。

●森林景观段

该段断面设计注重旅游服务、特色生态等多功能复合。该路段公路拟采用三级公路以上标准,以双向两车道为主,设计速度20~40千米/小时。

●景观过渡段

衔接旅游观光段、美丽乡村段及森林景观段的过渡变化。断面设计注重交通快速连接,横断面以行车道为主。该路段公路拟采用二级公路以上标准,以双向两车道至双向六车道为主,设计速度为20~60千米/小时。

慢行系统 道路副属型+独立景观型+人车混合型

慢行系统布局方面,不同道路景观类型不同。方案显示,可设计成道路副属型、独立景观型和人车混合型三种形式。

●道路副属型

对道路人行道进行优化提升,提供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空间。该系统可设计为两种模式:步行与骑行分离模式和步行与骑行混合模式。

●独立景观型

周边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结合滨水、临山的景观资源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临水栈道、登山步道等模式设计。

●人车混合型

因地形或现状建设等原因,道路宽度不适宜设置人车分流的情况下,在车行道两侧通过选用标示性较强的铺装材料突出慢行道。

沿线设施 综合服务区+一般服务站+简单服务点

根据方案,广州北部1号旅游公路将形成“综合服务区+一般服务站+简单服务点”三级服务区体系。

●综合服务区

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为景观公路的重要驿站。服务半径为50公里,建议平均每30~50公里设置一处。用地规模约为3000平方米。

●一般服务站

承担旅行者从景观公路向其他连接线转换的服务功能。服务半径为25公里,建议每20~30公里设置一处。用地规模约为1500平方米。

●简单服务点

提供洗手间等基本服务,为旅行者提供简单的停留休息空间。服务半径为10公里,建议结合沿线景观节点和村落设置。用地规模约为50平方米。

新闻推荐

出台35条举措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拟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

羊城晚报记者张璐瑶粤港澳大湾区内包含两种制度、三种法系,广州该如何为大湾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