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陈旧面貌 迎来“最强大脑” 城市更新同巨头落户遥相呼应,旧改投资与招商引资逆势上扬
临港数创中心地块拆迁前。
临港数创中心地块拆迁后。
鱼珠智谷产业园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利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的典型。
在8月28日举行的2020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黄埔被“点名”了。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彦宏面向海内外宾客说:“广州长期引领着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广州开发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腹地。”这句话的背后,是百度与广州开发区在智能网联驾驶领域合作取得的累累硕果。
除了李彦宏外,袁隆平、钟南山、施一公等院士也在黄埔布局项目,该区已成为企业家和院士们发展实业开展创新的热土。与他们的产业项目相伴而来的,是一批批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城市更新及民生保障项目。
城市更新育新机,产业变革开新局。一方是艳阳下破土动工,腾挪城市空间;一方是大会上产业导入,助力区域繁荣。二者遥相呼应、互为助力,共同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撰文:李鹏程郑四方方瑾摄影:刘力勤实习生陈蔚一
逢“8”看旧改
城市更新兼顾民生配套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是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能级,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自今年6月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启动决胜三年完成旧村拆迁攻坚行动以来,该区积极推动每月逢“8”动工建设一个旧村改造项目,茅岗安置二期、文冲安置四期、大塱集体物业分别于“7·28”“8·8”“8·18”相继开工,开工面积27.2万平方米,项目投资22亿元。
8月28日,与“2020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遥相呼应,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鱼珠片区举行城市更新产业示范项目集中动工活动,19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其中包含10个城市更新产业及配套项目,改造区域投资总额1496亿元,再次掀起了城市更新快建新高潮。
“8·28”重大项目动工活动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热火朝天实施旧改的典型实践。以此为契机,该区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发力、攻坚旧改。当天,该区组织17个镇街、涉66个旧改项目44个村(社区)党组织8508名党员,签订“六带头六严禁”旧村拆迁承诺书,成立“靠埔青年”铁军突击队。
“我们南湾村民非常希望早日改造,住上新房子。”加入黄埔区“靠埔青年”铁军突击队的南湾社区党委副书记麦国英说,“改造后,南湾将打造南湾文旅小镇、科学城大湾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高端项目,能够提升南湾村社面貌,对村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品质,以及村集体经济都有很大的提升。”
城市更新并非单线开展,教育等生活配套也必须在其中不断强化。例如,笔村三旧改造中的笔村教育配套项目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规划计容面积约2万平方米,将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置36班小学、18班中学。
为进一步扫除旧改障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加大政策创新供给力度,拟出台实施《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城市更新10条”2.0升级版),对计划管理、数据调查、方案审批、企业引进、公配统筹、实施建设等环节进行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
此外,该区还将强化行政司法保障,深入探索旧村改造房屋补偿行政裁决、司法裁判新途径,打造全省旧村改造房屋搬迁安置补偿行政裁决试点区。
巨头落户开花
重大项目带来成倍收益
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的临港数创中心项目,是茅岗社区三旧改造集体物业回迁首期复建工程,也是鱼珠片区七公里长廊的首个项目,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计容面积约26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39亿元。该项目通过“产业创新、以产促商、引商聚流”的方式,强化数字新技术与航运、贸易、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加快鱼珠数字经济板块建设蓄势赋能。
“千发展,万发展,项目投产见效才是真发展。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财富,就是村民一生的幸福。”在临港数创中心项目动工现场,茅岗社区第一书记余廷慧指着周边已腾出来的一大片空地,算了一笔账:过去这里只是一些旧仓库、旧厂房、货运车场等低端低效物业,每年收益不到3000万元;预计三年左右,项目建成运营后,村集体物业价值将达到78亿元,每年集体收益预计高达1.1亿元,大约是过去的4倍!
余廷慧介绍,今年以来,街道、社区全力配套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区的建设,对项目重新进行业态定位,打造具有高端产业的数创中心,业态主要以总部经济、商贸综合体、数字信息、大健康等产业为主,将引入约350家企业,提供约5000个就业岗位,企业年均创收预计超过12亿元。
随着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建设的起步,当地已经集聚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企业近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也成为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点发展的千亿级产业。
本届广州投资年会上,李彦宏表达了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长期合作的期待。当天,百度集团的5家生态伙伴企业同步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包括新石器无人车广州运营中心、智行者科技大湾区总部项目、大唐高鸿华南区域总部项目、福迈迪华南总部项目、金溢科技广州区域总部等。
粤港澳大湾区360安全大脑项目,是近期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另一个重磅项目。360企业安全集团计划在该区开展安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实战演练等业务。项目落成后,将会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社区、电力等公共领域政企客户的网络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有思路才有出路,我们将借助旧改和产业升级筑巢引凤,同时对集体物业项目进行管理运营招投标,确保集体收益逐年增长。”余廷慧说。
引资量稳居第一
现代产业高地乘势而上
今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把招商工作作为对冲疫情影响、实施经济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区组织了重大项目“云签约”、数字新基建签约揭牌等系列招商活动,新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优质招商项目88个。
1-7月,该区新设外资项目个数86家;合同利用外资16.76亿美元,同比增长50.01%;实际利用外资1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1%,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广州市第一。全区累计新注册内资企业3.5万家,同比增长56.66%,注册资本1056.7亿元。
产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基于广阔的物理空间。然而,行政区划终有边界,当土地资源的开发遇到瓶颈,无法满足项目蓬勃而生的需求时,向存量要空间便成为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规划策略。正如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东所言:“黄埔区城市更新承担着制度创新、产业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的重要使命。”
过往的经验证明了此举的可行性——2019年全区“三旧”改造贡献约1200亩新增建设用地奖励指标,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全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本全部来源于“三旧”改造的奖励指标。目前,该区52%的更新用地资源位于主要干道沿线;48%的更新用地资源位于市、区重点平台内。主干道沿线和市、区重点平台,恰恰是资源流动、汇聚之地。
因此,无论从历史实践还是从现实境况来看,在该区现代产业成长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利用城市更新腾挪空间、重构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已成为必由之路。
蓝图既定,势必功成。科学城、知识城、黄埔港等板块,正在加紧园区建设,推进落地一批全球领先的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大院大所等科研机构。以新龙镇新田村为例,当地科教创新区的征地工作已经完成。其中,启动区面积450亩,目前已引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等一批研究院所。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同比增长58%。旧村改造项目批复总量、开工面积、投资额一直处于广州全市领先地位,城市更新实施速度位居全市首位。
“我们乘着黄埔的东风,步入到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方滨兴表示,广州大学与知识城开展深度合作,将进一步提高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
作为朝阳产业的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业态,正乘着城市更新的东风,加快向该区汇聚,高筑起现代产业的座座新峰。
■样本一
鱼珠智谷产业园
智谷蝶变“凤凰”自来
走入珠江之畔的鱼珠智谷,新徽派风格建筑的气息扑面而来:青砖白墙,绿树成荫,一幢幢联排别墅和办公楼坐落有序。现在的商务园区,很难与违建铁皮房、泥淖遍地、砖瓦破败的秃败景象产生关联。然而,后者正是6年前鱼珠智谷的面貌。
“丑小鸭”变身“白天鹅”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这场变化的“幕后导演”,正是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着力推进的旧厂房改造。焕然一新的鱼珠智谷,其业态早已从低端租赁,跃升为网络科技,园区单位亩产居全省顶尖水平。
决心推旧改:告别残破厂房,迎来独栋别墅
坐在整洁的园区图书馆内,广州泓桥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志田回想起鱼珠智谷的早年面貌:一个暴风雨天,作为园区改造方的吴志田来到兴华旧仓库(即现在的鱼珠智谷所在地),看到几片房屋的砖瓦,被“呼啦”一声吹到了隔壁小区。
2014年,广州泓桥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与黄埔区茅岗第二经济合作社签约,租赁兴华旧仓库所在的地块。
“继续走仓库租赁的老路不会有出路,要做就做高端产业。”接盘后,广州泓桥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说。当时,产业园作为新型工业、服务业的孵化平台,已在全国各地展露锋芒,效益可观。于是,公司筹措1.2亿元资金,开始了大改造。
挑战有目共睹。在鱼珠智谷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园内有600平方米的土地属于农业用地。虽然相比于4万多平方米的园区总面积而言,农业用地的面积很小,但它却卡在了关键位置,严重阻碍了用地规划和施工进程。
多个区职能局曾为此事召开了协调会。大家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鱼珠智谷建成后,周边区域的就业问题、治安问题、卫生问题都能得到改善,“卡脖子”的最大障碍就是土地规划问题。“那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区领导一锤定音,下决心开发改造好这片旧厂房。
“做梦都想不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这么大的魄力去推进旧改。”吴志田笑言。历时三年,鱼珠智谷终于落成。
区别于CBD办公区楼宇,这片园区全部采用独立小别墅户型,每户约200—1000平方米,具有很好的私密性和自主性;不同于其他写字楼定时集中供冷供电,鱼珠智谷的企业可24小时用电。吴志田介绍,这是为了迎合互联网时代年轻人自由、独立、隐私等办公诉求。
把好入园关:婉拒低端企业,服务科技公司
2016年底,广州泓桥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经历了艰难时刻。大手笔投资铺开,却仍没有任何收益回报。当时,一家售卖猪肉的企业相中了鱼珠板块,登门拜访了五六次,表达了入驻园区的意愿。
“他们甚至提出"租金不还价,一次租五年",我们当时也很心动。”黄勇说,这家企业的条件只有一个:每天凌晨用小货车在这里装货。一番斟酌后,黄勇婉拒了:“这会影响园区形象,也会让园区其他企业不舒服。”
黄勇认为:“既然决定做高端产业,就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办公氛围和环境。”
2016年,黄埔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全市唯一获批建设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坚持引进大数据、区块链、信息技术产业的鱼珠智谷也迎来发展机遇期。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鱼珠智谷迎来了第一批企业入驻。其中不少是初创不久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孵化和服务好这些企业至关重要。”黄勇介绍,“小型企业可能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完备、对政策也不熟悉的情况,这正是园区运营方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园区内40%企业的工商服务由黄勇的公司团队免费代办。他们还会对接知识产权协会,保护园内入驻企业的产权。同时,辅导入园企业参加“双创”大赛,协助开展线上招聘等。
随着鱼珠智谷软硬基础设施的同步完善,其出租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为当地带来了丰厚投资回报。早期入园的小企业也逐渐壮大。云徙科技从最开始的几名创业者,发展为现在的700余人团队,并带动了珠江钢琴旗下互联网品牌“91琴趣平台”等企业进驻。
截至目前,鱼珠智谷先后培育和引进高新企业12家,规模以上企业18家,带动就业岗位达2500余个。这片载体建设面积4.4万平方米的土地,企业生产总值高达26亿元。
■样本二
黄埔区新龙镇新田村
旧时荒野地
未来科创园
“过去,这里开个饭店都没什么顾客。一方面是没有人气,另一方面当地村民也消费不起。”指着一方规整的建造工地,黄埔区新龙镇新田村第一书记程容宁坦言。他站着的道路旁,以往鲜有人经过,那里曾是一片山坟。而在丘陵的另一侧,则是杂乱分布着的破落民居。
随着旧村改造的稳步推进,这片地域改变了模样。在新龙镇政府的有力协调下,当地仅用时10天便完成了56栋房屋的签约,一个月内完成了577穴山坟迁移。紧接着,整洁有序、棱角分明的现代化工业厂房——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迅速拔地而起。
一个普通的周六,宝能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该产业园下达了任务:“没有借口,全力以赴,开工建设!”厂区克服了疫情的冲击,在6月30日前如期搭建了钢结构。这里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厂房封顶,明年年底开始量产。
“宝能节能车项目规划设计的产能为60万辆,整车和零部件达产产值达千亿元,可直接带动3000多人就业。”该产业园项目总监李曦表示。
距离宝能产业园不远处,两座平整过的小丘陵相对而立,郁郁葱葱的青草铺满斜坡。中间自然形成的谷地如今已铺上了沥青。以往杂草丛生、浊流遍布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乘着知识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的东风,新龙镇将在此推进落地一批全球领先的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大院大所等科研机构。
目前,新田村科教创新区的征地工作已经完成。其中,面积450亩的启动区现已引进了投资总额约38亿元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以及4名院士及院士团队所在的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等一批研究院所。
该村党委书记何福强期待:“未来大批高素质科研人员在此工作,必将带动周边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本地就业水平。如今周边的医院、住房等配套设施已经在启动建设了,”
由拆到建、由破到立,新田村拆除了一片旧村,搭建起科创新平台。作为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承载区之一,新田村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为知识城的腾飞发展打好“前战”。以之为缩影,这正是黄埔区构筑产业生态圈的路径。
新闻推荐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研院所、孵化器等科技创新载体云集。南方日报记者梁文祥摄●南方日报记者吴雨伦通讯员徐洁芹蒋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