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高中生远赴贵州参与洞穴科考

信息时报 2020-07-17 01:11

曹柏豪(左)和科考队员在洞中午餐。受访者供图 番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珊珊) 16岁留美高中生曹柏豪因疫情返穗,随后参与贵州平正洞穴及水文科考活动。从6月3日起的21天时间里,他跑地表、降悬崖、记录新发现、追查污染水源……获得8000米测量数据,为当地水污染防治贡献力量。

曹柏豪家住番禺,原就读于华附番禺中学,2017年赴美留学。今年受疫情影响返穗,未能恢复学业。父亲曹炜得知朋友——有20多年探洞经验的王大勇(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计划到贵州进行洞穴科考,所以提议让孩子参加。经过为期10天的单绳技术封闭训练后,曹柏豪成功进入科考队。

科考队对当地约23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洞穴进行普查和科学测绘,揭开洞穴结构走向、水文情况、生物情况等秘密。同时,科考队此次考察的平正地区曾发生过数次水源污染问题,因洞穴洞道走向复杂,源头一直未有定论。科考队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找出污染的源头。

在未经开发的洞穴中,更多的是绝壁、深沟、暗河。曹柏豪和队员一起,戴着头盔头灯,身穿连体服,如蜘蛛侠般在洞内穿行。据介绍,此次科考区域的洞穴地处偏僻,多年来鲜有人踏足。“洞穴里面的情况千变万化,没进去过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探洞必须两三人同行,要坚决信任自己的同伴,真正把后背交给自己的队友。”王大勇说。

6月8日测量李家河洞下一处陡坎时,曹柏豪遭遇惊险一刻——快到底时,由于绳上泥多,他从两米多的高度滑下,幸好下方是水潭且有安全防护,曹柏豪并未受伤。“相比每天刷题,这种实地考察更能带来兴奋感,好奇心可以战胜心理上的恐惧。”

在本次科考中,曹柏豪发现了很多独特的生物,如不是蝎子的伪蝎,身长达14厘米的巨大红点齿蟾蝌蚪,以及眼睛完全退化、触须格外发达的穴螽等,都与地表同种的生物特性迥然不同。“洞穴中独特的生态系统,意味着背后有许多独特的微生物,这可以应用于物质合成,能够为研制抗生素带来新的突破。”曹柏豪说。

新闻推荐

地铁18号线开始铺轨

7月10日,广州地铁18号线首节轨排被缓缓吊向隧道基底(无人机照片)。当日,在广州地铁18号线横沥至番禺广场区间4号中间风井...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