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码头升级变身啦
2018年11月到2020年4月,文物保护部门对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的保护和展示进行了整治。这次升级改造,到底好在哪里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黄埔区文广旅局提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对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的整治,在首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中,这个项目成为最终入选者之一。项目共涉及“海不扬波”牌坊、清代庙前码头遗址、宋代建筑基址、浴日亭、明代石基码头遗址等五处文物本体。
“海不扬波”牌坊:
参考旧地面铺新地面
“海不扬波”牌坊,主要是南面地面局部与历史环境气氛不协调,另外,该区域铺地与山门铺地缺乏连续性。于是,工人们参考旧地面,选择颜色、观感相近的石板材、石构件等,重修牌坊至清代庙前码头遗址的道路。
宋代建筑基址:
精心保护古老磉墩
宋代建筑基址是2006年在施工中发现并进行考古发掘的,发掘面积670平方米,分布有古老的磉墩。从发掘的迹象推测,至少有南北三排,每排东西分布12个磉墩。磉墩基本为方形,全部用碎砖瓦夹土层夯筑,层理清楚。因缺少有效维护,有灭失的危险。同时,也无法展示出原宋代建筑基址的基本轮廓。这些保留了1000年前珍贵信息的遗迹,可以让今天的人们看到当时堂屋建筑的柱网分布关系。
怎么才能把这些专业的考古信息用好玩好懂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呢?专家和工程人员在测量定位基座尺寸编号后,“先外后内,先浅后深”依次用灰铲铲去基座上的表面植被及覆土层,刷去基础表面浮土;按设计规格加工特种钢展示框,在当中分层回填土,夯实,把宋代建筑基址磉墩给保护起来,这样在抵御周边植被根系对磉墩侵蚀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酸雨对金属构件的侵蚀,提高了展示框的耐久性。
明代石基码头遗址:
老夯土发挥新价值
明代石基码头遗址,由于芦苇等植被野蛮生长,也受到侵蚀。在对其整治的施工过程中,专家发现随着潮水的涨落,码头遗址泥土不断流失,如采用简单的填土难以达到防止水患和植物生长的损害。
如何采用传统工艺方法进行文物工程的保护,延长保护周期,提高防护效果,成为施工中的一道难题。经过对传统夯土技术和物理特征的分析,决定采用三七灰土夯土,一方面防水,另一方面当中的石灰可有效杀灭植物的根系,防止植物生长对建筑造成损伤。这也开创了传统工艺在文物保护应用工作中的新途径。
清代码头遗址:
拉大展示范围和水域面积
清代庙前码头遗址,作为展现古码头的场景,原来这里只有一小块展示区,位于东西宽23米,南北长25米的箱池内,码头遗址河岸展示长度仅15.81米,无法展现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国际通商口岸的规模宏大与历史价值。通过整治,大大拉阔了码头遗址的展示范围和周边的水域面积,增大了整个码头的视觉空间和景观的层次感。
浴日亭明代地面:
改成半封闭改善通风
在前期浴日亭明代地面的防护中,为防止外界侵扰,采用了全封闭的防护措施。此次整治,工程人员改换成半封闭式结构的不锈钢框,有效改善了框内的通风环境,降低湿度,同时,可随时清除内生杂草,减少了水分和植被对地面红砂岩的侵害。
记者观察
让文物保护成为社区发展的一分子
黄埔古村的南海神庙,是自唐宋以来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它是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重要见证物,也是广州外港繁荣的海外贸易重要集散地之一。作为中国四大海神庙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群,据古建筑专家龙庆忠教授考证,其建筑布局具有早期建筑特点,如仪门两侧的复廊、大门的塾台等。复廊宽长的建筑布局,为国内罕见。南海神庙珍藏有许多历代皇帝的御制碑,以及韩愈、苏轼等文化名人碑刻,因之驰名中外,被誉为“南方碑林”。韩愈碑文出现“海事”两字,是我国最早出现“海事”一词的实物文献。
南海神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毋庸置疑。据介绍,此次整治,在保证南海神庙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侧重于保护与展示南海神庙文化遗产格局的完整性,整治南海神庙周边环境,目的是为了符合历史文化环境。
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既是统一体,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关键是要找到科学的平衡点。据介绍,这次工程有机地融合了政府与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保持史迹的历史氛围和环境风貌,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使文物古迹相关社区得到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周边环境和当地文化历史延续性作出一份贡献。
新闻推荐
全面启用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系统 24小时在线监控“盯紧”污染源
信息时报讯(记者张玉琴通讯员李建均罗江良)昨日,记者从广州开发区生态环境局获悉,具备环境管理数据分析和预警决策功能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