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第一批购房者 他们是怎么想的?被疫情改变的购房需求

羊城地方 2020-04-03 09:37

通风效果好、采光充足是房子舒适的基本保障,疫情后会更受买家重视

对很多人来说,买房是人生大事,动辄几百万元的支出,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谓重大决策。作出购房的决定,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谨慎考虑,也往往需要一些契机来推动。

购房行为颇具个性化,每个人的购房理由都不一样,这次疫情,反倒成为一些买家作出购房决定的推手。从疫情后第一批购房者身上,记者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疫情反而倒逼出不少刚需、改善型购房需求。

开发商降了15万元,我就买了

A

购房者陈丽

购入房产番禺某大盘

购入总价250万元

陈丽买的是一套89平方米的小三房,户型设计实用,总价250万元,2月15日下定,22日签订购房合同。

陈丽说,其实之前已经看过好一阵子房,春节后,开发商推出线上购房一口价,大概降了15万元,想来想去还是买了。

“这个价格是不是‘笋’,后面还会不会再降价,我也不知道。就是想着待疫情过去,心底的大事也终于完成了,好开心。”陈丽说,尘埃落地,总算松了一口气。

因为买房子这件事,陈丽已经连续看了三四个月房,感觉心累。要么是看中的买不起,要么是买得起的看不中,只能怪自己的钱包还不够鼓。“这段时间,让人想要一个家的愿望更加强烈,觉得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买的这套房子,也不是十全十美,但学校、生活各方面的配套都有,缺点就是离地铁站有点远,有两三公里,要公交接驳,到单位要一个小时,会奔波一些。但是想着终于买了房子,在这个城市扎了根,陈丽笑着说:“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

疫情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换房

B

购房者阿诗

购入房产增城某盘

购入总价300万元

阿诗一直想换房子。

阿诗是单身大龄女青年,住在天河公园附近一套公寓里,公寓买了七八年,是一套一房户型。一个人住久了,东西越堆越多,空间越来越局促。

有一次,一位朋友到阿诗家做客,看了阿诗100多双无处安放的鞋子之后,很认真地对她说:“你该换房了,看你这样住着,一点幸福感都没有。”

朋友替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把这套公寓租出去,月租金至少有3500元,算上车位月租费1800元,一个月可以收入5300元,再加一点钱,已经足够供一套空间更大、生活舒适度更高的房子。

阿诗觉得朋友说的很有道理,阿诗的职业不必朝九晚五坐班,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开了一间工作室,工作弹性比较大,找房子的半径也可以比较大,她陆续看了不少房子,最后把目标定在增城,这里有不少大社区的房子,品牌开发商的楼盘各具亮点,让阿诗挑花了眼。

近日,阿诗在忙完工作室的事之后,就跑到楼盘下了定。阿诗说,这段时间宅在公寓那40多平方米的局促空间里想了很多,想要给自己好好做顿饭,想要躺在阳台上好好晒太阳,更想通了很多东西,工作固然重要,生活也要好好过——“生命不可以重来,要活在当下,善待自己”。

买房,实现“一碗汤距离”

C

购房者林太太

购入房产越秀区一套两房二手房

购入总价400万元

为了孩子读书,几年前,林太太从白云区搬到了越秀区,换了一套三房二手房。由于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家公家婆从老家来广州帮忙接送孩子,虽然房子比原来的小,但是为了孩子读书,大家觉得还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然而,这段时间宅在家里,一家五口明显感觉到了空间的局促及其带来的家庭关系的冲突。

比如孩子上网课,两个大人需要在家办公,没有书桌只能在客厅的饭桌上进行,互相干扰不可避免。让林太太更难受的是,和公婆之间相处的矛盾越来越多。“比如我喜欢开灯,觉得空间亮堂在家办公心情舒畅,我家婆却一直唠叨我浪费,我在前面开,她在后面关。”林太太很无奈地说,这样的小冲突越来越多,不胜其烦。“有时候想想要避开冲突,家里又没有个人空间。”

“其实年前我也和丈夫商量过,老人和我们一起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要做长期规划。我们计划就近买一套房子给家公家婆,既保持独立又方便互相照顾,春节前陆续看了一些房源,一直没有满意的,原本觉得慢慢看无所谓,这次宅在家里,让我体会到这种需求越发急迫。”林太太笑着说,有时候吵架吵得厉害的时候,巴不得连夜租房子搬出去,“再这样挤在一起,家庭关系说不定要破裂了”。

3月初,林太太终于找到了一套合适的房子,隔壁小区一套两房,户型合理,可以拎包入住,林太太毫不犹豫就签了约。

实现“一碗汤距离”,用空间实现亲密关系的界限,林太太说:“现在才发现,房子,原来才是生活质量的核心。”

新闻推荐

灼灼木棉花开季看羊城小主人怎么“护小家,爱大家”

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出品这个特殊的寒假,“宅家”成了全民关键词,人们享受难得的温暖家庭时光。每个家庭的支持正是...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