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香园恢复开放 一院岭南韵 满室二居情
昨日,十香园正式恢复开放。
十香园深藏在海珠区昌岗路怀德大街的小桥流水边上,庭院雅致、古木高耸、幽芳清发。在2007年重新修复之初,还有市民误以为是广式茶楼,屡屡来电话订座。今天,十香园已经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A旅游景区,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的广州市民都知道这里是居巢居廉的故园、岭南画派的发祥地……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志辉曾深度参与十香园修缮工作,且随着他的脚步一起行走在十香花间,探秘二居旧迹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江粤军
藏品突破900件
十香园旧址的建筑,包括了啸月琴馆、今夕庵和紫梨花馆。刘志辉告诉记者,修缮的时候,整个庭院已经毁损很严重,只剩下紫梨花馆。为了修旧如旧,他们做了一次考古挖掘,指导修缮工作。
啸月琴馆,是以当时居廉所藏的心爱古琴啸月琴来命名的。一侧的厢房,进门就看到了“二居”居巢、居廉的半身雕像。刘志辉说,居巢是堂兄,比居廉大17岁,曾在广西任同知,所以他的绘画风格倾向于文人画。居廉从小就跟在居巢身边,两人是亦兄亦父亦师的关系,但居廉后来并没走上科举之路,而是成为职业画家。
虽然画风有别,但二居都非常注重写生。这间厢房就是他们的动物标本室,房间里展示着的一件蝴蝶标本,就是复原的陈列。“二居很注重研究动植物的物态、物情、物理,以前的文人画一棵水仙,只是了解其盛开时的样子,而二居,特别是居廉,他会了解水仙包括哪些品种,大概是什么时候开花,一年四季的形态有何不同,和它相似的又有哪些品种……高剑父回忆老师居廉,也说过每假以闲日,居廉必然带着纸笔到周边写生、观察各种草虫。所以,假如出一本居廉画集全录的话,可以看到岭南一年四季不同花草的样貌。现在,馆藏的300多件居氏白描手稿就是佐证。”
目前十香园里面保存了多少件藏品呢?刘志辉表示:“十香园2007年开馆时,一件藏品都没有,只有一张地契。到2020年,我们的藏品已经突破了900件。这些藏品都是海内外岭南画派的后人、传人捐赠的。厢房里展呈的一张居廉团扇画作、一张居廉侄子居贤举的作品,还有当代岭南画派名家欧豪年的《隔山二老图》,都是真迹。”
当年颜料色彩如新
今夕庵,原为居巢所住,居巢去世后,居廉将其辟为庵堂以缅怀其兄长。这里还保存着当年的一堵夯土墙,是历史的见证。
今夕庵里特别值得看的,还有当年居廉外出写生都会背的丹青画箱,其后人将一整套颜料捐献给了十香园。展柜里,装在玻璃瓶里的矿物质颜料,色彩鲜亮如刚刚研磨出来。每一种颜料配备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研磨杵,还有漂亮的调色碟。更难得的是,展柜里还陈列了一张清单,上面写着来自于云南省三牌坊,铅粉5钱,三青1钱,漂净铅粉5钱……“当时我们打开箱子,在最底下看到了一团纸,很不起眼,捡起来一摊开,特别惊喜。”刘志辉表示,岭南画派之所以能够自近代起屹立于全国画派之林,与其在色彩上的突破分不开,而其源头应该追溯到二居。“无论京津画派还是海上画派,在颜色上都没有这么大胆亮丽。岭南画派在用色上的独到之处也跟地域优势有关,除了云南的矿物质原料,当时南洋地区的优质颜料也会进来。”
除了原有的640平方米,2010年,十香园还完成了二期工程的建设,总面积扩大到了3879平方米,这当中包括了原样保存下来的陈树人旧居。陈树人的太太居若文是居廉的侄孙女,后来陈树人在十香园周边购地十亩,修建宅院。据高剑父弟子黎明先生回忆,陈树人曾在这座竹筒屋居住过一段时间。刘志辉介绍道:“现在,房子得到整体保护,主体结构及大部分构件均为原物。”
十香园得名来自园子里种了十种二居很钟爱的花,目前这十种花园子里都有。当然,今天这里还不只是香花香草,更有随处可“喜相逢”的雕像——从居巢居廉,到围绕着二居而形成的“隔山画派”其他诸名家,到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二高一陈”,乃至于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赵少昂等二代名家……此外,还有杨之光、陈金章等当代名家的铜手印。这些雕像铜模,串起了整个近现代岭南画脉,自是值得细细品读。
新闻推荐
■碧心公益等机构、企业代表将爱心口罩送到医院。“化疗期的孩子最怕病毒,离不开口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无法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