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师生要一起思考这堂 “生命大课”
吴颖民
刘良华
张卫
羊城晚报记者陈亮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灾难性的社会影响,也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命大课”,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作出了新思考、新探索。疫情当前,教育者、受教育者应作何反思?深入心理角度,如何利用疫情给孩子“上课”?线上教学之外,学生还需要怎样的教育?返校复课后,学校该如何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吴颖民、刘良华和张卫三位教育大咖走进羊晚直播间,给广大老师们献计献策。
支招人
吴颖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河区教育顾问、广州中学校长、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
张卫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刘良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A
与其给学生统一的答案
不如让每个人来分享自己的看法
羊城晚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可谓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命大课”,复课后,学校该如何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呢?
吴颖民:我们要把问题抛给学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或这场社会大考中,你自己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你的个人表现如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没有局外人,大家都是当事人。如果把问题抛给学生,他们会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更多看到的是医护人员英勇的表现——勇敢、献身精神等这样的大爱表现,有的同学可能看到军人和干警,有的可能会看到热心的公交司机或企业家,等等。
通过不同的视角,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与其给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不如让每个人来分享自己的看法,什么让他们感动落泪?什么让他们义愤填膺?在这种灾难面前,个人的感悟和思考会更有意义。
当然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问题。
这次的病毒确实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包括一些医护人员。我们人类既是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支配力量,在地球上属于最高等的动物,但是在病毒面前又那么脆弱、那么渺小。这就引发大家思考:如何去珍惜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可宝贵的,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生命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第二,是关于生活的意义问题。
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以这次事件为例,疫情爆发直接的原因可能是跟我们的一些饮食陋习有关。再放大一点,实际上是我们的生活追求问题。所谓的富贵荣华是不是穿皮草、吃山珍、“叹”野味?我觉得要思考什么是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和幸福观?
第三,是关于生态的问题。
这次疫情是一个沉重的教训,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类因为破坏生态平衡而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一个惨痛教训。我们如何看待环境、自然和生态?我们应该更深刻地意识到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要更加自觉地来建设生态文明。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就有这样的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尽管人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但是不能为所欲为,肆意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
我觉得,学校教育之前在以上三个方面可能做得并不够,但经过这次疫情,我们要足够重视,学校未必要专门开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可以结合生命、生活和生态的意义来展开教学。
B
过去我们的课程
做加法做得太多了
羊城晚报:学校需要为此新增课程吗?
吴颖民:我觉得未必要增加一门课程,因为过去我们在课程问题上做加法做得太多了,每一个重要事情出来之后就加一门课程,以致我们现在把课程填得太满,学生已经没有太多的学习自主权,实际上,学生的选修课、自习课都很少,即规定动作太多了。
其实现有的几乎所有学科都可以结合生命、生活和生态的意义来展开教学。比如,化学学科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消毒的问题,为什么消毒剂可以杀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消毒剂可以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到,消毒剂一定不能滥用,过度使用消毒剂会有不少残留,残留之后会产生污染等。
C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
与痛苦和恐惧打交道
羊城晚报:面对这次疫情或者灾难性事件,如果小学生有心理阴影怎么办?我们如何去帮助和疏导他们?
刘良华:一方面,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解释,因为很多的恐惧和恐慌是知识上的黑洞造成的,孩子没有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比如,人与病毒、人与细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孩子们一旦理解了之后,就不会那么恐慌了。
我们更愿意从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当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发生时,孩子们恐慌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们,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经历过恐慌、害怕、恐惧和痛苦,那么就一辈子长不大。
在恐惧与过度恐惧之间,我们要有一个度。经过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告诉孩子,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痛苦和恐惧打交道,人不是一辈子都很顺利和顺畅的,我们需要相应的敬畏教育和意志力训练。
张卫:疫情期间,公众的心理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恐慌期、消极防御期、现实适应期和恢复重建期。
自武汉“封城”以来,人们经历了从高度焦虑、担心甚至恐慌,到面对不明朗的疫情形势时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再到适应疫情现实后共同寻求解决方法,积极处理悲观情绪。
与成年人相比,对于12周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在疫情期间除了跟成年人一样会表现出焦虑、抑郁,还会表现出无聊和困惑。因此,在学业之外,如何给孩子上好疫情这一课、进行人生教育也尤为重要。
疫情期间涌现出了大批英勇的“最美逆行者”,除了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许多大学生、中学生也纷纷站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主动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等。疫情虽然带来了恐慌,但他们也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可见,这个特殊时期,也是一次教育孩子责任担当的契机。
这次疫情也提醒我们,在未来更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方面,还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乃至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
目前,逐步进入恢复重建期以后,大家的消极情绪会减弱,直至恢复正常。经过这次疫情,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将有所提升,心灵也会得到成长。
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出品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焕坤报道:3月12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住房和建设局获悉,海珠区沥滘村分区分期实施方案获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