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微改造”: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增城日报 2020-01-16 11:15

增城区近年来不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促进新旧城区协调发展,图为绿色增城城市一角

作为推进“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增城区近年来不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通过重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建设,促进城乡之间、新旧城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荔城“四方城”小区、正果老街、1978电影小镇、石滩镇南坣村……一座座老厂房、一个个城中村、一片片老城区通过旧改再现新活力,见证了增城近年用“绣花”功夫来推进城市微改造的创新做法。

政协委员释悟真认为,老城区具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政府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旧区改造的同时,还应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他建议,项目改造可进一步优化,对旧城中重点整治的街路及区域从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显示老城区的文化魅力,放大老城区的特色形象,将老城区打造成记得住乡愁、吸引得住年青人的活力街区,挖掘老城区的新活力。

文化传承也是政协委员何丹凤一直关注的问题。她提出,有关部门应当为民间艺术家、民间技艺人提供更多展示平台,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村社活动,真正推动传统文化及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她还建议增城区在2021年举办纪念湛甘泉先生诞生555周年系列活动,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湛甘泉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与利用,将甘泉思想文化打造为增城区的文化名片,将增城区打造为传统历史文化的新高地。

(记者陈惠瑜 张凌东)

增强城市管理功能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近年来,增城区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断提升人民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增城荔枝山的垃圾及树枝树叶对增城图书馆环境问题影响突出。此外,增城图书馆处于山脚,每年夏季山洪暴发对其形成冲击,对图书馆及广大进馆读者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政协委员李伟光建议,一是加强树枝树叶及垃圾的管理,定期对绿化树枝修剪,及时清理垃圾,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二是改造下水道,让整体山水从图书馆两边排放,避免直接流向图书馆,降低图书馆的安全隐患。

政协委员马云胜建议,相关部门切实做好全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体育管理部门做好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特别是边远地区和贫困乡村;专职人员做好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日常巡查维护工作,发现损坏或其它影响体育健身开展的故障及时修缮、排除,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完好使用。

政协委员湛锦城建议,在增城区各小学、居民社区、公园以及村镇各个公共场所划出专门区域,按《小篮球规则》建设适合少年儿童的篮球场,以供孩子们运动、锻炼,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政协委员何志忠表示,增城区是国内最先建设绿道的地区,建有国内最美、最长、最安全、穿越景区(点)最多的绿道网。建议相关镇街、职能部门也成立相关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机制;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碧道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开展碧道滨水价值研究,做好设计规划;引导社会参与,吸引相关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资金投入。

(记者李妍 黄丽萍 林春妮 朱丽婷 朱贵荣)

提升道路管理水平 优化交通出行环境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全区汽车保有量也不断增加。虽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道路建设的力度,但仍存在不少如交通阻塞、道路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道路交通问题不仅是广大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亦是增城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政协委员陈锦铭等认为,增城区有关部门在制定交通道路建设方案时更应注重合理性,在城区部分交通比较拥堵的道路可多考虑建设一些人行天桥,实行人行系统跟车行系统立体分离,缓解交通压力。

针对机动车管理问题,政协委员梁东红、马冠忠等提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摩托车无牌无证驾驶的执法力度,引导驾驶员戴头盔安全驾驶摩托车,对道路上行驶的无牌、无证车辆严格查处。加强电动车监管销售环节,严抓违章违法现象。

政协委员赖伯舟、伍子辉、郑永杰、黄卉涛、刘淑言等提出,针对停车难问题,建议规范管理停车位,建立立体智能停车库。有关部门要维护道路秩序、解决占道经营以及引导市民文明出行、文明经营,市政部门要合理安排洒水车、垃圾车等环卫车辆的施工作业时间,进行错峰施工,避开上下班高峰期,缓解交通拥堵。

针对修路影响出行问题,政协委员廖伟志、张岸飞、王光美、陈伟新等建议,有关部门在施工道路明确竖立注有竣工时间等内容的标识牌,并利用微信小程序等功能,实时更新路面通行情况,方便市民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针对老旧道路常有路面破损等现象,相关部门要定期排查,注意维修保养,加大道路使用率。

(记者陈惠瑜 何秋玲 陈剑婷 李妍 朱丽婷)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近几年轨道交通和城市规划建设日新月异,增城产业发展也步入了一个“腾笼换鸟”的发展阶段,尤其新塘牛仔服装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难题。政协委员廖广伟认为,政府要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引进社会资本盘活原有闲置的“工业空心村”,鼓励纺织产业园区化发展。

政协委员杜道洪认为,首先要加强园区规划布局,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特别要加大对环保型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增强环保意识,鼓励企业利用高科技减少环保压力。再者,引入一批创业者、投资者和公司企业,将资本和科研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及财富,凝聚企业核心力量,并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政协委员黄冠强认为,可加强对深圳等先进地区的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吸收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促进本地方转型升级。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要求,探索拓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

政协委员李桂清建议,增城在城市群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布局的定位和优化,强化主导产业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努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布局优化和区域发展。区政协委员廖广伟则表示,控制好房地产发展速度,稳定房价及营商成本,激发区内企业的各项竞争力,推动增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政协委员毛彩凤、廖广伟建议,可从创新角度出发,加大研发方面投入,支持产学研方面的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政协委员朱华明、湛国光、熊万里、王光美等建议,政府针对中小型企业、本土企业和传统企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配套政策,如税收政策、高管人才补贴政策、土地政策等等,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本土企业和传统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留住企业,以利于形成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记者姚玉函 李诗敏 李妍 林春妮 陈惠瑜 周影红 陈华宇 刘玉娴 实习生张秋华)

创办粤港澳大湾区子弟学校 打造国际教育基地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目前,广州多区明确出台港澳随迁子女就读细则,越秀、天河、南沙等区专门开设港澳子弟班。而增城区针对港人澳人子弟的,突出中西文化融汇,增强港澳子弟爱国情怀和精神的教育课程仍然是空白。

政协委员梁燕认为创建大湾区子弟学校,是吸引湾区人才,促进人才要素自由流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此,梁燕建议,一是政府鼓励和扶持开办粤港澳大湾区子弟学校,可在荔城、新塘等交通枢纽及中心城区,建设上规模、高档次的港人澳人子弟学校,提供给港籍澳籍学生入读。二是组建粤港澳教育专家团队,研发粤港澳基础教育课程及搭建合作平台,将增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全球优质国际基础教育供给基地。三是开设粤港澳子弟学校特色课程,并建立独特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和培训基地,不断培养和输出优质的师资队伍。四是创新港澳青少年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为粤港澳青少年搭建认识、体验和融入大湾区的交流新平台。五是设立港澳籍子女成长教育关爱基金,对有家庭困难回内地读书的港澳籍子女提供学费资助。设立粤港课程融合研发基金,对粤港两地课程融合与教材研发及出版提供资金支持等。

(记者刘玉娴)

建立“爱水护江”志愿者网络 加强水环境治理

近年来,增城区对水环境治理加大了整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原河道内沉积遗留的垃圾没有彻底清理、沿岸村民、游客向河道里丢弃垃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河道生态环境。

政协委员钟超涌建议,一是由水利部门定期组织清理增江河岸环境卫生,清除沿河沿岸枯树杂草、卫生死角垃圾,打捞水面漂浮物,确保河道环境整洁优美。二是建立“爱水护江”志愿者网络,由区级机关单位、社会组织、流域属地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定期开展“爱水护江”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加大“爱水护江”宣传教育,劝导市民减少乱抛乱扔垃圾入河现象,营造全民自觉参与河道管理的良好氛围,共同维护河道整洁环境。四是完善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垃圾清理常态化工作模式,实施河道垃圾巡查常态化管理,安排专门管护单位负责检查、捡拾、及时清运垃圾。

(记者林春妮)

预防校园欺凌 共建法制阳光校园

伴随着近期电影《少年的你》的热映,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再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热议。2017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和认识。

政协委员林爽英等建议,政府各部门除了要严格贯彻、执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同时,有关部门可利用学前军训、警示教育等契机共建“法制阳光校园”,定期以法治进校园的形式,以案说法,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定期深入研究校园欺凌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实施落实,不断提高增城区校园欺凌警示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动态研判,通过对教师、家长进行培训,形成合力,从学生的行为、情绪、体貌等方面发现其有无涉及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迹象,及时介入处理,实现对校园欺凌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健全社会防控体系,加大校园周边的巡逻巡防力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记者陈惠瑜)

发展乡村旅游 扶持农业企业 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增城区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协委员来锦新提出,加快推动增城区少数民族行政村——畲族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一是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二是规模种植特色绿色农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三是依托自然环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四是修复保护古村落遗址,挖掘畲族文化特色,建设畲族民俗文化体验馆。五是建设集农业、餐饮、住宿、游乐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

针对增城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政协委员邓国参建议,政府应更加重视对农业企业的政策帮扶及资金扶持,在土地供给、科研投入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惠农政策切实惠及农业企业。政协委员黄双亮建议,增城相关政府部门、各村委需重视加强土地连片流转工作,通过多方联合,组织村委与村民深入沟通,良性规划土地,乡村农田除了预留部分自给自足外,把剩余的土地集中规划管理。已连片可流转的土地,投资商将不用再因土地整合方面逐户与村民做思想工作,减少投资顾虑,提高投资安全感,大幅度提高投资商前来投资开发的吸引力,从而可以让产业衍生较长的、较优质的产业链,通过有规模、有质量的产业发展,有效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政协委员刘成枝建议,政府可主导产业推广营销,提高增城特色农产品——丝苗米品牌价值;提高丝苗米种植补贴,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引入专业有实力企业,大规模种植优质品种,打造高端品牌;探索丝苗米全链条保险扶持和期货机制,吸引资金支持,打造高端丝苗米品牌。

(记者陈惠瑜 姚玉函 陈华宇 实习生张秋华)

关注民生热点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社会保障在保障人民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很多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

在发展健康产业方面,政协委员刘满潮表示,我国中老年比例不断提高,增城发展大健康产业潜在巨大机遇,但仍存在亟待突破的发展瓶颈。他建议尽快提高群众整体防病意识,积极促进人民健康成长;完善增城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体系;提高增城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营造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在完善安置小区配套方面,政协委员黄双亮表示,增城区的十一个安置区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其中十个安置区已完成分房,并已有村民陆续入住。但仍存在幼儿园、小学、周边出入道路、市场、公交站等基础设施未完善问题。黄双亮表示,增城区应进一步加强安置区后续建设管理,加快配套建设,包括加快幼儿园、小学、市场、周边道路等配套建设及移交,加快调整公交站点的设置,营造良好的安置生活环境。

(记者陈华宇 朱丽婷)

新闻推荐

加快把越秀建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廖靖文通讯员张慧)加快推进大小马站、东园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力促增加200万平方米以上的优质商...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