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黄埔去,筑广州东部教育高地 近年黄埔区增加公办学位近5万个,推“教育10条”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信息时报 2019-12-23 01:08

黄埔新增公办学位数居全省前列,图为今年新开办的天景小学。受访者供图“教育问题一直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积极应对、解决的问题之一。”黄埔区教育局局长张建武近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过去3年,黄埔区通过新改扩建、挖潜扩容等,基本满足了群众对学位的需求。黄埔教育下一步任务从“有书读”转向“读好书”,提升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打造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广州东部教育高地。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推出“教育10条” 让孩子“读好书”

随着经济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社会各层面对教育的多元化、优质化要求更高。经过深入调研,该区着重梳理出教师队伍管理、装备与经费投入、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问题共16个,结合实施“湾区+”战略,以学校、教师及家长的诉求为导向,瞄准扩大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坐标,《广州市黄埔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办法》,即“教育10条”应运而生。

设立最高200万元的集团化发展经费、将“编外聘用制教职员”转为“雇员制教职员”……“教育10条”在机制创新、经费投入、均衡发展、融合发展上解难题、出实招,力求有效推动区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未来,黄埔区将年均增加教育投入超1.5亿元,并视财力逐年提高。

从鼓励集团化办学到完善教师发展考核激励机制,“教育10条”聚焦的不仅是“有书读”,还要让学生“读好书”,黄埔正释放出更多民生温度,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据悉,“教育10条”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实施“4+1”发展模式 打造优质教育

“黄埔教育经过这些年融合、拓展,基本解决了有书读,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读好书。”张建武进一步解释,今后工作重点转向质量提升,打造优质教育。

目前,黄埔正在实施“四大特色板块、一个教育小镇”发展模式(简称“4+1”发展模式),努力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以多元化、集团化、信息化、国际化等“四化”为特征的优质教育发展体系。

近年来,黄埔区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如引进英国爱莎国际学校等6所国际学校;引进广州实验中学、市六中教育集团黄埔军校纪念中学等省市属名校;引进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华南师大等国内顶尖高校附属教育资源;打造“产学研城”四位一体的中新广州知识城特色教育小镇,一大批国内外优秀教育品牌正在进驻。

去年12月12日,黄埔区首批5个基础教育集团集中授牌,黄埔集团化办学改革正式启动。“今年年底,还要再成立5个教育集团。”张建武指出,集团化办学是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途径之一。

“面对新形势,我们在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的路子。”张建武举例,黄埔探索实施以国企办园方式扩充优质、普惠的学前学位,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新增12所国企办幼儿园(大公办园)。

新增公办学位数、教师数居全省前列

“黄埔区过去3年人口净增长60万,而且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对学位需求是刚需。”张建武感叹道。据了解,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全市各区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区域,常住人口,公办学位供给和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需求激增,“有书读”和“读好书”成为民生需求的敏感关切点。

今年9月,总投资523亿元的中新广州知识城14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南洋华侨中学、广州实验中学两所优质学校就是动工项目之一。其中,广州实验中学项目总投资9.4亿元,学位4500个。这两所学校的动工只是该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黄埔区可谓是大规模投入、大手笔建设,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每年扩班数达两三百个,新招老师七八百人,无论是新开办学校数量、新增公办学位数以及新招聘教师数均在全省区县中位居前列。目前已基本解决总量上能够满足群众对学位的需求。”张建武说。

据了解,2015年9月以来,全区教育基建投入近15亿元,通过新改扩建,充分挖潜扩容、应急调配,新开办公办中小学校19所、公办幼儿园17所(含大公办园9所),增加公办学位近5万个。

此外,该区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积分制学位计划近1万个(含政府补贴民办学位),位居全市各区前列。明年还将再开办5所公办学校,其中3所中小学和2所幼儿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260个班。60多万新增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的适龄子女“有书读”问题得到解决。

新闻推荐

广州黄埔区调整限购措施 人才在区工作半年以上购房可不受户籍限制

据新快报消息12月20日中午,广州市黄埔区发布《广州市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开发区建设和交通局关于完善人才住房...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