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用镜头捕捉,用影像科普
[摘要]用镜头捕捉,用影像科普
广州野生动物纪录片团队NVS自然视觉专注拍摄自然影像已有十余年。今年9月份起,他们开始策划制作系列广州野生动物纪录片《比邻而居》,拍摄这座城市里的野生动物“邻居”。
高度现代化的广州,城市边缘处的山林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随着近年来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在郊野,野生动物数量有了明显的恢复,在野外遇见的概率也有所提升。
拍摄团队将镜头对准了和人们一起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里的野生动物。作为人类的另类“邻居”,它们可能鲜少被关注,却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广州的每一个区里,拍摄团队都会选择一类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作为主角,讲述它们的生态故事,同时请专家介绍它们的物种知识,为大众带来专业的科普知识。
在最先开启拍摄工作的黄埔区中,他们选择了这个区里和人冲突最大的野生动物——蛇,用镜头来“捕捉”蛇的野生之美。
秋天是一年当中蛇的最后一个捕食旺季,动物保护工作者经常收到市民遇蛇求助的信息。在黄埔区某处山林中,竹叶青大量繁殖。导演李俊杰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他们无一不表示,见到蛇就应该打死。这让他感叹:“科普还要持续,这不是一朝一日可改变的事情。”
专访
《比邻而居》系列纪录片导演李俊杰:希望用影像来科普 避免野生动物无谓的牺牲
问:为什么想要拍摄野生动物“邻居”这样一个题材?
答:我很喜欢野生动物。小时候,我会到自然环境去观察各种奇奇怪怪的生物,也深受《动物世界》这类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吸引,可以说从小就积累了对于大自然的好奇。
影像很好地展现了野生动物的状态。在我有能力去拍摄了之后,我就很希望能够记录生活在中国的野生动物,将它们的自然之美带到普罗大众面前。
问:为什么在黄埔区以蛇类作为主角来拍摄?
答:黄埔区山林比较多,区内有很多森林公园。这么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野生动物。有野生动物,自然就有丰富的食物。蛇作为一种肉食性的动物,在这种环境下十分适合生存。
但城市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生境破碎化比较严重。生境被公路、村庄所切割,原本完整的生境被切割成“小生境”。在这种“小生境”里面,有些动物的数量可能会不断地增加,却没办法扩散出去,因此在某个环境中集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一座山里看到大量竹叶青的原因。
在黄埔区的一些环境还不错的森林公园中,经常会收到市民的反映,说见到了蛇。这些蛇很容易和游人产生直接的冲突。我希望能够用影像进行科普,避免野生动物无谓的牺牲。
问:你如何看待蛇这样一种生物?
答:对于普通人来说,蛇是一种神秘的、危险的生物。人对于蛇是一种刻进DNA里的恐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蛇打死。
其实我小时候也很害怕蛇,觉得蛇这种生物是不应该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见到它们应该消灭掉。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生态知识,了解了蛇类的习性,对于蛇的恐惧慢慢地减少了。在拍摄蛇的过程中,我和它们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完全了解蛇之后,对蛇的恐惧就完全消失了。当我们在野外遇到蛇的时候,只要不主动攻击它,它是会主动避开人的。所以遇见蛇绕路走或者避开它,就不会有问题。
蛇的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其实是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工具。
问:在拍摄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
答:从事摄影十几二十年,我觉得野生动物是最难的题材。我没有办法控制野生动物会向我做出什么行为,这是不可预见的,拍摄的时候只能静静地等候。在中国,有些大型野生动物连见上一面都十分困难,所以当终于拍摄到它们的那一刻,我很感动:因为终于见到了和我一起生活在中国可是又这么难见到的野生动物。拍了这么多野生动物,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了人类应该和动物和谐共处的道理。当你不再去伤害野生动物的时候、不再去打扰野生动物的时候,它们就变得像是我们的邻居一样,是很和谐地和你共处在环境之中的。这样一种景象是很难得的,很美妙的。
问:如何理解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间的关系?
答:目前这个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没办法停止的。但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冲击。这一方面也要依靠科普力度的增强,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正确的野生动物的知识,减少对野生动物人为的干扰,起码我们可以做到和身边的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程度的和谐。
采写:南都记者吴佳琳
摄影:南都记者 吴佳琳 部分来自受访者
新闻推荐
施红军夫妇向记者指出救人时的具体位置。施红军夫妇纵身跳入冰冷河中救人,帮助居委开展社区活动,拾金不昧寻找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