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村新街市:市场更干净整洁了 群众购物更舒心

增城日报 2019-11-21 11:23

仙村新街市内干爽整洁,居民购物舒心。

菜市场就像是一座城市的素颜照,在这里往往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真实的面貌。

从2018年以来,仙村市场完成了升级改造,变身“超市版”的新街市;2019年尤其是仙村镇开展创文工作以来,进一步加强仙村新街市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市场方也继续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如今的仙村新街市整体变化明显,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了群众爱市场如家,共同创建美丽仙村的信心和决心。

市场升级后居民购物方便又舒心

“以前地上到处湿漉漉的,很脏还黏脚,现在很干净,买菜心情也好多了。”昨天早上九点多,仙村第二社区居民阮女士在仙村新街市买菜时介绍说。

据介绍,仙村市场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主要经营肉菜、副食、日用百货、服装等。在2017年11月,仙村镇开始对仙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在2018年8月完成全部升级改造工程,共有档位290个。

如今,走进完成改造后的仙村新街市,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水产区、活禽区、鲜肉区、蔬菜区等标识。市场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食品安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主题宣传随处可见,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市场面貌明显改善。

市场是城市创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仙村新街市除了完善硬件外,软件建设也不断提高。为建立完善仙村新街市长效管理机制,市场管理方组织召开了市场行业管理制度规范暨仙村新街创文宣传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市场制度上墙、农残检测、创文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探索建立市场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

“我们现在管理很严格,摆放不能出摊,严禁车辆乱停乱放,增加了两名保洁员,每天有五名市场专职保洁人员进行保洁,每三天进行一次全市场的大清洗,市场管理人员实行包管模式,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保持地面清爽干净。11月以来新安装了数十个宣传栏或创文标语,市场内电子显示屏不断播放创文宣传内容,营造人人参与创文的浓厚氛围。门口食品安全检测室,每天进行8个蔬菜、两个肉类、1个鱼类的检测,确保群众买得放心、食得安心。”

仙村居民一致认为,仙村市场环境的提升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明显变化:“以前觉得市场不卫生,管理不规范,不太愿意走进市场来买菜;现在,市场干爽整洁,分类摆卖,购物方便又舒心。”

深入一线劝导减少“马路市场”

“请把摊位向里面收一收,不要占道”“请把垃圾装进垃圾桶,不要随地乱丢”,如果你在仙村新街市周边二马路、沿江路听到这样的声音,他一定是市场的“文明劝导员”。

为了彻底治理仙村新街市周边经营秩序“脏乱差”的现象,自今年7月仙村镇开展迎接创建国家卫生镇复检、创文工作以来,仙村镇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社区干部等不定期全员上阵,深入仙村二马路、沿江路、仙村新街市周边区域等,在一线肩负起督导职责,担任起“文明劝导员”,经过反复经常的“文明劝导”,让市场经营户自觉养成文明经营的良好习惯。

尤其是进入11月以来,仙村镇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抓细抓牢抓实各区域、各项目整治,确保治理工作无死角、无漏项;加强日常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定期开展搬家式大扫除,规范商品货品摆放,切实落实精细化、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

11月20日,记者在仙村新街市周边看到,昔日马路堵得水泄不通、乱摆卖、垃圾乱扔现象不见了,道路两侧划分临时摆卖区、非机动车辆停放区域,占地经营现象有了大幅改善。车辆有序停放,人来人往,但通道不拥堵,一派忙碌却不嘈杂的交易景象。

“我们连续奋战数个月,耐心细致做商户的思想工作,每当圩日,工作人员从早上六点半就到现场开展劝导工作,让商铺入室经营。”仙村镇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正在打扫沿江路卫生的陈姨感叹道:“以前这里的卫生太难打扫了,乱摆卖的摊档、商铺的菜箱子都堆在路上占道,打扫起来障碍重重,现在就轻松了不少。”

据了解,为了巩固创建成果,仙村镇下一步计划开展市场文明经营户评比,形成“政府+市场+商户”的文明创建机制,让市场内的每一个经营户都真正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市场及周边道路秩序,维护整齐有序的购物环境。

新闻推荐

增城区法院:开展司法拍卖现场交付行动 为破解财产处置难提供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黄婧琪通讯员江丽仪丘凡刘腾)一直以来,财产处置难是执行难的原因之一,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能有效实现执行标的价值...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