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万家旅舍炼成记

增城日报 2019-11-15 10:36

吾乡石屋田园度假酒店。

宛若故里·稻田里。

麦客·好客。

态林山居。

慕吉云溪山居。

杜涓湾畔旅舍。

阅季民宿。

近年来,在增城各个镇街,一家家各具特色的民宿悄然成长,民间资本的进入,让一栋栋破败、荒废的老房子重新焕发生机;改造者们用当地的文化底蕴留住诗和远方,用情怀和坚持推动着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陈惠瑜

民宿建设 实现增收致富

临近周末,增城区正果镇“云水间”酒店的管家越发忙碌起来,深隐在派潭镇樟洞坑村的慕吉·云溪山居的20间客房也进入“抢订”模式……秀色山水之间,各具特色的万家旅舍每个周末都迎来客流小高峰。这是增城万家旅舍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红火”,不少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拥有优良生态环境的增城也掀起了一股民宿发展的热潮。为了规范和推动民宿的发展,2014年,增城区政府正式启动“万家旅舍”计划,以项目化推进民宿建设,形成了农户自主经营,企业经营,“农户出房屋、企业出资的合作经营”及出租屋特色化运营等多种发展模式;2016年,通过建立“万家旅舍”电商平台,扩大宣传销售渠道,实现销量和口碑双增长,打造增城民宿品牌;2018年,全区累计建成民宿超过650家,不少农户利用闲置房创业,实现增收致富。

如今的增城,正以万家旅舍建设为基点,整合本地自然生态、乡村民俗等资源,探索“景区+民宿”等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向着推动乡村振兴的新目标奋进。

政府搭台 打造民宿品牌

2014年,增城区政府为规范和推动民宿的发展,正式启动实施“万家旅舍”计划,并成立了广州增城万家旅舍管理有限公司,本着自愿加盟、严格管理、分散经营、依法登记的发展原则,通过积极引导、招商引资,带动起增城区民宿产业的发展。

“利用闲置房发展民宿,既不影响生活,又能增加收入,村民纷纷响应。”广州增城万家旅舍管理有限公司综合科负责人张秀娟告诉记者,“万家旅舍”计划实施后不久,全区涌现出一大批万家旅舍,并逐渐形成了农户自主经营、企业经营、“农户出房屋、企业出资的合作经营”、城镇酒店转型、扶贫资金支持建设及出租屋特色化运营等六种发展模式。

民宿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提升质量、增加客源成为主要问题。2016年,广州增城万家旅舍管理有限公司建立起“万家旅舍”电商平台,通过推广销售民宿、门票、土特产、定制旅游线路等类型的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并于2018年出台《万家旅舍加盟店管理办法》,促进民宿经营服务和运营管理标准化,总体提升了民宿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销量和口碑双增长。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在全区11个镇街发展起一批优质的万家旅舍,推出10余条精品旅游路线,吸引了大批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的游客前来增城旅游。增城万家旅舍,已成为增城一个具有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的亮丽品牌。

集聚发展 如今遍地开花

今年国庆期间,通往派潭镇上九陂村的公路比平日更加繁忙。从惠州、东莞等地驶来的私家车在村口排起了长长的“车龙”。“国庆期间的客房在9月中旬就已经预订完了。”在派潭镇上九陂村经营着一家万家旅舍的范伟平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来白水寨游玩的游客就成倍增长,旅舍生意也越来越好。看着络绎不绝进来的游客,范伟平脸上笑开了花。

依附增城白水寨风景区,上九陂村从2008年开始发展“农家乐”经济,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两家,后来农家乐发展日渐红火,便越开越多。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逐渐从最初“住农家房、吃农家饭”的简单形态,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传统的农家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2014年,在“万家旅舍”计划的推动下,范伟平利用自家闲置的房子改造成万家旅舍,建有10间客房。范伟平说,随着白水寨景区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更多的游客被吸引了过来,旅舍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原本还在“观望”的村民也纷纷“试水”。几年下来,一个落后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万家旅舍从当初的几家发展到如今的几十家。

像上九陂村一样以万家旅舍集聚化发展为特色的乡镇在增城还有很多。正果镇蒙花布村是增城发展较早的万家旅舍集聚区之一,仅1.5平方公里就有22户人家办起了旅舍;荔城街莲塘村依托域内的生态绿道,打造了莲塘春色生态旅游景区,建起了万家旅舍,形成了完备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客流节节攀升。

近年来,增城旅游加速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发展,万家旅舍作为增城发展全域旅游的重点板块,更是遍地开花。经过多年的发展,增城万家旅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日趋多元化。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建成万家旅舍650家,其中特色精品万家旅舍30家,万家旅舍客房累计8827间,床位13240张,遍布于乡村、深山、密林、湖畔,主题元素、民俗风貌、经营模式各有不同,已逐渐形成一种新型住宿业态。

精品旅舍 留住诗和远方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近年来也有不少资本进驻增城,打造了一批风格独特、品质高端的精品万家旅舍。走进位于派潭镇樟洞坑村的慕吉·云溪山居,随处可见原生态元素,山林之境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吸引了不少都市人来休闲“避世”。

据慕吉·云溪山居负责人邱永华介绍,慕吉·云溪山居原本其实是一个客家民居,虽然破烂不堪,厢房倒塌、杂草丛生,但其建筑却极具文化底蕴。慕吉的建筑师们没有推倒重来,而是进行抢救性的改造。他们在原来的客家围屋基础上重新修葺,保留原貌,就地取材,老青砖、麻石板、老石磨一一保留,并利用本地竹子制作竹墙,保护传统民居,活化百岁客家围屋。

与慕吉·云溪山居类似,“吾乡石屋”酒店也是由历史悠久的客家围屋古村落打造而成的古村落精品度假酒店。

“吾乡石屋”酒店的“前身”是闲置多年、拥有200年历史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经过三年时间的复建,如今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古村落精品度假酒店。游客住在这里,每日看远山淡影,闻蛙鸣鸟啼,有着说不出的惬意与安宁。

“我们酒店当初的设计理念就是"修旧如旧",希望可以尽量保留客家围屋浓郁的文化底蕴。”据该酒店副经理黄洁玲介绍,为保留邓村原本的建筑风格特色,他们特地从其他地方找来跟原建筑相近的建筑材料,让前来的游客能够在这里找回“乡愁”。

正是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结合本土的文化气息,让“吾乡石屋”酒店有了独一无二的标签和竞争力。黄洁玲告诉记者,“吾乡石屋”酒店总投资达三千万元,除了建有33套不同类型的客房,还配套有咖啡厅、书吧、茶室、游泳池等设施和采摘农场。“现在民宿不仅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还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目前,增城已发展成为拥有广州邓村石屋田园度假酒店、汉湖和客精品民宿、慕吉云所、慕吉云溪、正果镇云水间精品酒店、二龙山态林山居、莲塘印象园房车营地精品民宿等一批高端精品万家旅舍,半边山度假村、湖岸小舍、杜涓湾畔旅舍、江左农庄、新竹农庄等一批中端精品万家旅舍,全区万家旅舍逐渐向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旺了人气 突显综合效益

近日,记者走进派潭镇上九陂村,群山环绕,绿竹葱翠,其中几栋白墙黛瓦的小屋,尤为显眼。穿过屋前古色古香的玄关,便来到花筑·广州阅季民宿的主楼。

2018年,阅季正式开业,推出了25间不同风格的主题客房,既有每晚500多元的标准间,又有1200多元的山景套房。记者搜索旅游网站时发现,在周末期间,大部分客房都已被预订。

开业不到两年,一家“隐居”山中的万家旅舍为何如此火爆?浏览房客的评论留言,答案就藏在其中。“很美的一家民宿,趁着周末特意过来这里住上一晚,还可以到附近的白水寨游玩。”“民宿设计很别致,周边的空气很好,很适合来这里发呆放松或者和朋友聚聚。”……类似的评价,填满了民宿网站的留言区。

这样的好评,在增城其他万家旅舍的网站评论区也同样可见。近年来,增城区紧抓全域旅游发展契机,打造了一批别具特色的精品万家旅舍,不仅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还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今年上半年,增城区接待游客数量共1503.8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7.78亿元。

近年来,万家旅舍除了经营住宿外,还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乡村民俗等资源,开发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水果采摘等项目,如“吾乡石屋”酒店通过开展“住宿+水果采摘”模式,招徕了不少亲子家庭。江坳驿站·岭南人家推出“增城十宝宴”,受到不少游客的欢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乡村。在正果镇蒙花布村,万家旅舍不仅为乡村带来人气,还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蒙花布村的村民以前大部分都是依靠种田维生,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得益于发展万家旅舍,村民年收入也从几万元增长到十几万元。

蒙花布村有关负责人说,万家旅舍不仅为蒙花布村村民带来了创业机遇,更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村里餐饮等生意也非常火爆。

新闻推荐

广州市增城区卫生健康局关于送达对陈智米《催告书》的公告 增卫医催【2019】9号

陈智米(男,43岁,汉族,身份证号:43293019761123529X):你尚未履行我机关于2019年1月14日对你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决定书...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