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探索建立垃圾分类“自点头”管理模式校道不见垃圾桶 学生投放自备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通讯员方洽旋、郑久华、吴明
要落实垃圾分类,垃圾桶肯定少不了。然而,广州市白云区却有一所学校,校道两边一个垃圾桶都没有,整个校园干净整洁。原来,该校所有学生均自备垃圾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记者日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了解到,几年前该校就开始探索,如今建立起校园垃圾分类“自点头”管理模式,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做到教育常态化,分类常识化。
各班可回收垃圾定期卖
早在201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就提出建设美丽校园,逐步减少校内垃圾桶,养成学生讲卫生的文明好习惯。几年下来,该校摸索创新建立了垃圾分类“自点头”管理模式,具体就是“自觉备好袋(纸袋或塑料袋),党政要带头,平时分好类,定时定点投”。
“自”是指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备垃圾袋,自己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放在垃圾袋,课后定时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回收点。不仅做到垃圾分类,也养成学生尽量少产生垃圾的习惯。
“点”是指定点管理。在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桶,分类存放可回收垃圾,定期卖给垃圾回收站,所得作为班费。这样一方面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还促使学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全校设置3个垃圾集中收集点,垃圾集中收集点有垃圾分类提示牌、分类垃圾桶。
“头”则是党政带头管理,引领垃圾分类工作。该校党政领导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及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关制度,使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专人负责、落实到人、有章可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闵家顺介绍,减少校内垃圾桶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卫生习惯,实现校园垃圾减量化,提高学生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意识。
利用一切形式密集宣传
记者了解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把学生的卫生习惯、垃圾分类的意识等看作其重要素质,争取做到教育常态化,分类常识化。
闵家顺表示,虽然学校地处农村,学生也主要来自农村,但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起码的礼仪。
据介绍,该校利用国旗下讲话、课间集会、级长会议、班主任会议、主题班会等会议,以及广播、橱窗、黑板报、手抄报、校园网络、《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的危害,宣传垃圾分类内容、意义,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知识,使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他们的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此外,该校还成立了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队伍,加强垃圾分类常识宣讲,督促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结合《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何彦君通讯员苏嘉颖)日前,广州市“四治”暨市九项重点工作现场交流会在白云区石门街召开,石门街“四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