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教育“向东看”:优质教育构筑增城美好生活
■延伸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中午11时30分,伴随着朗朗读书声,增城开发区小学的“午托时间”开始了。“学校免费提供午休场地,家长合理分担午餐费、木床等运营成本,每天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姆、一位义工参与学生午托管理,家长与学校共同承担监护责任。”增城开发区小学校长陈树德说,开发区小学是民生工程,更是服务工程,要做好教育服务工作,让开发区企业引进的人才安心创业工作。
当前,随着富士康、广汽、平安等巨头、创新项目纷纷向增城进发的同时,黄冈中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加快在广州东部集聚。
美好生活从优质教育开始。近年来,增城在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把教育作为先手棋,一手抓投入,一手引资源,持续提升发展品质。“新学校、名教师的陆续聚集,必将更好地弥补增城优质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也将进一步增强对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社会精英落户、扎根的吸引力。”增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日报记者周甫琦
统筹朱伟良
组团扩建
优质资源集聚迸发
朱砂开智、穿越“龙门”,与来自“姊妹学校”荔城二小的数十名“姊妹同学”,同唱《我和我的祖国》,为红旗招展、彩球飘舞的绚丽现场增添了动情元素……9月6日,完成改扩建的增城增江街东湖小学在青山环拥、校园簇新的美丽校园正式开学。
“经过两年的迁建,原来的东方小学加入荔城二小教育集团并更名为东湖小学,学校总用地73.36亩,办学规模36个班,可容纳学生1600多人。”增江街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备,致力打造成高质量、高标准、上等次的现代化学校,使之成为增城区乃至广州市的优质窗口学校,让增城学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东湖小学所属的荔城二小教育集团,是今年增城首批成立的5个教育集团之一。“探索集团化办学方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多元教育需求是增城近年来促进教育发展的大举措之一。”增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2017年开始,增城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引进外地优质资源参与办学,探索合作办学模式,多形式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公办名校—新办学校”“核心学校—新办学校”等办学模式,进一步扩充基础教育优质学位资源。
今年8月,增城首批区属教育集团成立,包括增城中学教育集团、荔城二小教育集团、荔江小学教育集团、开发区小学教育集团以及新康小学教育集团。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增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化办学将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校园文化输出到一些新开办学校,让新学校一开始就有好资源、高起点,并快速办成好学校、优质学校。同时,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科学有效地扩充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基础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提升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据悉,今后增城还将根据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期分批成立教育集团。集团按照“一集团一章程”落实内部管理,以章程规定集团办学行为、体现集团办学特色,建立对成员学校的考核和良性进入、退出机制。
成立教育集团,实施规模化办学的背后,是增城持续的教育投入“大手笔”,搅动优质资源的集聚迸发。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增城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分别为37.77亿元、34.62亿元、43.36亿元、52.87亿元,连续4年在广州各区排名前列。
2016年,增城启动实施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投资21.7亿元,新改扩建13所中小学校,目前已全部开办,新增20560个学位。与此同时,2016—2018年,增城共开办7所小区配套公办小学,增加11070个学位;开办了15所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增加4828个学位。今年还将新开办2所小区配套公办小学,8所公办幼儿园。
引进资源
与国内外名校合作
9月24日,英国四大公学之一——斐特思公学与中国教育集团博实乐联合筹建的广州斐特思公学学校,正式在增城奠基,计划于明年建成。
放眼广州的教育版图,从天河到黄埔再到增城,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向东流动,越来越多名校落在了广州最东部的增城。
黄冈中学增城学校、华商外语实验学校、斐特思公学学校、嘉德外语实验学校、广外附设实验学校、广大附中增城区实验中学……近些年来,众多优质教育资源都把合作办学的落脚点放在了广州东部,一批又一批国内外顶尖的学校在增城落户,为当地提供多元、优质的教育选择。
如今,黄冈中学增城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增城实验学校、广外附设实验学校、广大附中增城区实验中学、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等一批优质学校已正式开办。华商外语实验学校、斐特思公学学校、嘉德外语实验学校将分别于2019、2020、2021年开学。
不仅是大手笔投入建设和引进优质资源,增城还向全国名校长、名教师发出召集令。
“我们提出了教育系统"百名优才引进计划",配以高薪酬、高补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引进约100位名校长、名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以充实师资队伍。”增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区域下一阶段大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目前,增城已引进14名教育人才,包括杰出名校长1人、名校长7人、名教师6人。全区共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7名,省特级教师12名,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名,市名校长、名教师(含工作室主持人)35名,市名班主任66名,市级骨干教师634人,区名校长、名教师82人,区名班主任49人,区级骨干教师900人,初步建立了总量适当、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优秀教师和校长支持体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玉娴凌云)9月20日,增城区委党校新校区正式落成启用,并举行揭牌仪式。原在旧校区挂牌的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