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情趣课堂”在全市 历史教研活动中精彩献技

增城日报 2019-09-24 08:50

本报讯(通讯员金雪芳 陈萍)9月19日下午,广州市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市级培训活动在广州市第二中学校本部六楼大礼堂进行,全市各区1000多名初中历史教师参与了活动。活动主要以一课两讲(一节现场课例和两个主题讲座)形式展开,主题聚焦于“初中历史情趣课堂的理念与实践”。增城区初中情趣历史项目组成员做课例展示及专题报告。

在一课活动中,由增城区初中情趣历史项目组成员正果中学金雪芳老师现场进行情趣历史课例教学展示。金雪芳老师的《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基于课标灵活整合教材,重新建构起印象春秋之经济大发展、印象春秋之政治大变革、印象春秋之军事大动荡到春秋真印象的课堂结构。课堂突出主题引领,素养立意,构筑有“灵魂”的课堂。然后,借助博物馆文物微课创设趣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筑有“人”的课堂。基于微课中的趣点,在视频观看和史料研读中提炼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生趣疑,构筑有“思维”的课堂。学生通过多维探“趣”,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多角度得出自己的春秋印象,并对春秋时期历史形成较客观、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让学生聚焦现实生趣悟,在历史活学活用的体验中实现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教师在课堂的最后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时期蕴含的生产力突破和国家统一、民族发展趋势,进一步认识国家与个人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

随后,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荔城三中陈萍老师做“初中历史情趣课堂的理念与实践"报告。陈萍老师从历史教育的价值与追求入手,认为历史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教育应把学生与价值连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素养发展目标,陈萍老师提出素养立意下的初中教育,应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放在激发学习动力的第一位。她结合课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情趣”课堂的实践路径、操作要义及原则。她提出情趣课堂要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中心,基于情境激趣,促成学习升温。情趣课堂以学生素养为目标,基于趣点设疑,促成学生的课堂深度学习。从创趣境、引趣思、探趣疑到生趣悟,教师要追求有温度又有深度的课堂,让学生与历史谈一场怡情益智的恋爱。同时,陈老师还介绍了本土资源、游戏教学、学科阅读和微课开发与“情趣”课堂对接的四大创新实践。

广州市增城区历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陈洪义老师以 “情思历史:构建人文与理性融合的课堂”为题作专题报告。陈老师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对情思历史成果进行系统阐述,重点谈了情思路上从情思历史到情思教育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情思历史五个关注点和关键之处:情思历史内涵与价值追求、学术评价、情思历史由来、操作路径和关键之处。陈老师说赋予知识以思想和情境引领思维发展是情思历史的两个关键。讲座最后陈老师用梦想与船和鹰击长空作为结束语激励大家挺立时代潮头,勇担时代重任,发历史之正声,做历史真教育。

广州教育研究院李渊浩老师肯定了增城区历史教研会在初中历史教育与改革中的努力与成功实践,尤其是情趣历史课堂实践与探索取得的重要成果。

新闻推荐

看见同伴溺水未施救 五岁孩子有无过错?

近日,广州法院审理了一起索赔案:一名三岁女童溺水,和她一起的五岁小伙伴却默默离开,甚至并未呼救。悲剧发生之后,三岁孩子的父...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