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也有闪光点

广州日报 2019-09-12 03:55

四年级的小伟从小调皮,上小学后变本加厉,因打伤同学而投诉不断。“小伟认为老师和同学都针对他。”咨询师发现,造成小伟攻击行为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本人认知偏差、情绪控制方面的问题,也有外界强化和家庭教育作用的结果。咨询师为此提出正向引导、减少刺激源、改变固有看法等多点建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文明

案例:他认为“老师和同学都针对他”

9岁的小伟(化名)就读于广州市海珠区某小学四年级,为难产剖腹所生,从小调皮,幼儿园时就出现注意力分散、手脚动个不停、常干扰别人活动导致冲突等行为。上小学后,虽然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但除了比较喜欢的体育、科学等科目,语数英几门功课都经常不及格,成绩在班上倒数,偶尔更只考10来分。

咨询师梁晓红表示,据一至三年级班主任反映,当被打同学和家长前来投诉,其母亲往往以“我早就跟他说过”“我也不知道怎么教他了”之类的理由搪塞过去,对方既气愤又无奈。三年级后,小伟开始痴迷手游,偏好暴力性质的手机游戏。如若母亲阻止,他就大吵大闹,还曾经向母亲动手。

“小伟认为老师和同学都针对他。”咨询师发现,小伟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每天都发生的攻击行为,让别人对他的评价一边倒。小伟对自己的行为不隐瞒,坦然道歉,但很快又故态复萌。四年级的暑假,家长送他去军训半个月,回家一周内效果明显,一周后又打回原形。家长表示,小伟在中山三院被诊断为多动症,医生建议服药,家长则认为西药伤身,所以放弃西药治疗,改由社区医院的中药治疗,主要“祛肝火”。

分析:内外因素叠加致“暴力”频发

咨询师分析,造成小伟攻击行为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本人认知偏差、情绪控制方面的问题,也有外界强化和家庭教育作用的结果。

首先,小伟为母亲高龄所生,出生时羊水少难产,顺转剖。小伟0~6岁时并不是很好带的孩子,经常哭叫闹。观察所得,他对尖锐的声音特别敏感,注意力分散。中山三院韦氏测评总智力96,其掌握评价和应用既往经验的能力以及社会理解与适应能力较好,知识词汇方面有待加强。母亲自述中山三院做出了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并建议药物治疗,但未提供诊断病历佐证。

其次,父亲盘桓病榻良久,不能动气。母亲高龄产子,溺爱幼子。姐姐忙于工作婚姻,无暇顾及。母亲对小伟包庇护短的行为,助长了攻击行为升级。家人普遍认为老师的教育行为是针对小伟,而并不是他的行为有多么严重,这无意中鼓励了不良行为。小伟自述,放学后母亲常询问“老师今天有没有批评你”“新来的班主任讨不讨厌”,无形中让他形成错误认知。

再次,小伟的交往方式往往是突如其来打同学一下,同学因此追逐打骂他,在小伟看来这就是玩耍。他也以自己在课堂上吵闹顶嘴的形式,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得意洋洋。其实,小伟内心渴望受到瞩目,有表现欲。通过攻击行为,能让他另辟蹊径得到关注。其实小伟并非全身缺点,他精力旺盛,很愿意帮老师们送作业、分发书本,还是个诚实的孩子,错了就承认。开学两周的观察所得,他的行为也并非全部都是恶意攻击的行为,只是同学们固化了他的形象,导致频频遭投诉。

最后,一些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儿童比美国儿童安静,中国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求较严格。可能部分注意力集中短一些的孩子也在正常范围内。小伟的行为可能被误解为全部是攻击行为。他从小居住在市场,接收到不少污言秽语,耳濡目染。班主任疲于应付投诉,在辅导时忽略了他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勇于冒险尝试的优势。其他家长教导孩子不要跟小伟玩,也让他无法学习到正确交往方法。

建议:鼓励他争取组织活动的荣誉

针对小伟的个案,咨询师提出除常规心理辅导外的4点建议:

1.减少刺激源,避免矛盾升级:小伟对尖叫声尤其敏感,感觉特别兴奋,自述有控制不住的欣快感。为此应引导班上几个较喜欢尖叫的女生和两个常大声喊叫的男生,消除刺激源。如预见即将发生攻击行为或已发生攻击行为,应第一时间拉开双方,给予冷静的时间空间。

2.改变固有看法,允许正当防卫:利用微班会,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从自然产生的碰触入手,跟同学们探讨是不是所有碰触都算“打”,然后由小伟分享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交流减少误会,增进相互理解。小伟的攻击欺凌行为长时间得不到扼制,部分责任在被欺负同学的退让。引导同学们学会自我保护,作出明确警告与适度自卫还击。

3.无条件关注,正向引导:根据小伟开朗外向、热心班级事务的特点,鼓励他参加班委自荐选举,积极参与日常劳动等组织实践活动。各科任老师之间紧密配合,尽量达成共识:共同关注小伟的进步,正向引导。

4.厘清监护人责任:进行家庭辅导,使妈妈、姐姐认识到正确引导小伟关注学校正面信息的重要性,帮助调整妈妈、姐姐的教育方法。当小伟出现攻击性和危险性行为时,立刻阻止发生的行为,态度冷静地给予简短的训斥,不长篇大论啰嗦抱怨,帮助他描述出一两种以后应表现出的非攻击性的行为方式,适时给予表扬。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

QQ咨询一群:428038776

热线咨询电话:020-86335333

预约面询电话:020-86237100

信件咨询邮箱:rainbowsunlight@126.com

中心网址:http://xlcp.gzhu.edu.cn:8080/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正式成立于2010年9月,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指导、市教育局主管、广州大学负责日常运作的公益机构。中心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电话、网络等方式为广州市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专业服务。

新闻推荐

老人银行开户称可收30万救济款 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劝阻开户

信息时报讯(记者梁海祥)近日,一对老年客户到农行广州海珠翠城花园支行要求开立借记卡,他们告诉银行工作人员,该卡是用来收取扶...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