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助6283名流动青少年成长 十年前 一群高中生为城市“流动青少年”开夏令营 十年后 当年的受助者成为资助者

广州日报 2019-09-09 04:08

夏令营活动中,青草志愿者与孩子们谈心。夏令营营员骄傲地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2009年,来自广州执信中学的20多名毕业生走近城市的“流动青少年”,为他们开展独立设计的课程活动。后来,他们还成立了“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令这个群体获得了解社会、职业的机会。金成就是这十年来,被“青草”影响的6283名“流动青少年”中的一位。

彼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群学生能带来多大的改变,十年后,一段美好的故事产生了——曾经的孩子长大成人。而金成的未来,也被自己改写为“创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最近,他更是带领自己创业的公司为青草项目捐出一万元。他说:“希望更多人和自己一样找到有趣的方向,这些努力终将带来改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林琳图/受访者提供

故事:一个有意义的决定让他们联系在一起

2009年夏天,金成刚准备在打工子弟学校读初中一年级;而广州执信中学毕业生向芯、王向等人则准备在一个暑期后迎接大学生活。

一个决定,令彼此没有交集的两群人逐渐走近彼此。

在金成的记忆里,这座繁华都市里的城中村,少年们在相隔不到一米的握手楼中成长,大多数孩子会走职业技能的道路。光是消化和应对这些突然迎面而来的现实。同时,向芯、王向从媒体了解到流动青少年的成长状况,第一次对同一座城市里的这个群体有了具体的感知。“如果人生的背景相互调换,我们能否也能跨越这些坎坷,改变人生的轨迹?”王向、向芯萌生了一个念头:“如何让一个孩子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她们决定开展面向流动青少年的夏令营,向他们提供认识世界的机会。

向芯、王向发动了一群高中小伙伴,联系了十几间民办学校,要给流动青少年开展“青草夏令营”。第一场夏令营在康乐中学开展,10天的夏令营安排了生物、历史、绘画等十多门课程。

第一期夏令营上诞生了孩子们的许多个“人生第一次”——有的在志愿者的鼓励下用心唱出第一首英语歌,有的尝试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第一株竹子……向芯、王向等人希望通过夏令营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更有趣的学习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该活动也得到了孩子、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同了这个课程。

2010年,向芯、王向等人便把夏令营开进了金成所在的启明中学。多年后再次回想,金成把那一次经历,形容为“人生的转折点”。

改变:参加夏令营活动开阔视野找方向

除了生物、历史、画画等知识,2010年的夏天,志愿者们还在夏令营中新设计了“牛奶可乐经济学”和拍卖会活动。金成记得,他第一次和其他伙伴尝试比拼用最少的钱拍到最多的物品:“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过去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悄悄连成了生命中的一条线索——金成经常帮父母做生意,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感觉”,有一次中秋节,更是主动提出了“入货”卖灯笼,“很享受其中的过程”。他找到了一个名词概括自己的“喜欢”——“经济学”。金成说,那个夏天过去后,他突然好像“开挂”,从此一路开启了“学霸模式”。在中等专业学校修读建筑工程专业时,他拼命上网课,阅读大量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书籍,希望有一天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创业道路。

在建筑行业工作两年后,金成真的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室内装修公司,积累了一定的人脉,逐步稳定下来。如今,“清晰的职业方向”“强烈的学习欲”“执着创业”“有远大梦想”是外人对金成的评价。

但金成的梦想不止于此:“建筑行业里,建筑工人的收入受到过多中间环节的影响,我希望摸索出一套解决方案,提高建筑工人的收入水平。”与此同时,他还希望开设一所非营利学校,让孩子们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金成也希望传递自己的能力,一直担任青草的志愿者。已长大成人的他,以自己创业公司的名义,为改变自己的这个慈善项目“流动留守中自立成长”捐出了一万元的爱心加倍金。

“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和我一样找到方向,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金成说,自己不过是同样得到积极影响的6283位流动青少年之一,还有更多孩子也期待得到有意思的人生。

坚持:十年探索在不断总结和改良中各个击破

王向说:“金成的成长是幸运的。”她还记得,夏令营结营时许多人哭成一团,“很多营员说要像志愿者们一样上高中、考大学。”学校和家长也认可了夏令营给孩子带来的快乐,然而,当他们再度回访时,却发现大多数孩子继续回到了旧有的生活中。

可能很少人会相信一群学生开夏令营能有多大的能耐来改变现实,大多数大人放任他们去做,是因为相信这突发奇想只不过是“三分钟热度”。

然而,这“三分钟热度”持续了十年。王向说:“当时大家也在思考最终希望达到什么目标,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最适合孩子,如果孩子们参加夏令营收获了一段时间的开心,夏令营结束后依然回到原来的生活里,并没有任何改变,我们真的不甘心。”

于是,2011年,向芯、王向等人决定正式注册成立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为了顺利“注册转正”,向芯和王向两人轮流承担青草的工作,衔接社会上各类资源,并向相关从业者请教社会工作经验。

“机构和实践迎来的挑战,也在让大家不断学习提升。”王向表示,自己在博士阶段开始修读中国城镇化相关的社会学研究,向芯则是修读教育学专业,许多伙伴都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青少年教育的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从体验式学习、朋辈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到非暴力沟通、项目式学习、戏剧教育等教育应用模式,这群大学生统统都学习了一遍。“后来,我们总结了一条逻辑链,就是以回访方式开展前瞻性调研及项目评估,了解受流动影响孩子的问题根源以及如何有效解决问题。”青草项目总监卓婷告诉记者,很多受流动影响的孩子身处负循环当中,“自己觉得自己不行,没想法;家长没时间管孩子,觉得一旦上了中职就没前途;打工子弟学校老师则精力无法顾及学生。”

策划、回访、总结、再策划……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在不断总结和改良中逐渐形成了“青草夏令营”“羊城游学”“职校升学”三个主要活动计划,解决孩子“生活视野”“独自出行”“职业规划”的痛点。

在卓婷看来,金成成功改变自我的故事源于这些环节都得到了正向引导,如果找到正确的方向,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孩子和金成一样找到自己的价值:“只有培养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才能帮助流动儿童对抗曲折成长路上的种种挑战。”

十年时间一晃而过,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已给约2297位大学生、高中生和6283位流动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真的能改变世界吗?”有时候,一直走到现在的成员,仍然能记起18岁的自己是如何抱着雄心壮志,如何期望用尽全力、众志成城,如何希望改变这个世界一个被忽略的小角落,现在,他们还在发问。

随着希望一次次在其他孩子身上萌芽、生长,长成一株充满生命力的青草,他们发现——其实世界不提供标准答案,自己一直在寻求的答案就在每一个得到改变的人身上。

新闻推荐

90后广彩女传承人锁定新目标传承必须有活力,活力只能来自创新

广彩90后传承人陈韵诗受访者供图策划:吴江统筹:孙晶李卉文/羊城晚报记者王丹阳当中国民企走到“四十不惑”,创...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