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线 共筑健康梦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确保居民健康安全
小楼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儿保医务人员为0—6岁的宝宝做免费体格检查。
本报讯(记者沈枞 严洁君)健康是幸福的源泉,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事关全区人民的健康福祉。自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增城区以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和满意度为目标,切实把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通过不断深化组织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指标任务,使居民获得感明显提升,也让其在公共卫生服务的提升中获得幸福感。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使群众获得幸福感
“现在配个药,走几步就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果有个感冒头疼的话,也直接去那里看医生就好了。”家住增江街的陈阿姨对“家门口”的增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有独钟”。如今,像陈阿姨一样喜欢去基层医院看病的群众正越来越多,原因何在?“药便宜”、“服务好”、“环境好”等都是患者选择的因素。
据了解,近年来增城区积极开展14项免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在2017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考核中位列广州市第二,代表广东省参加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级现场评价,取得飞跃式的进步,得到省市专家的肯定,获得国家嘉奖;2018年度增城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级考核总成绩居广州市11个区之首。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全区16所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已与55.09万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45.98%,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4.54%。
同时,为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质量,去年,增城区统一规范建设了15所中医馆和20个预防接种门诊,打造了相对独立、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大大改善了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此外,增城区每年组织各镇街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下乡义诊活动、签约服务、健康生活饮食方式指导以及重点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等)随访、免费体检等服务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多措并举提升妇幼健康和疾病防控体系
此外,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也是重点工作之一,增城区实施母婴安康行动计划(2016-2020年),重点提升了区级重症孕产妇、重症儿童救治中心和二级医院及中心镇卫生院产科、儿科建设水平,并通过开展系列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建立母婴健康素养宣教立体网络。同时依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建立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基层助产机构组成的产儿科医联体,通过人才培养、管理输出、技术帮扶等形式,改进和规范增城区产儿科管理,提高产儿科诊疗水平,并建立重症孕产妇救治转诊、会诊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重症孕产妇和重症儿童救治绿色通道。
增城区还积极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目前,增城区有11间镇街基层医疗机构在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各门诊均配有专职精防医生为辖区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提供随访、评估和咨询指导服务。同时,增城区人民医院及8间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已申请通过为广州市残疾人康复资助定点机构(免费门诊)。
不仅如此,区卫生健康局还进一步完善各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心肺复苏等多内容、多形式的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加强了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重点抓好人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外环境监测,及时提供疾病防控预警信息。
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城区将继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计划,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就医预约登记、转介转诊、健康咨询用药指导服务工作;加大出生缺陷知识的宣传宣教力度,提高免费婚前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产前筛查诊断项目的服务覆盖率;积极推进产儿科医联体建设,提高增城区产儿科服务能力。
新闻推荐
杂牌机油摇身一变成“名牌” 增城警方打掉一个制售假冒注册商标机油团伙
警方缴获各类假冒知名品牌机油成品以及空机油瓶、标贴、纸箱等物品一大批。为逃避打击,把生产机油桶、桶盖、纸箱、商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