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人变忙人
今年是新中国七十华诞,也是我人生的第六十三个春秋,伴随祖国前进的步伐,我经历了工农商学兵不同的人生阶段。2011年,我因眼睛失明,不得不提前退休,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变得缓慢、苦闷、纠结,平日与母亲为伴,五十刚出头,就过上八十多岁老人的生活。在朋友的眼里,我成了笼中鸟,圈中羊。
在我最痛苦、无奈的时候,是社区和残联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让我学电脑、学盲人定向出行。从此,我的生活一步步从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我学会了失明状态下洗衣、做饭、搞卫生,还学会了给母亲量血压、测血糖、修指甲,更学会了报恩。记得有一次,母亲在家突发高烧,家里没有退烧药,没有冰袋,我就用冰箱里的冰馒头替代量体温,直至母亲病情稳定。从报恩母亲开始,到报恩社会,我一步步走到今天。
2012年6月的一天,那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我盲人变忙人的开始。那天,我去荔城社工站办事,正巧碰上一群志愿工作者在为残障的儿童制作书签等小礼品,经社工介绍,我加入到他们的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工作者。从而实现自己由一名受助者到施助者的人生转变。
有一次我搭乘公交车时发现公交总站设置不合理,要换乘必须绕远而行,而且该路段没有红绿灯,行人过马路非常危险。于是我向广州交委客管处提交了《关于请求增加214公交车广虎站的报告》,广州交委对我的建议很重视,及时派人现场调查,并与有关公司协调,不久后214公交广虎站正式运营,既方便了盲人出行,也方便了其他群众。
为推动全民阅读,三年前我和几位喜欢朗诵的老师,组建了全民阅读“增城阅读会微信群”,为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书香中国,尽了一份自己的责任。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级残联和朗诵协会组织的朗诵、征文、体育赛事等活动,以及到社区、到敬老院、到少年活动中心、区图书馆进行的公益演出和慰问活动。去年我荣获广东省盲人散文诗歌朗诵比赛一等奖,并当选省朗诵协会理事。
从少年到中年,从中年到盲人,再从盲人到忙人,此忙非彼盲,我现在是一个忙碌的人、快乐的人。回顾这些年走过的心路历程,我认为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集小成为大成,汇小功于大功。那么,建功大湾区、共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定能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中,变成光辉的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贵荣谢锡权)2019年增城区直机关“公仆杯”篮球赛昨晚在区体育馆拉开帷幕。赛事吸引区直机关近40个单位共27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