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敢于作为 增城区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增城发展再立新功

增城日报 2019-08-16 10:42

增城区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现场。

全体奏唱国歌。

举手表决大会审议事项。

分团讨论选举工作。

选举投票现场。

“增城区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8月9日在区文化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总结了近五年来增城区的工会工作,讨论确定今后五年全区工会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区总工会领导班子、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殷国良当选区总工会主席。广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夏俭保,区领导黄贤青、何鎏辉、徐明曦、叶鸿、江慧雄出席会议。”

五年工作成绩

五年来,全区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工运事业创新发展,完成了增城区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亮点一 切实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

五年来,区总工会把团结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通过专题学习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各项重点会议精神,增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增强了工会系统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列》,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切实履行党组织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工会党员干部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亮点二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一是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劳模、崇尚劳动氛围。成立区劳动模范协会,建立关爱劳模服务体系,定期深入劳模家庭,了解劳模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困难;落实好劳模疗休养、劳模困难帮扶和体检等活动。组织做好国家、省、市级先进推荐,评选全国、省、市劳动模范5人;全国或省“五·一”劳动奖状2个、“五·一”劳动奖章3人,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并通过报纸、表彰晚会等多渠道进行系列报道,彰显先进人物风采,传递正能量。积极宣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掘选拔付小兵、何丹凤、黄华平、曹凯滨、吴明南等生产一线的工匠,在全区大力宣传推广先进事迹。二是劳动竞赛稳步推进。举办“五·一二”国际护士节职工技能竞赛、“健康所系、性命所托”急救业务技能竞赛、“中国梦·劳动美”增城区职工行业形象摄影大赛等行业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劳动竞赛活动向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规范服务等新要求看齐。五年来1240多家基层工会开展了技能竞赛,参与职工达11.3万人次;技术攻关、项目科研120多项,获得科技创新成果36项;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350余条,为企业节省成本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1960万元。2018年广州市“羊城工匠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工人技能竞赛中,增城区福耀玻璃公司职工黎令荣获叉车项目金奖。三是工会志愿服务同步开展。成立义务劳动志愿者队,多次组织各级工会会员深入社区、厂区、城中村开展义务劳动,以实际行动为创建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的城市环境助力。

亮点三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各级工会组织始终把提高职工道德素质、提升职工文化水平、强化职工劳动技能、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作为提高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全面推行工会服务职工“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新模式建设,不断构建和完善服务职工体系。一是开展多元化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庆“五一”文艺晚会、职工运动会、职工羽毛球赛、职工篮球赛、户外拓展等深受职工喜爱和欢迎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广州市第九届职工运动会扑克拖拉机比赛项目中,增城区实现金牌突破;2017年广州市职工合唱大赛,增城区教育工会荣获银奖。二是规范职工活动阵地。加强和规范服务职工体育设施建设项目,推动职工书屋建设,对28家新建体育设施企业工会和15家新建职工书屋企业工会给予资金支持;开展职工能力发展辅导送课上门70余场,并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提供定制服务,赢得企业和职工的广泛好评。五年来,增城区新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1个,市级“模范职工之家”3个、“模范职工小家”3个。三是推广职工学历技能补助项目。通过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和技能提升工程,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五年来为2596名职工发放学历教育补贴和技能补贴,补贴金额达175多万元。

亮点四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各级工会组织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方联调”、“诉调对接”、“工资协商”等矛盾化解长效机制,科学处理维权和维稳的关系,在促进社会和职工队伍稳定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提升维权源头参与实效,主动参与和开展“扫黑除恶”、“综治维稳”、“平安增城”创建等政府中心工作。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喜迎建国70周年等重要时期,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加强劳工领域重大安全风险防范,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妥善处理各类劳资纠纷,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和职工队伍稳定。二是深化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倡议并联合区人社局、区人民法院、区工商联等部门设立“增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调中心”、“增城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在调解劳资纠纷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有效提升工会组织依法维权和法律服务水平。五年来,增城区三方联调中心共调解劳资纠纷案件89宗,成功调解40宗,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70多万元。与法院开展诉前案件调解8宗,成功调解8宗,涉及金额35万元。此外,为全区12个镇街工会和100余家企业工会配备了法律顾问,为基层工会依法开展工作提供了专业法律支撑。三是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各级工会组织通过“12345”、“12351”、“省总舆情”等线上平台,主动搜集与核实职工诉求,及时处置各类舆情。五年来,办理职工投诉事项180余宗,办结率达96%,妥善化解了一大批劳资纠纷,有效回应了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切实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执法检查40余次,检查相关企业160余家,纠正或提出整改意见27条;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16宗;多次参与举办大型法制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职工会员的法律意识。

亮点五 提升工会帮扶服务质量

一是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增城区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形成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社会窗口平台,建立节日慰问、临时救助、金秋助学、工伤探视、医疗互助等较为完善的帮扶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日常帮扶和动态帮扶相结合、一般帮扶和重点帮扶相结合、工会帮扶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职工困难。五年来,紧急补助达149人次,补助金额17.5万元;季度补助达1500人次,补助金额75.5万元;发放助学金21万元,帮助53名特困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二是提升工会服务品牌效应。优化提升在职工会会员住院关爱计划,实施相关配套慰问政策,积极扩大关爱计划的服务范围,发放慰问金达315多万元;推广省、市总工会“职工住院二次医保”、特种重病医疗保障计划、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等惠及职工的保障制度,参续保受益职工达35万人次,累计为530多名患病职工办理20多万元补助;一线职工免费体检活动惠及职工超过1.5万人。建成“爱心妈妈小屋”3 家,为孕期、哺乳期女职工提供卫生、舒适的休息、哺乳场所。

亮点六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一是推进工会规范化建设。坚持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以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为工作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工会组织覆盖面和职工入会率。坚持“党建带工建”工作机制,举全区工会之力开展“工会组建攻坚行动”,创新建会模式,拓展建会领域,推动723家非公企业完成建会,发展会员8.8万人。二是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稳步提升整体专业素质,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建设,举办多期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班,工会干部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三是努力建设智慧型工会。探索“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模式,推动工会工作实现网络化、规范化、效率化的探索。开通“增城工会”微信公众号,并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扩大工会传播力、影响力。

未来五年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区总工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国工会十七大目标任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着力做好工会维权服务工作,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全面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高工会系统党的建设质量,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活力、有力。

要求一 充分认识新时期工会的新定位、新任务

会议表示,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城改革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期和机遇期。因此,各级工会组织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基本定位和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在推动增城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要求二 强化新时期工会的使命担当

各级工会组织要注重突出政治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及时把党的主张和意志落实到职工群众中去,最大限度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各级工会组织要注重体现群众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主动深入基层,贴近职工群众,全力以赴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求三 实现全区工会更大作为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会牵头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工会组织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进一步挖掘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构建项目化的品牌管理机制,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着力形成工作合力,要把区直各部门、镇街及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工会事业发展;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既要继续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要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对工会工作、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增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作出新的贡献。

新闻推荐

增城碧潭村: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开展垃圾分类 成功创建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

南方日报讯(记者/朱伟良实习生/钟莹)走进增城区仙村镇碧潭村,眼前是村道干净整洁、民居整齐划一的景象。村民广场上、村道乡...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