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即将开始实施 着力打造“双心四带、点面网络”商业空间结构

增城日报 2019-08-14 07:40

本报讯 (记者姚玉函)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广州市大力推进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增城在承接主城区人口、疏解城市功能提出新要求。为科学引导增城商业实现新发展,增城区编制了《广州市增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规划》(下称《规划》),并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

据悉,此次规划对象按照服务对象,共分为两类11项。一类是主要服务市民的商业服务类,属于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商业中心(含商业街)、餐饮集聚区(含美食街)、零售网点(含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批发市场、酒店、肉菜市场(含惠民生鲜超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7项;另一类是主要服务企业的商业配套类,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商务产业园(含电商园)、物流基地(含配送网点)、会展中心、中央厨房等4项。规划范围覆盖增城全域11个镇街,规划期限为2018年至2035年。

按照《规划》,增城区将打造“双心四带、点面网络”商业空间结构。其中,“双心”是指构建增城中轴线、东部交通枢纽两大商业商务中心;“四带”是指打造东部商务商业、中部科创商业、南部物流电商、北部商旅融合四大发展带。此外,“点面网络”即是推动分散布局在全区域的市区级、街镇级、社区级商业中心,与公共中心、交通节点、文化、旅游、居住等功能区融合布局,形成网络互联的空间体系。

《规划》衔接“大商业、大商务、特旅游、大流通”的支撑策略,针对增城商业服务、商务服务、旅游商业、流通商业四大方面空间布局设置了明确指引。

其中,商业服务空间布局方面,增城区规划打造市区级、镇街级、社区级三级商业中心,实现基本满足镇街居民的商业需求。其中,市区级商业中心8个、镇街级商业中心9个。在此基础上,借鉴深圳、苏州、成都等城市的成果经验,依托挂绿湖、东部交通枢纽、1978电影小镇、派潭生命健康小镇等重要节点,打造4个特色各异的商业地标,提升增城商业发展的整体形象。

此外,商务服务空间布局主要依托4大总部经济聚集区、5大创意产业园和2大会展中心,布局形成相应产业的商务服务业态。旅游商业空间布局将统筹盘活北部三镇度假酒店、民宿农家乐、特色小镇等优质资源,形成增城独具特色的旅游商业服务。流通商业空间布局则以现有物流基地、批发市场、农村电商、中央厨房为基础,建设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为确保规划具有可操作性,《规划》还结合11个街镇现状商业发展情况及现状问题,衔接增城分区规划、重点功能区控规、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提出针对性强、各具特色的街镇商业发展思路和布局指引。

新闻推荐

“送戏下乡”文艺演出走进南圃村

本报讯(记者黄丽萍通讯员邓文敏)为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丰富基层文化生活,8月10日晚,区文化馆组织荔城街明珠粤剧曲艺协会...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