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鹊桥重飞度 珠村乞巧又一年 传承人讲述乞巧文化15年的变与不变
8月2日,广州乞巧文化节正式开幕。而在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珠村,从7月初已经进入到忙碌节奏中。农历七月初七前几天,是珠村最热闹的日子。连续几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涌进这个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岭南古村,前来欣赏“摆七娘”、“拜七娘”、吃“七娘饭”等一系列乞巧节民俗活动。
今年是乞巧文化节的“十五及笄年”,也是天河珠村乞巧文化市级传承人潘剑明见证乞巧文化在广州发展的又一年。作为珠村乞巧文化的最初推广者,他身体力行为民俗的热心传承努力,被誉为珠村民间文化的“活字典”。对于潘剑明来说,15年间,传统乞巧民俗有了“新表达”,而不变的是代代传承的热情。
变:传统乞巧有了“新表达”
在村里进行解说、接待各类来了解体验乞巧文化的游客和市民群体、将乞巧文化节的热闹场景发到朋友圈“吸粉”……这是8月开始之后潘剑明的日常。年年乞巧节,而对于潘剑明来说,变化却在一年年中产生。
他说,珠村“样子”变了,变得更美也更热闹了。今年,珠村“乞巧水街”正一步步显现:河涌重现、“黑袍”已脱,马路、步行道尽收眼底,岭南骑楼初显;来过传统节日的人多了,首次设立的车陂分会场更是以美丽“鹊桥”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打卡”。
潮墟、汉服设计比赛、游船联谊……在潘剑明看来,节日变了,有了更多创新元素。从这几年来,广州乞巧文化节将触角延伸到了正佳广场、广州塔等CBD商圈。组委会还将乞巧联谊活动与文旅产业结合在一起,今年,“潮墟”等时尚元素更是加速了文旅融合。
人群变了,年轻人当起“代言人”,加入到乞巧文化的传承当中。潘剑明说:“在珠村乞巧刚刚恢复之初,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参与人员都是乞巧婆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有一半乞巧手工艺人是年轻人了,第一批乞巧婆婆的孙女长大了,上了大学,此外还多了不少"巧哥"”。
15年来,潘剑明见证了乞巧文化从珠村走到广州、从广州走向世界,传统文化魅力不断释放吸引力,让民俗节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历数这些年的变化,他说:“曾经,乞巧只是在珠村的乞巧婆婆之间传承,而现在,乞巧的传承人中有了年轻人自发"代言",还融入了文创、国际化的元素,乞巧文化节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在以前是想也想不到的。”
不变:代代乞巧传芳华
回忆起当初第一次见到“拜七娘”时的场景,潘剑明仍然记忆犹新:“在1998年的七夕节,我看到我妈妈和一帮年长的乞巧婆婆摆起了"七娘",我被她们对生活的祈愿和热爱打动,开始为恢复乞巧文化而努力:收集乞巧民俗资料、对外宣传。”
在潘剑明的努力下,经过媒体的宣传和政府的引导,珠村乞巧民俗重回公众视野。自2005年起,天河区政府在珠村举办一年一届的“广州乞巧文化节”,今年已是第十五届。
对于潘剑明来说,每年的乞巧文化节中,不变的是对于传统非遗的传承热情。
“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的90后巧姐梁燕虹已参与15年拜七姐仪式活动,"00后"就有六七个人年年参加乞巧节。”潘剑明一边向记者展示村里年轻人参与乞巧活动的照片,一边讲述珠村人传承乞巧文化的热情。
2004年,珠村小学将乞巧手工艺作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小学课程。2005年,珠村小学与珠吉街道办事处合作开发教材《我们的乞巧》,并于2006年正式在课堂中使用。潘剑明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村小学第一批小乞巧手艺人也已经二十多岁了。乞巧民俗自小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乞巧文化节里,传统的民俗展示是年年不变的保留节目,这是乞巧传承的DNA。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乞巧文化节、喜欢传统民俗,我感到很欣慰”,潘剑明说,珠村的很多“巧姐”都已经受邀请到一些院校里面当起了客座教授,年轻人每个星期都会学一堂乞巧的公益文化课。相信未来的乞巧文化发展会越来越好。
南方日报记者郭苏莹
新闻推荐
成长刘颗颗广州自由撰稿人6月的一个晚上,我去姐姐家,正碰上牛牛在背古诗词。我顺口念了句小时候背过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