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乡贤力量 化解乡村矛盾 小楼镇成立首个乡贤工作室
镇领导与乡贤们座谈。
本报讯(记者姚玉函 通讯员曾小宣 文/摄)为应对农村发展新常态、助力构建和谐新农村,近日,小楼镇首个乡贤工作室试点在江坳村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小楼镇党委、政府按照区政法委关于丰富和拓展“枫桥经验”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乡贤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积极作用的创新举措。
按“五有”要求搭建乡贤工作室
在设立乡贤工作室时,小楼镇选取了矛盾较为突出、人口相对较多的江坳村为试点。
按照有固定场所、有本土乡贤、有工作制度、有专人管理、有工作台账等“五有”的要求,该镇选定4名有德行、威望高、口碑好的社会贤达,组成了乡贤工作室领导小组;同时发挥乡贤力量,扩大乡贤的影响力,将江坳村分为13个片区进行管理,每个片区都物色合适且已通过政审资格的乡贤到一线进行接待和处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工作中,乡贤工作室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结合、突出实效”的原则,依照调解流程进行调解。
此外,小楼镇还邀请司法从业人员和优秀基层干部,对乡贤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切实提升乡贤履职能力。
拓宽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子
乡贤工作室的成立,拓宽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路子。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为乡亲所信任的优势,坚持“用百姓的方法,解决百姓的事情”,江坳村乡贤工作室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维护邻里和睦、乡村稳定。
据悉,乡贤工作室筹备期间,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和在乡贤的帮助下,田心社、吴家庄、樟村社的美丽乡村建设、增城迟菜心农业公园园区道路扩建、上江社泥砖房连片改造、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民心项目得到了顺利推进。而自江坳村乡贤工作室成立以来,乡贤们更是根据社情民意奔走在田间地头、街头小巷,及时协调、化解各类矛盾,主动协调农业园区道路扩建,泥砖房连片改造分房等问题,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能参与村中事务管理及矛盾纠纷调解是村民对自己的肯定,我们要把这种信任感和荣誉感化为工作动力,把村庄建设得越来越好。”一名乡贤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意稳谢锡权)郑中钧中学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昨日奠基,标志该校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郑中钧中学改扩建工程(一期)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