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长兴街发起长者关怀行动一顿饭的陪伴 温暖空巢的心
志愿者梁阿姨(左一)和李阿姨(左二)买完菜和社工一起步行2公里至黄婆婆家。由于预算有限,梁阿姨和李阿姨买菜会精打细算。两名志愿者和三名社工陪着黄婆婆(左三)吃一顿热闹的午饭。志愿者李阿姨在黄婆婆家下厨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长者,高龄、独居、患病、残障或者孤寡,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他们被称为“空巢”老人;他们则是一群特殊的客人,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他们会买菜带到“空巢”老人家里做饭和他们一起用餐。
在天河区长兴街,“一顿饭的陪伴”关怀行动已持续半年,目前已有10多位特殊老人感受到温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阿婆独居几年
再迎特殊客人
天河区长兴街一个大院的民房里,今年79岁的黄婆婆正在等候来探望她的特殊客人。她们与她非亲非故,但每个月,她们总会带着菜来到黄婆婆家,为她下厨,送上“一顿饭的陪伴”。
黄婆婆住在大院的一处平房中,客厅和房间在公共走廊的一边,厨房和洗手间则在另一边。她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在屋后是一整排的波罗蜜树,还种了一些黄皮果,黄婆婆为客人们准备的水果正是这些大院中的“土特产”——这些是邻居们采摘后特意送给她的。虽然是一个人住,但房子打扫得十分干净。
“我丈夫去世3年了,我女儿嫁到车陂,现在就我一个人住在这里。”见到记者前来,黄婆婆非常开心,虽然女儿离家并不算远,但女儿家也并不宽裕,所以更多时候黄婆婆还是一个人住在这里,门口的花盆中还种上了番薯,平时可以自己吃,要买个鱼或者肉,她就会请邻居帮忙从市场上带回来。
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黄婆婆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孤单,所以每次有人来探望她时,她总是特别开心。
志愿者逛市场备好食材
下厨做饭俨然主人模样
另一边,黄婆婆的“客人们”正在长湴市场买菜。上午9时,志愿者梁阿姨和李阿姨就已来到长湴市场,和长兴街社工站的社工们一起为这顿特殊的饭买菜。
每顿饭的餐标是50元,志愿者和社工们要精打细算。逛了半个多小时,菜品采购齐全,她们再步行到黄婆婆家。从市场到黄婆婆家,徒步要20多分钟。踏入大院一番问候后,梁阿姨和李阿姨就开始忙碌起来:洗菜、做饭、做菜,她们对厨房里的一切非常熟悉,像主人一样忙碌起来。11时许,一顿四菜一汤的饭已经做好,社工和志愿者们陪伴着黄婆婆吃上了一顿暖心的饭。
“其实今天的志愿者还少了一位,因为她怀孕了,平时都是三位一起上门服务。”社工告诉记者,而梁阿姨、李阿姨年纪其实已经不小,两人都已年过六旬。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现在来帮其他老人,其实也是在帮我们自己。”两位志愿者笑着说。
比较特别的是李阿姨,今年64岁的她其实也是一位“空巢”老人。她的儿子在深圳工作,因为工作繁忙,他一年也难得回几次家;女儿虽然嫁得近,但平时也比较忙,一周大概回来两三回。绝大多数时间里,她都是一个人。“帮助这些老人,其实也是给自己找一些事做,做志愿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能学到东西。”李阿姨笑着说。
36名志愿者半年时间
陪10户老人吃46顿饭
据了解,“一顿饭的陪伴”长者关怀行动开始于去年12月23日,截至今年7月1日,在长兴街社工站的支持下,已为10户特殊老人进行配对,并提供恒常服务,其中有3户是今年3月才开始配对上门。目前共入户46次,固定参与志愿者21人,机动参与志愿者15人。
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兴街社工服务站)在过往的三年服务中,了解到长兴辖区内有一群需要特别关爱的长者,这些特殊(高龄、双老、患病、独居、孤寡、三无、残障等)长者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有的因为身体行动不便很少甚至不出门,“空巢”长者的现象越来越多。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晚辈逢年过节都逐渐以外出聚餐方式替代家庭聚会,尽管一起聚餐也沟通甚少,久而久之,晚辈与手机的沟通密切度远远超过与长者的相处,以至于长者也担心晚辈工作生活忙,开始减少主动与晚辈谈心、表达需求。社区里很多这样的长者群体,渴望子女能够多关心自己,多花时间陪陪自己,却担心带来不便,和晚辈一起在家吃顿饭的很简单的事情却成了很难实现的愿望。”长兴街社工站副主任邹密说,长者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相对其他群体较敏感,更容易产生情感支持的需求,渴望获得子女等家人的陪伴和关心,“哪怕是简单地和家人在家一起吃顿饭,见个面,聊聊家常,互相了解近况,获得更多的陪伴,老人也会很满足。”
基于这种想法,“一顿饭的陪伴”长者关怀行动项目诞生了。不过,如今这个项目也遇到一些难题,其中最难的是经费问题。“目前我们只筹集到2000元,服务内容有限。我们期待更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能够伸出援手,哪怕是一些商家提供食材,我们都非常欢迎。”邹密说。
新闻推荐
律师在线陈某因经营公司不善,急需资金周转,遂决定将自身位于天河区的100平方米物业出售筹集资金。2017年7月20日,业主陈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