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社工好有心 上门教老人玩手机江海街社工服务站开展耆英触“电”计划,700多名长者受益

南方都市报 2019-06-24 06:12

[摘要]江海街社工服务站开展耆英触“电”计划,700多名长者受益

江海街社工服务站社工易岚在教周伯使用智能手机注册电子健康码。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网络挂号、微信支付、视频聊天……如今,当大部分人都享受着互联网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时,还有这样一群老人,或独居,或孤寡,他们想学习各种电子化技能,却苦于找不到人教。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江海街社工服务站为此开展耆英触“电”计划,通过社工联动退休党员、义工,指导长者使用电子化服务,目前已服务超过700名长者。

八旬老人苦于

不会网上挂号

“扫一扫,关注这个!”6月20日上午,在海珠区退休老人周伯家,应周伯的要求,江海街社工服务站社工易岚正手把手地教周伯用智能手机“申码”———凭该健康码可通行16家医院。84岁的周伯头发花白,戴着老花眼镜端坐在沙发上,认真学习新技能,一口一个“老师”地尊称年轻的社工姑娘,不时还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

“社工姑娘教我好细心、耐心!”周伯竖起大拇指点赞,易岚已四次上门为他一对一上课,即使暴雨天也坚持按时前来,指导老人用手机挂号、付款、发微信,他现在把智能手机玩得像年轻人一样溜。

周伯平时和老伴住,子女定期来探访,他长期使用一款几十元的老人手机,“功能少,只能打电话,发短信都不方便更别提上网了。!”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周伯感觉自己要被时代淘汰,原本计划买智能手机,但考虑到无人教,他迟迟没买,“子女都有家庭,工作忙,没时间来教我!”

周伯切身体会到在电子化时代处处“碰壁”,现在很多三甲医院都用手机网上挂号,周伯因为无法操作,每次都要现场挂号,经常6点多起床,一早跑到医院排队,好不容易挂的号又不是当天的,下次又要再去医院,“一来一回,浪费好多时间!”

去超市买生活用品,看到其他人用手机“滴一声”就买了单,周伯却要掏出一堆纸币来清点一遍后支付,“我们老人家手又颤,一不小心,硬币又滚出来”。

社工上门

教老人用手机支付

这一次让周伯终于下定决心买智能手机,是因为听说江海街社工服务站开展耆英触“电”计划———免费上门教长者用智能手机实现电子化服务,他立即通过街道联系上江海街社工服务站,报名参加,并专门花900多元买了一部华为手机。

江海街社工服务站为周伯安排社工易岚为他一对一上门服务,短短的三次课,已经让周伯学会了用手机挂号、付款、发微信。

周伯笑眯眯地说,自从学会用智能手机上网,他挂号方便多了,不用再辛苦跑去医院挂现场号,“哪个专家哪天出诊,用手机看一目了然!”出门买东西也不用带零钱,用手机“滴一声”就能买单,和工友、家人用微信欢快地聊天、视频,退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我虽然夕阳了,但不能失去阳光,夕阳依旧红!”周伯说,他准备将自己从社工老师那学到的内容,再传授给老伴和其他朋友。

易岚对这个高龄学生也给予称赞,通过几次课程,“周伯能完全记住步骤,也愿意尝试新东西,非常值得肯定。”

“教会长者电子化服务,在关键时候能救人!”江海街社工服务站主任李水芳举例说,80多岁的徐长英就是受益者,她患有心脏病,曾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她的身体情况一直不太好,经常觉得头晕,心脏有时会跳得很快,常担心自己在家晕倒而没人知道。徐姨虽有“平安通”,但由于不会使用,一直放在家里没有动过。

社工上门探访时,徐姨希望社工教她使用“平安通”,社工在教徐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她连开机都不会。在社工的耐心教导下,徐姨学会了使用“平安通”,并表示会一直戴在身上,以防发生意外。

耆英触“电”计划

获市民政局资助

耆英触“电”计划负责人、江海街社工服务站社工范俊朗表示,耆英触“电”计划服务对象为辖区独居、孤寡、双老长者,通过社工联动退休党员、义工等社区资源,教目标长者使用电子化服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长者,会通过小组、活动形式来学习电子化技能。希望以此给老人生活带来便利,防止他们与社会脱节。

据了解,耆英触“电”计划是第五届广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入围项目之一,获得广州市民政局资助,江海街社工站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上门探访218人次独居、孤寡、双老长者并协助电子化服务90次,帮助了超过230人次解决使用手机的问题;耆英触“电”计划共服务超过700名长者,间接服务超过1500人次。

采写:南都记者杨婷

新闻推荐

双桥污染珠江 搬迁刻不容缓 市、区河长办联手严查双桥味精厂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甘韵仪通讯员赵雪峰6月15日,广州市河长办根据群众举报线索,联合海珠区河长办、区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