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房颤卒中有了全新微创介入技术

信息时报 2019-06-13 02:08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白恬) 84岁的何老伯是一名永久性房颤患者,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情况下,老伯在前两年还是相继两次发生缺血性卒中。为了预防卒中再次发生,医生建议何老伯行左心房封堵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晞明表示,这种全新的微创介入技术可有效防止左心耳血栓形成及脱落,从血栓来源的源头上防止房颤卒中的发生。近日,何老伯的左心耳顺利置入了封堵器,术后他很快能下床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也获得了良好的预防卒中的效果。

长期抗凝治疗存在出血的风险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陈晞明介绍,目前,我国房颤患者接近1000万例,其中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超过30%。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极易形成左心房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重要脏器梗死,其中脑血管栓塞(即脑卒中,俗称中风)最为严重。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引起房颤卒中的血栓有90%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也因此被称为“血栓之源”。

为了预防房颤卒中,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然而,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脑血管栓塞,并且存在出血的风险。此外,很多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容易忘记服药。据统计,我国预防卒中的房颤抗凝治疗率仅仅只有10%,不少患者心存侥幸不坚持服药。

左心耳封堵术从源头预防房颤卒中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彻底防止血栓从左心耳中脱落呢?陈晞明指出,左心耳封堵能有效防止左心耳血栓形成及脱落,从血栓来源的源头上防止房颤卒中的发生。他介绍,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全新的微创介入技术。医生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到左心室的尖端,导管脱出、封堵器张开,封堵器像一把“小伞”一样将房颤患者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堵住,一段时间后心脏内皮细胞会覆盖封堵器表面,使左心耳完全闭合,不再与左心房相通。

他告诉记者,左心耳封堵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在手术后可以只服用阿司匹林,即“单抗”药物治疗,免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药物不耐受和高昂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也避免了抗凝药物需要经常性监测的麻烦,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闻推荐

市区驾驶游刃有余 上高速也无压力 试驾欧拉R1“女神版”

汽车电动化趋势的全面来临,门槛较低、定位更精准、价格更实惠的小微电动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欧拉R1是长城汽车旗...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