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投入占50%研发支出不足5% 中药企业缘何重销售轻研发

财经网 2019-06-11 17:06

财经网讯:近日,恒瑞医药、和黄医药等西药企业被曝光研发费用不足,但若仔细对比,发现与中药企业相比,西药企业对研发已算投入颇多。

国内制药企的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在中药行业中表现的尤为严重。Wind数据显示,71家上市中药企业中,2018年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超过50%,共有15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却仅有9家。

哪些中药企业尤其重视销售,轻视研发,这一现象因何产生?药企会如何改善这一现状?针对上述问题,医药行业研究员刘小东给出了他的回答。

大型药企研发支出多不足5%

据财经网梳理Wind数据发现,一些大体量中药企业重研发轻销售的问题尤为突出。在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药企中,步长制药、康恩贝、济川药业、华润三九年销售费用分别达到营业收入58%、50%、50%、48%。与营销投入高相对应,一些大型中药企业销售队伍庞大,白云山、天士力、济川药业、同仁堂、东阿阿胶、仁和药业的销售人员数量更达到总人数49%以上。

与大力倾注营销相比,中药企业对研发投入则少得多。同样据Wind数据显示,71家中药药企中,2018年对研发投入力度最大的是龙津药企,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到11%,其次为康缘药业,占到9%。其余69家药企研发费用均未达到营业收入8%,仅9家药企这一比例超过5%,20家药企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过4%。

甚至知名药企研发投入也远远不足,其中,白云山、同仁堂、太极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低于1.5%,康恩贝、东阿阿胶这一比例分别为2.7%、4.7%,步长制药与天士力分别达到4.2%、6.6%,已是15家营收超过50亿元的A股中药企业当中,唯二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超过5%。

此外,作为中药企业,康恩贝现代中药与植物药占其总营收66%,然而,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的在研项目中,共有创新药 11 项,但创新中药只有2 项。另值得一提的是,康恩贝自2017年推出大品牌大品种工程,这就意外着公司对“老产品”仍倾注较多资源。

而另一家近期引起争议的中药企业——步长药业,中药新品研发也成效寥寥。据2018年年报显示,步长药业在售产品均为推出多年的“老产品”,无一新推药品。公司战略为“聚焦大病种、培育大品种”,这意味着对脑心通胶囊、康妇炎胶囊等已有产品的二次开发,仍是其发展之重。作为家中药企业,截至2018年12月,步长药业在研产品221个,其中,中药只有14个。

同仁堂与太极集团也存在类似问题,财经网翻阅同仁堂年报发现,公司2018年400余种在售药品中,无一例新推药品,均是销售多年的产品。与此同时,同仁堂还在近年来推出饱受争议的直销业务,意味着更多倾斜于产品销售。太极集团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在研项目达80余项,公司在售药品18种,其中中成药共7种,但无一属报告期内新推药品。

对此,刘小东对财经网表示:“中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分两种:一种是在老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功能效用再开发,另一种是开发新的产品。国内的中医药企业更多是在吃老本,一直在卖之前传统的经典名,方或者前几年批准的产品,而不开发报批上市新品,因此更多的是存量的市场。”

消费品色彩浓重导致轻研发

与国内西药企业相比,国内中药企业对研发投入远远不足。国内上市化学药企业中,2018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超过超过20%共有4家,超有10%有18家。其中,恒瑞医药2018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为15%、海正药业、复星医药、华海制药分别达到10%。

对于研发新药的风险,太极集团在2018年年报中透露,新药的研发从立项、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注册到大生产环节多、研发周期长,另外,随着国家药政法规的变化、审批的门槛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

国内中药企业为何普遍不重视研发,反而对销售大举投入?“原因之一在于,难以获得临床数据,令新中药申请难度大,使得中药企业研发新药的积极性低。”刘小东表示,文化理念和评价方法不同,导致中药特别是传统中药,很难通过以现代科学为标准的审评规则。如今的临床数据标准更多是按照现代实验学科的方法评定,而传统中药效果很难通过这类评测,也就很难拿到新的药品批文。

“从化学的角度看,西药有效成分相对明确,虽然是简单或者较为复杂的化合物,但用分子式可以明确的表示组分。但中药“君、臣、佐、使”的组分、外加并不具体的用量,往往导致成分复杂,也就很难在西方科学体系占主导的评估体系中通过验证。”刘小东说。

广州药业一位中药研发人士曾公开告诉媒体,大部分中药出自经典名方,按照国内中药注册的相关规定,出自经典名方的复方中药上市,不需要像西药那样做四组临床试验。而药企研发费用中,临床试验的费用是最大的一块。

在他看来,部分中药食药难分,消费品色彩浓厚,对于中医药起来来说,其业绩往往是销售和品牌驱动,而不是经典药企一贯的产品驱动,更加导致中药企业重营销、轻研发。 “部分中药企业如片仔癀、东阿阿娇和云南白药更多是靠文化、甚至是信仰驱动,而不是产品驱动,其性质与宝洁等消费品公司更相似”,他表示。

庆幸的是,中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近年来在增加,Wind数据显示,71家A股中药企业中,2017年研发费用增加的有48家,2018年,这一数据有所增长,达到54家。

与此同时,诸多中药企业先已向生物制药转型。天士力多次公开表示,公司已经在朝生物药方向转型。上市公司年报透露,步长制药已投资近7亿元,在四川泸州建立300多亩的生物制药基地。康恩贝2017年投资 9.5 亿元,参股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和最大的产业投资者。

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中药企业大多在生物制药领域缺乏技术和人才的积累,研发投入是否能跟得上转型计划,依然是中药企业需面对的问题。

新闻推荐

退休老校长孙德明,耕耘教育一线数十年,见证长安教育发展 从教学“万金油”到教育改革实践者

■退休老校长孙德明在介绍自己对职业的感情感悟【编者按】目前,“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报告会在长安全面铺开,15名宣讲员...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