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湖扒龙船 老外组团看 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进行多项龙舟活动

广州日报 2019-06-06 03:59

昨日,白云区穗港澳龙舟邀请赛暨人和镇第二届鸦湖乡洪圣庙龙舟竞渡及文化交流活动在锣鼓喧天中拉开帷幕。车陂涌里的龙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苏韵桦 摄

番禺

备战龙舟赛日练八小时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肖桂来通讯员番宣)一江锣鼓闹,十里两岸喧,百舸疾飞渡,千桨翻白涛。番禺区第十七届“莲花”“禺山”龙舟赛暨彩龙竞艳活动将于6月9日在番禺人的母亲河市桥河精彩上演。近日,市桥河上传来了密集的鼓点声和气势如虹的号子,一艘艘龙舟如虬龙出海,在河面上划出壮阔的波浪。番禺的健儿们正在为龙舟赛进行紧锣密鼓地备战。

番禺龙舟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当中不得不提大功臣石楼镇。“石楼大乌龙”造型全国罕有,但又显得稳重而憨厚,船身乌黑发亮,远看就像威风凛凛的黑将军,不仅是番禺乃至珠三角一带有名的龙船前辈,还是当地的“龙船王”。更为重要的是,2009年,番禺区石楼镇被命名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传承基地”和“广东省龙舟文化之乡”,是番禺龙舟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石楼镇砺江河,“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龙舟队——石楼镇亚运城龙舟队,每天下午两点就在砺江河加紧训练,积极备战番禺区龙舟赛,队员都是来自该镇各村的龙舟好手。近段时间,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坚持训练。

主教练陈浩忠表示:“这80多个队员里面,个个都非常热爱龙舟运动,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甚至牺牲工作的时间,参与到龙舟训练中。”一些村和企业,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对于参加龙舟比赛的员工,灵活调节他们的上班时间,以保障训练时间。大家都默默地以实际行动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助威呐喊,擦亮“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的牌匾。

端午节前夕,番禺各地龙舟活动蓬勃兴盛。记者乘快艇看洛浦街东乡喜邻里龙舟队进行水上技能训练。只见该龙舟队在清澈的水面进行训练,乐此不疲。

该龙舟队教练洪其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天(训练)8小时,越是高温越要练,练肺活量,下阶段(体能训练)强度更大,水上(训练)也会越来越激烈。”东乡喜邻里龙舟队除了备战番禺“莲花杯”,还将继续作为番禺区的代表参加6月15日举办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虽然我们拿了不少冠军,但每次参赛依然抱着学习的心态,发扬龙舟人精神,全力以赴,争取好成绩。”在东乡龙舟队担任了十年领队的吴伟祥表示。

由石碁镇文体中心主办、石碁镇水利所协办的2019年石碁镇龙舟代表队竞渡启动仪式在清澈的石碁镇小龙涌河段举行。这一传统文化的含义是祈愿祥风时雨、国泰民安。龙舟队员们身着专业的扒船服装,精神饱满地带着大家的重托与祈愿开始了扒练,他们在整齐划一的扒船动作下,龙舟在水面上飞速前进。顷刻间,他们从河涌的尽头迅速而熟练地掉头返航继续奋力前进。在短短的数百米过程中,龙舟从小龙涌扒至长坦涌、雁洲涌,一路鼓声连连,高声呐喊,为今年的龙舟比赛积极备战。

白云

人和赛龙舟万余华侨回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的大部分乡亲而言,乡愁就是端午节期间“咚、咚、咚”的龙舟鼓声。昨日是农历五月初三,广州市白云区穗港澳龙舟邀请赛暨人和镇第二届鸦湖乡洪圣庙龙舟竞渡及文化交流活动在锣鼓喧天中拉开帷幕,50条龙舟齐齐上阵,上演“群龙争霸”。如此大阵仗还吸引了一大群外国龙舟手组团来观看。老外们初次品尝到端午专享的龙船饭,觉得新奇又好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通讯员云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50条龙舟齐聚鸦湖

今年,除了人和周边地区的龙舟队齐聚鸦湖之外,还有来自香港、澳门的龙舟队参与,龙舟数量达50条,规模之大创历年鸦湖景之最。此外,人和镇独具魅力的龙舟文化更引起英国、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尼日利亚等国家龙舟队慕名而来,他们组成百人观摩团前来体验交流。

作为端午龙船文化的重要一环,龙船饭也是鸦湖景的重头戏之一。昨日中午,鸦湖村摆下200桌龙船饭,准备了白切扇鸡、靓烧鹅、瑶柱瓜甫、清蒸鲩鱼、烧肉拼蛋卷等九道菜,招呼海内外各路友人共度传统佳节。席间,外国友人们纷纷研究起筷子的用法,十分有趣。

“这顿龙船饭太好吃了,我最喜欢的是烧鹅和三丁炒肉。”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龙舟爱好者Zonda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吃到龙船饭,她觉得很新奇,也很兴奋。用餐结束后,记者巡场发现,外国友人的餐桌上,三丁炒肉这道菜最受欢迎,它们无一例外被吃个精光。

Zonda说,龙舟文化传入澳大利亚有二三十年历史了,她通过参加当地华人社区的活动了解了龙舟文化的传统习俗,一直特别想来中国亲身感受,通过此前参加活动的朋友介绍,他们终于申请成功。

人和村民推着龙舟来参赛

吃饱喝足,稍事休息,鸦湖公园对开的江面上,鞭炮声、龙舟鼓响成一片,一年一度的鸦湖景热闹上演。水面上几十条龙舟劈波斩浪,你追我赶,扒仔们奋勇挥桨,动作整齐划一。扒到中程,有的龙舟上坐在中间的扒仔们集体以半跪姿势扒水,进一步发力,完美的同步相当壮观,龙舟似乎漂移了起来。精彩的竞渡吸引了大量民众冒雨围观,流溪河两岸人头攒动,呼声如潮。

人和镇是著名的侨乡,目前为止,约10万余名人和的华侨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听到这个活动,万余名华侨从世界各地飞回家乡。

为了参与今年的鸦湖景,人和村可谓大费周章。人和村龙船会负责人骆剑锋说,近年来,由于流溪河上修筑人和桥,没有设船闸,以至于人和村传统龙无法下水。看到今年活动的阵势,村里一致认为一定不能缺席,于是人和村烧制了一个24米长的带轮子的模具。农历四月初八,两条11年未曾出水的传统龙起龙后,被用吊机吊起放入模具,几百村民硬是推着龙舟走了两三公里,前来参赛。

天河

约二百龙舟车陂“走亲戚”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秦松通讯员孔剑锋)锣鼓震天,喜气洋洋!昨日的车陂涌里,约200艘龙舟轮番出现,他们都是来车陂“走亲戚”、趁车陂景。今年的车陂景还有一大特色,“龙舟剧·宗祠版”《车陂龙舟最有戏》在晴川苏公祠首演。

在广府龙舟礼仪中,“招景”是向兄弟村发出邀请,兄弟村收到邀请,欣然赴会则为“应景”。龙船景当日,受邀村派出龙船前往,就叫做“趁景”。

据悉,车陂龙船景已有超过三百年历史。“今年招景的龙船约有200艘。”车陂扒龙舟非遗传承人苏应昌告诉记者。

据介绍,今年车陂景最远的兄弟村在东莞、顺德和南沙,他们划船约两个小时才来到车陂。

昨日的车陂,150多岁的宗祠前奏响悠扬的竹笛声;气势磅礴的男子群舞“龙舟舞”引来阵阵掌声……“龙舟剧·宗祠版”《车陂龙舟最有戏》在车陂涌不远处的晴川苏公祠首演。

台前幕后一百多人的剧组中,年龄最小的演员6岁,最大的80岁,不仅包括七大高校师生,还包括车陂龙舟非遗传承人、车陂龙形拳传承人、车陂小学学生和车陂艺术团等。

故事以出生在中国澳门的车陂后代苏为氹的视角为主线,讲述他在端午节回到故乡,偶遇从未谋面的“九堂叔”苏身正,看尽车陂端午场景的故事。

除了特邀龙舟剧目《车陂龙舟最有戏》外,龙舟戏剧嘉年华的节目也是精彩纷呈。6月7日、8日下午,市民可在车陂涌两岸捕捉“快闪式”进行的嘉年华演出。

新闻推荐

区小学数学“异级同类课”教学研讨活动举行

本报讯(记者刘莉通讯员石硕)为进一步深化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达成统一,推进关于复习课课...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