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布首份市级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生要会做一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计划;初中生要会煲汤、做双皮奶;高中生要会理财、通马桶……5月27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目标等进行了明确。
每周劳动课不少于1课时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有各级各类学校3900多所,在校学生近300万人,学生家长超过600万。目前学生学业较重,家长对劳动教育观念不足,学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课时安排不够,导致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为了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根据意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高中每学段都安排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学生通过在综合活动基地进行劳动体系课程的体验式学段学习,获得劳动技能综合评价证书,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修学分之一。
而纲要则分年龄、分学段对中小学生设定劳动教育目标,列举了劳动教育项目。据悉,这是全国首份市级层面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意见指出,用两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的氛围,积极带动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劳动进入综合素养评价
如何让孩子得到更多劳动锻炼?意见明确,学校要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
课程方面,中小学校要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意见要求,学校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部署推进STEM、创客教育有关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基于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在研究真实问题、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纲要规定,各区各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实践次数、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水浸黑点难题如何纾解 广州正改造原有排水系统,打造“智慧排水”管理体系
受持续暴雨影响,29日上午,广州番禺区光明北路水浸街,最深处达50厘米,路上行人蹚过马路。南方日报记者肖雄摄连日来,广州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