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质小区文化小区智慧小区
——区人大代表蓝友香提出《关于建立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的建议》
□丁山海
老旧小区要能让人们记住乡愁,就要深挖小区文化特色,尽量还原接地气的本土文化,引起小区业主共鸣,从而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然而,目前老旧小区的微改造由于缺乏激励机制,没能发挥参与单位和市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工作开展被动,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区人大代表蓝友香提出,要建立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充分发动居民群众、社区关联单位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成品质小区、文化小区、智慧小区。
设计、施工管理、配套资金存在问题
蓝友香代表认为,番禺区老旧小区微改造目前主要存在设计、施工管理、配套资金等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在微改造设计方面,有些设计方案脱离实际,为了改造而改造。目前,小区微改造的设计方案由中标设计单位负责设计,由于设计单位对本土文化不够了解且缺乏深入调研,忽视了居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设计方案往往与小区文化脱节、与实际需求不符。如横街冷巷路面破损、下水道化粪池改造不合规格、三线凌乱且超负重、文体设施没有规划配套等等。设计方案与群众需求脱节,导致小区业主对微改造工作缺乏共鸣,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施工管理方面,建设主管部门由于不是微改造工程的业主,对施工单位的标后管理无约束力,对微改造工程中出现的层层分包、非法转包,以及施工单位不文明施工、超期完工、挑肥拣瘦施工等问题无法加以管制,大大影响了改造工程的效率与质量。
在配套资金方面,《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设计导则》明确规定,微改造应统筹“水、路、电、气、消、垃、车、站"”等建设内容及建设标准,但困扰旧城区的“三线”、已残旧的给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等公建配套工程却没有配套改造资金,造成施工更换破旧管道、清理乱拉乱接的旧线和落实“三线”落地等问题没有同步解决,严重影响微改造的整体工程效果。
改造成品质小区、文化小区、智慧小区
蓝友香代表建议,要加强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细化和审核,并适度预留结算空间。推广“共同缔造”理念,通过系列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对改造工程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调动社区关联单位积极性,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同时,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建立规划、文广旅体、住建、城管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社区微改造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协调、组织、监督、指导各参与主体推进改造项目运作。
蓝友香代表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与建设单位形成合力,杜绝“非法转包、违法分包”。一要准确、及时公开建筑企业信息,帮助建设单位找到合规承包单位。二要借助工程建筑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通过公开曝光、“一处违法,处处受制”等措施,完善企业在工程建筑市场的征信机制。三要统筹“水、路、电、气、消、垃、车、站”等建设规划,落实配套资金,明确建设标准。四要整合微改造的各项任务工作计划,统筹调度人力、财力、物力予以支撑,确保工程不重复、不遗漏。
蓝友香代表建议,建立激励机制,对参与微改造的单位进行评比奖励,由政府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按开展项目的质量和服务口碑等进行评分,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今后参与投标增加分值。对参与整个微改造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含市民群众)和配合单位进行评先评优,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工作,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成品质小区、文化小区、智慧小区。
新闻推荐
崭新的家谁都喜欢,不过要处理旧家具麻烦却不小不少旧家具被堆放在一起,以很低的价格转售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梁栋贤家住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