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体验不佳,破解之道在于不增加医生额外负担

南方都市报 2019-05-22 09:36

众议苑

麦嘈(时评人)

今年4月,广东22家互联网医院集体上线,其中广州有7家医院试水,开通了网络问诊或咨询的功能。动动手指,就能解决部分医疗咨询及复诊问题,减少奔波跑医院的麻烦,这无疑大大方便了患者。南都记者最近邀请患者对试水网络问诊的医院进行测评,结果却显示,这项服务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发展并不成熟。比如有医生在患者预约45小时后才在网上回复,还有医院在患者在第5次预约后,医生才接诊。医生问诊比较碎片化,一个问诊可能要耗费4.5小时。

此外,本次测评还发现,医生看诊质量不高、开通科室有限、时间与费用成本较高、不能医保报销等,都是互联网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患者体验还不尽如人意,跟医院开通网络问诊的初衷,也就是提高效率、方便患者背道而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本来,开通互联网医院是件大好事,最大的益处,我觉得在于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方的病人,也能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分享到大城市、城市中心区市民享受的医疗资源和福利。虽然如今网上早就有了一些问诊平台,但实体医院搬到网上,无论是信誉度、可靠性,还是费用方面(有医保覆盖),互联网医院应该还是有它的优势。尤其广东省在互联网医院建设方面已经有了清晰规划,有关部门要求,到2020年,全省三甲医院要全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今年年底有50%以上的三甲医院要达到要求。政策上、资金投入上应该说都有保障,目前出现的问题,也是摸索中出现的问题。

平心而论,这7家医院本来就是综合实力强、接待患者人数多、日常问诊量大的大医院。假如平时医生接诊的病人都看不完,如何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回复患者的网络问诊,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而且,有些知名的大夫,平时求诊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专程来广州看病,都不一定挂得上号。网络问诊,大家一窝蜂奔着有特定专长的医院和医生去,等不到回复,可能是后台工作量确实超过了医生的负荷。此外,某些医院医生会不会也存在心态上“厚此薄彼”的问题———上门求诊,诚意十足,拒绝起来更困难,网络上不跟患者直接接触,拒绝起来容易一些。

从医院来讲,如果不是专门保障医生参与互联网接诊的时间,把网上接诊的工作量、接诊人数计入医生绩效考核指标,那么,就很难发挥互联网医院的最大效用,改善网上问诊者的体验。因为医生就觉得,平时工作都忙不完,再来网上接诊答疑,等于变相增加了工作负担。同时,互联网接诊还牵涉到效果、治疗风险的问题。本来网上用户对于非面对面的“看”病就心存疑虑,万一按照医生回复,抓药治疗,出了什么问题,对医生的疑惑和不满就更大。不是说,到了网上就不存在医患矛盾的风险。

就此而言,互联网问诊,无论是人力资源投入上,还是平台架构设计等技术问题上,还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但是要从源头上解决网络问诊出现的问题,光责备医院医生没用,还是要从互联网医院的选择,以及网络问诊的流程架构设计上,找破解和改进的办法。比如说,在互联网医院的选择上,是不是要更加倾斜于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在开通的看病种类上,也要以安全稳妥,不容易给医生带来“手尾”的病种为主?如果目前技术还不成熟,人力还无法完全保障,不妨放慢节奏,研究解决方案,成熟一家推出一家,成熟一项开通一项,不要让互联网医院这个新事物,从一开始就给患者留下不好印象,影响了长远的发展。

新闻推荐

亚洲美食节举办文化文艺展演 领略亚洲美食文化 花城上演国际级文化大秀

精彩纷呈的文化文艺展演。文/记者文秋华“乐享亚洲美食,品味千年花城”,初夏五月,一场汇集了亚洲多国美食和文化的“广...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