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愈兼容愈显魅力

广州日报 2019-05-21 07:33

正在举行的广州亚洲美食节,让无数人感知到了“食在广州”的无穷魅力。“食在广州”金字招牌的背后,有值得细细品味的美食,更让人能够充分领略到兼容、多元、淡定、生猛的广州味道。

“食在广州”,最能体现出文化的兼容并蓄与文明的交流互鉴。向海而生,开放是广州这座城市深入骨髓的文化密码。因为开放,所以能坦然接纳外来事物,因为包容,异质物能与自身融为一体。于食物上也是如此。食在广州的源头,就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两千年前,中原汉人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烹饪技术和铜制的烹饪工具,结合岭南丰富多样的食材,熬、蒸、炙、煎、炮、羹、焯等多种烹调手法逐渐形成,为“食在广州”书写了精彩的序曲。而广州商人把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由南方贩运到北方,也让粤菜随贸易的延伸而声名远扬,在当地落地生根。

“食在广州”既是南北文化的交流,更体现出亚洲文明的互通互鉴。屈大均《广东新语》之语:“天下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食货,天下未必尽有。”作为千年商都,珠江上的帆影摇曳,不仅带来了贸易的繁盛,也带来了美食的丰裕。经典的西关小吃牛杂,是唐朝蕃坊饮食文化与岭南烹饪文化的结晶;粤菜中流行的“焗”,起源于西餐;而最负盛名的广州早茶,蛋挞、鸡蛋仔等不少点心都能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的特点。可以说,“食在广州”正是美食无国界的最佳注脚。它吸收了来自各国的养分,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

海纳百川,方成其大。如今的广州,约有13万家餐饮企业,每月新开餐饮店超过3000家。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居全国首位。各国美食在此集聚,任何挑剔的“吃货”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美食。广州亚洲美食节上,受到游客们广泛欢迎的日本海鲜刺身、泰国冬阴功汤、土耳其咖啡……在广州早已不是小众美食,不少韩餐、日餐、泰餐,有最正宗的原产地食材,最地道的厨师和烹饪方法,让不少当地人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慕名寻味而来。

“食在广州”作为广州的文化名片,在促进国际交往与合作,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上大放异彩。美食是最通用的语言,也是地方文化最集中的展现。在达沃斯论坛的“广州之夜”上,“广州文化周”的全球之旅中,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亮相的《花开广州·盛放世界》的城市宣传片中,美食都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加分项”。在广州亚洲美食节的香港发布会上,香港一家餐饮企业的总经理罗先生由衷赞叹:“广州近年来大活动不少,《财富》全球论坛、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亚太区选拔赛等,都凸显了广州的国际形象日益提高,如今再举办亚洲美食节,更是显示出广州在美食文化方面处于亚洲代表性位置,有全球影响力。”

美食,记录着广州不断开放创新的脚步,激发出广州这座千年老城市的新活力。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借力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当前的广州正举全市之力抢抓机遇,不断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前途无限,未来可期。

(广州日报评论员谭敏)

食在广州,美美与共系列评论

新闻推荐

2019广州艺术节本月底揭幕 百场演出惠民价“益街坊”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丹颖通讯员/穗文广旅宣)“广州艺术节·戏剧2019”将于5月31日开幕。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